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分析中国30个省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1995—2018年耕地多功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变,揭示耕地多功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互动机制,本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果:(1)1995—2018年,中国耕地多功能程度总体上呈现增长,其中中部地区增长、东部地区下降、西部地区相对稳定,中部地区的耕地多功能程度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46%,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速大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慢。(2)1995—2018年,中国耕地多功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西北部上升、东南部下降的时空分异规律,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耦合协调程度下降尤其明显,失调省份均呈现耕地多功能程度滞后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3)1995—2018年,耕地多功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度呈空间正相关分布,但省域间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逐渐增大,集聚特征逐渐减弱,空间分异越加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实现耕地多功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需要实施...  相似文献   

2.
构建成渝城市群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项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三化"协调阶段类型,从3D与2D视角借助全局趋势与平面插值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整体工业化平均指数最高,农业现代化次之,城镇化发展较迟缓;仅重庆市与四川省成都市的城镇化发展超前于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其他城市工业化发展均快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渝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倒"U"形分布与东高西低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南北向的二阶函数倒"U"形分布不显著,东西向呈一阶函数的陡峭递增。重庆市"三化"综合发展强度位居首位,四川省成都市次之,四川省德阳市、绵阳市、南充市再次之,以成都市为分割点的四川省中部、东部"三化"发展潜力强于西部,重庆市高值区扩散范围大于四川省成都市,低值区分布在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川西北,整体表现为东部西部的东高西低、中部南北的倒"U"形不均衡分异格局。重庆市"三化"为勉强协调阶段,成都市为濒临失调衰退,其他为中度失调衰退,耦合度的相对差异高于协调发展度,东西向呈中部东部西部、南北向呈中部南部北部特征,四川省中部、东部是高水平耦合集聚区,重庆市与四川省成都市为协调发展制高点,川西、川西北与川东北为耦合与协调发展的极低地带。  相似文献   

3.
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模型探究了江苏省在2012─2021年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GIS等级设色法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平均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由2012年的0.280提升到2021年的0.504,但依旧存在“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全省平均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2012年的0.584提升至2021年的0.759,各市的生态环境水平由显著分异转变为轻度分异;江苏省13个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断提升,总体上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与生态环境水平相比,江苏省大部分市存在城镇化滞后现象,全省仅有南京和无锡两市的2个系统在2021年达到了同步协调发展;江苏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大多数地级市表现出高集聚和相邻的特征,形成高协调辐射,但泰州和盐城的发展因受虹吸作用影响而受阻。  相似文献   

4.
构建适用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空间分析,利用变异系数赋权、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与模拟其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协调发展阶段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滞后,经济效益高值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等发达城市群,社会效益呈分散、孤立格局态势,以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上海、湖南-广东引领生态效益高值区,甘肃、宁夏、西藏等西部省(自治区)是三大效益低谷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由东部向中部、再向西部递减的阶梯状格局,其中上海居于首位,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市)次之,江苏、辽宁、广东、浙江、山东、湖南、山西、福建等省再次之,海南、宁夏、新疆、甘肃与西藏等省(自治区)最低。我国土地利用三大效益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东部与中部地区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东北地区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处于濒临失调衰退阶段,西部与东北地区出现虚假耦合现象,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低的空间格局特征,且沿海区域的协调发展度大于等于中、西部区域。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和驱动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有助于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度我国2004—2018年省域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驱动二者耦合协调的主导因子和交互因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农业现代化空间布局呈现“梯次递减、东西分化、中心极化”的特点,省域城乡融合空间布局呈现“三极驱动、断层分化、整体偏低”的特征,二者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迈进勉强协调,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高西南低”的层级递减特征。二元对比系数、城镇化率、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比、城乡失业保险率、城乡居民收入比、非农与农业从业比、农业电气化是驱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的主导因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增强两者的耦合协调,但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的主导因素存在异质性和阶段性。因此应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着手,差异化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的投入、产出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体系,从生态、人口、经济与社会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测度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强度水平,基于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同时结合GIS探讨其空间分异格局。研究表明:(1)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超前于土地集约利用,西部二者相对持衡,中部与东北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东部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均强于中部,东北部与西部较弱。(2)中国大陆土地可持续利用效果显著,东部土地产出效益优势潜力巨大,中部土地投入与可持续发展次之,西部土地产出环节最为薄弱。(3)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心集中在经济与社会城镇化,东部经济城镇化效益巨大,西部生态与人口城镇化脆弱。(4)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不均衡性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由东向西的梯度递减态势。(5)多数省(市、区)处于高等级拮抗耦合,但存在诸如宁夏、甘肃"虚假高等级耦合"情况;目前东、中、东北为中度失调,西部为高度失调,中度失调的省(市、区)比重最大。协调高值区集中在广东省和江苏、山东、上海、河南、河北等省(市)串联的东部,西部以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贵州、云南的地域范围协调发展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31个省份为对象,构建适用的工业城镇化与生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测度其工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发展强度,借助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模拟工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工业—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第一,工业城镇化排序,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生态城镇化排序,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中部、西部、东北的工业城镇化滞后于生态城镇化,东部工业城镇化发展强度较高。第二,不同省份工业城镇化指数的绝对差异比生态城镇化大,江苏、广东与山东工业城镇化高居首位,广东、北京、江苏生态城镇化遥遥领先,多数省份的生态城镇化快于工业城镇化发展。第三,工业城镇化高值区集中在东中部地域,呈与高铁线型分布吻合的线状分布特征,生态城镇化高值区横跨东中西3大区域,呈线带围合态势。第四,多数省份的工业——生态城镇化为磨合初级与磨合勉强协调,耦合度高值区大片集中在东中部省份,协调发展度的高值空间格局呈现沿海省份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两阶段DEA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区、直辖市)2003—2015年的生态效率,并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区域差距及其内部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呈现西部向中、东部地区递增的分布;中国生态效率的省域间差距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不同水平的波动;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组间流动性不高,整体上表现出向着较高水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对2007—2014年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总体都在上升,但公共服务指数发展较快。(2)人口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过渡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3)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度在空间上集聚特征不显著,空间差异性不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在空间上不显著的原因,指出两者关系主要受到自身区域情况与外在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结合信息熵对湖北省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规律;12个地市发展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低水平-颉颃阶段.湖北省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和“襄十随”的城市群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以民生发展为目标,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1年各市城镇化和粮食安全相关数据,建立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的评价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城镇化综合指数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耦合协调阶段以及相对发展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1年黑龙江省地级市平均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从0.541增至0.624,耦合协调类型由勉强协调发展到初级协调,协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空间格局上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从相对发展来看,黑龙江省各地级市整体从城镇化滞后型和粮食安全滞后型为主转为粮食安全滞后型和同步发展型为主,根据不同类型,制订相应对策,使城镇化和粮食安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刘海杰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315-323
以河南省省域范围内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7—2018年区域城镇化数据和旅游目的地系统指标数据,并借鉴物理学中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系统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目的地系统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发展上尚处于拮抗时期;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南省旅游目的地系统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除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处于协调等级范围,其他城市还处于轻度或中度失调水平,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上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的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每个协调度等级提出一些具体改进措施,以期对河南省旅游目的地系统与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 ~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对省域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表明省域“两化”融合水平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地域分异明显,高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低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一部分省份随时间在高、低水平间发生着跃迁.在“四化”同步背景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两化”融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中、西部的分析表明,东部“两化”融合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显著,中、西部则不明显;东、西部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则不明显,中部与此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4.
运用超效率EBM-GML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为我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GTFP总体上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偏低,考虑碳排放因素能更准确地反映粮食生产的真实效率;粮食GTFP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为技术进步,但粮食GTFP表现出“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征,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的粮食GTFP贡献最大,技术效率仅对中部地区的粮食GTFP有所贡献;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粮食GTFP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异质性逐渐减弱,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升,大部分省份粮食GTFP处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集聚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粮食生产中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促进区域合作,推进协调发展;注重因地制宜,完善支持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利用泰尔指数测度了我国省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省际差异进行了空间探索性分析,结论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收入差距最小,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最大。随后根据2000~2012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滞后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经济开放程度、财政支出与金融发展以及教育等方面分析了省际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厘清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协调适配关系,促进二者协同发展进而增强我国粮食生产韧性,本研究构建了农业水贫困和粮食生产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主客观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莫兰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2006—2019年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贫困、粮食生产脆弱性及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9年农业水贫困程度降低了30.45%,南方降幅高于北方,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粮食生产脆弱性降低了71.99%,北方降幅高于南方,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农业水贫困与粮食生产脆弱性的耦合协调度上升了21.99%,区域差异趋于缩小,但始终保持北高南低的态势。据此,本研究提出了降低农业水贫困和粮食生产脆弱性、提升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两方面建立耦合特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2013—2018年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趋势良好;从时间序列看,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综合指数始终低于土地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现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特征,且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处于人口城市化滞后状态,存在造成空城的风险;从空间格局看,西部地区呈现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基础、协调发展类型因省区分的空间格局;2018年,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处于中级协调状态,部分省市(自治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12个省市(自治区)均实现协调发展类型提升,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状态良好,西部地区整体城市化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生"空间理论与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算2003—2018年成都平原城市群68个区县的"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并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城市群县域生产功能呈"一核、多级、两带"的增长趋势,东部生产功能增长速度高于西部。生活功能高值地区大多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且呈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域,其他地级市主城区为多级化区域,带动周边地区生活功能整体提升的空间特征。生态功能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四周高、中间低,西边高、东边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从时序维度可以看出,北部以及西部地区生态功能呈连续上升的态势。成都平原城市群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之间的关联程度整体呈由拮抗到协调耦合的上升趋势,且表现为"从点到面"的空间增幅形态,"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处于波动增长状态,其中轻度失调型阶段增幅最大;"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的演变态势接近于"∩"形的成长曲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选取31省农村居民消费的8个维度,运用ELES方法测算出基本需求支出份额,建立多维贫困测度模型,进而计算出各地区不同维度的相对贫困指数和各地区多维贫困指数,并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贫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各区域的相对贫困指数与多维贫困指数都呈现出"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的空间梯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空间格局的主次因素,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区域农民收入水平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大、文化教育程度越高,则区域总体贫困程度越轻。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比重,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有助于改善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借助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旅游产业系统和人居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探究其演化规律。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研究期内,大部分省域耦合协调等级基本保持不变,部分省域有所提高,少数省城有所降低。最后依据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排名,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高协调型、重旅游型、低协调型和重宜居型4种,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