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不分年龄,即不管仔猪、育肥猪还是母猪均可发病死亡,死亡率可达50%以上。甚至某些小型养猪场母猪的死亡率达40%,育肥猪可达80%以上。一旦猪场发生该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该病的发生,猪场对该病的防控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本人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又称"高热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疾病。该病自2006年5月于江西、浙江等地暴发后,其他各地也陆续发生。龙岩市于2007年5~11月、2010年6~10月先后2次大面积发生。给许多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11年1月,陆续又有些猪场出现以母猪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诊断...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5月开始,我国华南地区的不少猪场,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猪高热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且蔓延至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猪场爆发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10%~30%。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治疗成本增加,因此许多专家将该病定名"猪无名高热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已出现流行的趋势,许多地区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该病已造成很多规模化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2008年至今"猪高热病"流行期间,存在该菌的猪场往往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郑守辰 《猪业科学》2006,23(12):60-61
2006年我国南方各省市不少中小型猪场(户)相继发生猪无名高热病,该病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淘)率高,冶愈率低的事实震动了全国养猪业,也使养猪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猪无名高热病(综合症)是一种含糊的统称,且不论该病到底是何种病原引起,但发病数月之久,许多大型猪场未发生该病,证明了本病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底以来,许多地区猪场爆发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10%~30%.部分猪场达100%,给猪场及养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次流行疾病以高热持续不退为主要特点。直到目前为止.病因尚无明确定论.因此许多专家把此次疫情定名猪“高热病”。采用抗生素、疫苗处理.死亡率未见控制。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6年夏天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在我国大面积流行,此后连续3年,每年夏天均出现该病的流行或小区域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9年江西、浙江两省部分区域不同程度的出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笔者通过对江西、浙江两省共4个猪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进行诊治,总结出一些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董春江 《北方牧业》2009,(15):16-16,18
2006年夏季"猪高热病"首先从江西、安徽、江苏暴发,逐步向山东、河南发展推进,8月份入侵河北、华北。给我国各地养猪同仁带来极大经济损失,使其谈猪色变。2007年,在全国各地相继不同程度发生高热病。2008年7~8月,江苏的宿迁、淮安;安徽的阜阳等地又发生了高热病,9月侵入河南、山东、河北,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9年6月份开始,海南省临高县,安徽的阜阳、广德、朗溪、宜城,江苏的金坛、宿迁,浙江的金华、重庆的永川、江津、河川、潼南等地(市)县再次连片发生"高热病"。发病地区的许多猪场、养殖户的部分母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成暴发猪高热病,发病率80%以上,死亡率高达30%~90%。目前河北地区虽然只有零星的高热病出现,但从高热病的流行规律看,华北地区预防该病迫在眉睫。为了使广大猪场和养猪朋友了解疾病的最新动态,积极采取措施,减小损失,本刊特请董春江老师将本次发病地区发病症状、特点及病因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以便防范、防治、防控。  相似文献   

10.
<正>强化猪场生物安全,推行种猪场PRRS净化及区域净化当前,全球养猪业仍然受到猪蓝耳病(PRRS)的威胁,部分猪蓝耳阴性的国家因为各种原因(如引进带毒精液、高毒力毒株出现等)导致猪蓝耳病再度爆发。我国自1995年首次报道发生猪蓝耳病以来,该病迅速在许多猪场广泛传播,并于2006年出现HP-PRRSV,引起大量的猪只发病死亡,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湿度大,由于猪的汗腺不发达,所以特别怕热,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猪只感觉不舒适,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夏季高温天气对于工厂化猪场的生产猪群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如果各项措施处理不当,会对猪场的正常生产和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6月中旬起,在我国华南及华中部分地区(其中以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最为严重)爆发一种以高热、传播速度快、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经中科院,农业部等专家会诊,诊断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该病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猪场因此而破产,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6~10月份,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和我省部分地区的猪群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发红和顽固性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往往因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而造成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治疗成本增加.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使养猪业蒙受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无名高热病是2006年夏季从我国南方数省开始爆发流行的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症状、全身性出血、皮肤发红等为特征的不明原因疫病,也被称为猪高热综合征.2006年11月份首次确诊该病在西南地区存在.2007年4月份以来,该病在重庆、四川大范围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有关专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继发细菌感染.笔者对西南地区几个猪场的患病猪进行了对症治疗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个人防治该病的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生多种病原感染及继发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病”,该病以发热、不食、皮肤发红和出现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笔者通过对多个猪场进行原因分析进行防治,取得一定效果。现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无名高热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多种病原感染及继发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病”,该病以发热、皮肤发红和出现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特征,给养猪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控制该病,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关依据,特开设本专栏,但所载内容不完全代表本刊观点,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正>2006年5月底以来,在我国的江西、江苏、安徽、湖南和浙江等省的许多猪场出现了以猪群发热,皮肤发红,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病例,其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有的可高达70%~90%,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病因复杂,故业界有人戏称之为猪的“非典”。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自2006年夏季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起初发生于我国华东、中南一些省份,而后波及全国各地,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主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弥散性、出血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结和各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突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较低。其发生与流行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Tian等,2007)。研究证明,引起该病最主要的病原为变异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宁宜宝等,2006,2007)。经过对分离的HP-PRRSV病…  相似文献   

19.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无名高热病综合症".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该病来势凶猛,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夏季是猪高热病发病的主要季节.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某猪场发生一起哺乳仔猪急性传染病,使用各种抗生素、中成药、磺胺类药物均无效。该病流行期长、发病率、死亡率高,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根据猪群的临床症状表现,病理解剖诊断为伪狂犬病,经采取紧急免疫、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