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进窄冠速生刺槐营造速生丰产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截杆栽植技术和不同栽植密度开展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营造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系刺槐苗木能够适应宁夏地区立地条件和自然生长环境;应用截杆栽植技术能有效提高刺槐苗木造林成活率;并通过采取科学合理密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林业进步。最近几年,国家高度种植树造林工作,并连续出台了多项法规,促进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效果一直比较差,环境因素成为了林木成活率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植树造林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陕北地区植株造林实际,就陕北地区落叶树种秋季截干覆土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抗旱植树造林经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移栽和培育技术,笔者首先对造林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在苗木培育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培育方法,可以提升造林成活率,彰显园林绿化作用,突出生态景观功能,也可以提升人工造林地水土保持能力,发挥森林资源固碳成效。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针对性地实施常规型育苗方法、大苗培育方法、容器育苗方法,使用集水造林技术和大杆插条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这里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450~510毫米之间,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春季少雨多旱,且风沙很大,加剧了苗木水分的蒸发量,致使大部分苗木因失水而死亡。加之春季造林季节短,很难适应大面积造林,同时由于气温较高,苗木在运输、栽植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而秋季植苗造林有利因素较多,其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因此,在陕北干旱山丘地带应大力推行秋季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5.
苗木培育和造林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林业的整体发展。若苗木培育和造林工作不够科学,苗木的成活率将得不到保证,进而显著降低造林质量。因此,工作人员要对林业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要点熟练掌握,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规范开展培育和造林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平罗县河东沙漠地区速生杨截干深栽造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时间、栽植密度、苗木采收保存、造林方法等方面内容。该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降低了造林成本、延长了造林时间,为西北荒漠区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开化林场坝头林区6林班13小班杉木采伐迹地进行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截杆造林成活率90%以上,比不截杆的成活率高出7%;截杆幼林的平均新梢比不截杆的高出12.6cm,且生长良好,枝叶茂盛,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杨实生苗和青杨截杆扦插,在同等条件下造林,对其成活率、保存率和造林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于植苗造林,造林成本低于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9.
青杨截杆造林较植苗造林好,成活率提高31.5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38.0个百分点,生长量也优于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成本费用是截杆造林的3.5倍。在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还草中,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利用当地优势,大力提倡青杨截杆造林,减少境外和远距离大量调苗,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对加速生态环境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城镇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程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了更好地改善城镇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破坏地区生态环境快速好转,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程,每年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苗木栽植是造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措施,苗木栽植的质量、苗木的成活率与栽植技术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为了保证苗木栽植的科学合理,提升造林成功率就需要对苗木栽植技术和运用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造林绿化工程苗木栽植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然后论述了具体的栽植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包括苗龄和苗木规格、造林季节、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栽植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祝小科  廖月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9,18(3):138-138,143,149
对切根苗、容器苗、生根粉和根宝溶液浸苗造林的主不同整地,覆土方式、栽植时间、地面覆盖的多因素造林试验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切根苗、容器苗造林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生根粉和根宝溶液浸根要亦能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覆土方式、栽植时间和地面覆盖措施的组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苗木生长的作用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腾格里沙漠地区实施杨树滴灌造林技术以来工程运行良好。详细介绍了沙漠地滴灌造林技术,并就滴灌造林与漫灌造林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造林技术在苗木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土地利用量、节水、省工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全市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不断提升生态建设质量。经过多年的摸索、试验、观察,作者系统总结了蚌埠地区不同的造林绿化立地条件和主要苗木栽植品种的选择及如何科学确定栽植的最佳时间。说明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栽植最佳时期的确定对造林绿化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鲁北地区具有典型的北方气候特征,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显著制约绿化苗木培育、苗木造林的成活率。本文对当前鲁北地区有关绿化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技术总结,以期为绿化苗木生产和造林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互助县不同地区通道绿化中旱柳的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截干和取冠栽植的成活率均较高。通过旱柳原树冠、取冠和截干造林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表明截干和取冠栽植的旱柳成活率远高于保留树冠栽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干旱浅山地区应以截干栽植为主,川水地区应以取冠栽植为主,旱柳取冠和截干的栽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落叶乔木的苗木栽植。  相似文献   

17.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造林成活率低,成林困难。为该区域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技术参考,介绍了可选用的适宜造林树种与土壤蓄水保墒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植树造林是当前实现绿色环保工程的重要一环,当前在林业工程中苗木的培育以及移植造林的作业中,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质量是主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要素,尤其是土壤条件、种子的选择和处理、种植以及施肥管理等。此外还需要多种相关的移植林技术,主要涵盖控制移植造林时间、确认苗木栽种规格、提升苗木移植造林技术、做好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等技术操作,从而为林业育苗、苗木移植造林提供基础性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林业工程是一项复杂、内容广的系统性工程。林业工程苗木的培育和移植影响着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同时采用科学的培育和移植造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本文介绍了苗木的培育技术,包括种子和育苗地的选择及处理、播种、施肥及苗期管理,同时也阐述了移植造林技术,包括造林规格及时间选择、移植造林、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提高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干旱山区退耕还林地刺槐造林成活率试验的分析,提出苗木适时出圃是提高刺槐成活率的关键,属地调苗,雨季前整地、截干修根等措施也可明显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