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15年选育获得高产耐寒型尼罗罗非鱼专门化品系为选育材料,以耐寒性能、群体均匀度均为主选指标,完成了三个世代(F1~F3)代选育,选育出的纯系群体的耐寒性能和群体均匀度均获得明显提升。F3代尼罗罗非鱼纯化品系体重变异系数比选育前降低了22.61%,低温相对死亡率比选育前降低16.27%。对F2、F3代尼罗罗非鱼和同样选育出的奥利亚近交系开展群体1对1杂交筛选,在F3代杂交组合中筛选获得性能优秀的杂交配套组合2个,其子一代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0.1906和0.1871,分别比对照组(0.2431)降低了21.59%和23.05%,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21℃和6.93℃,低温死亡率分别为59.47%和58.4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2.59%和14.14%。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78年引进尼罗罗非鱼,1981年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利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了杂种优势明显的第一代─—称之为奥尼雄性罗非鱼,简称奥尼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罗非鱼族的总称,是热带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因其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病害少、繁殖易、生长快、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养殖工作者的重视,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在世界上其产量仅次于鲤鱼,居第二位。现将影响奥尼鱼生长的几种营养指标介绍如下: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生存的物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人工养殖对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对野生(YS)和人工养殖(YZ)尼罗罗非鱼的肠道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野生环境下,尼罗罗非鱼肠道中Actinobacteriota、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为主要优势菌群;在人工养殖环境下,Actinobacteriota、Prote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群。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表明,YZ组群落多样性指数低于YS组(P<0.05)。门水平上,YZ组的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ota、Bacteroidota和NB1-j菌门低于YS组(P<0.01或P<0.05),Cyanobacteria、Dependentiae高于YS组(P<0.01或P<0.05)。属水平上,YZ组的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 Mycobacterium、 Paeniclostridium、 IMCC26207、 Methylocys...  相似文献   

4.
选择健康的尼罗罗非鱼为试验鱼,以Cr2O3为指示物,以70%参照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尼罗罗非鱼对鱼粉、豆粕、木薯粉和次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灰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①罗非鱼对木薯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73.14%,与鱼粉、豆粕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次粉提高19.71%(P〈0.05);②罗非鱼对木薯粉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为84.58%,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鱼粉(P〈0.05);③罗非鱼对木薯粉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93.35%,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鱼粉低5.0%(P〈0.05);④罗非鱼对木薯粉灰分的表观消化率为67.74%,与鱼粉、豆粕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次粉(P〈0.05)。  相似文献   

5.
关于罗非鱼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食欲旺盛,可喂给各种饲料。罗非鱼胃小发育不完全,不像鲑鱼、鲶鱼一次可吃大量饲料,尔后8──12小时可不再摄食,养殖罗非鱼一天需投食多次。Kubaryk(1980)观察到,尼罗罗非鱼每天喂4次,饲料消耗和增重最高,每天喂2次增重最低,而喂8次并不比喂4次的增重高。Lovell发现,尼罗罗非鱼用食槽投饵,比用手工每天投料一次的增重高72%,然而,按需要量饲喂罗非鱼,其饲料转化率较低,只有45%。在商品罗非鱼饲养中经常使用自动食槽,每天定期传送饲料。最近,美国NRC修订了鱼的营养需要(1993),公布了罗非鱼、鲶鱼、鲤鱼等温水…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非鱼(Tilapia)是仅次于鲤科(Carps)和鲑科(Salmonids)的世界上第三大养殖品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养殖。文章对罗非鱼的营养需求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受对虾白斑病的危害,单一进行虾类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少。实践证明,在池塘中进行尼罗罗非鱼、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立体生态综合养殖,可起到生态互利、防病稳产的作用,具有效果好,效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曹威荣 《中国饲料》2022,1(4):69-72
本试验研究在饲料中添加微藻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微藻,分成5个组进行饲喂,其中D0组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微藻,D1组添加7.5%螺旋藻,D2组添加15%螺旋藻,D3组添加7.5%栅藻,D4组添加15%栅藻.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螺旋藻,尼罗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约有60种。目前,中国养殖的杂交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福寿罗非鱼等。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群体繁殖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以及抗病力强等特点。然而,随着高密度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罗非鱼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尼罗罗非鱼生长快、饲料转换率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质经济鱼类。此鱼雄性生长快,而雌性繁殖过剩,故对仔鱼投喂17 a-甲基睾丸酮饲料诱导全雄鱼。激素饲料配制方法是将甲基睾丸酮溶解于乙醇中,喷洒到饲料中仔细搅拌,直至饲料湿润。雄性激素在高温或阳光照射下易分解,需将饲料冻干后贮存于干燥的暗处。将尼罗罗非鱼苗投喂不同贮存方法的激素饲料28 d,鱼苗雄性率为99 %~100 %。将激素饲料冷冻两个月,再置于自然温度28±1.5℃下存放26 d,饲料中的雄性激素含量由60.4 mg/kg下降…  相似文献   

11.
李利 《广东饲料》2011,20(5):8-11
近几年,广东的罗非鱼产业发展很快,在广州、茂名、湛江等地,80%以上的淡水鱼养殖都是罗非鱼。预计,广东省罗非鱼养殖面积已经超过60万亩,2010年产量近60万吨。罗非鱼养殖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种苗、饲料、水产品加工及贸易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从事罗非鱼养殖、加工和出口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的饲料营养来源甚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疾病是养虾业,尤其是集约化养虾业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为此,精明的养虾者已开始“轮换”饲养,即重新放养或更替放养罗非鱼(如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金色罗非鱼。等)。这些温水鱼类可抵抗困扰热带虾类的多种疫病(Stickney,1994)。同时,罗非鱼可生存于大多数其它鱼类不能生存的恶劣水质环境中。另外,各种各样的饲料原料均可维持罗非鱼的最佳生长。 但是,罗非鱼的生产养殖系统和营养极具弹性,这可能使水产饲料供应商面临挑战。罗非鱼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对尼罗罗非鱼促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菜碱对尼罗罗非鱼促生长的研究广西水产研究所李咏梅余晓丽本试验是以罗非鱼基础饲料添加不同浓度甜菜碱纯品及不同复配品组成的配合饲料。在40天饲养试验中所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3%的甜菜碱能明显促进罗非鱼的生长。甜菜碱作为一种营养性添加剂及诱食剂已被...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的池塘饲养管理余佳胜,曾邦藩这是一份养殖罗非鱼的技术参考资料,希望这些先进科学的养殖管理经验,能令你获得最好的养殖效益。一、建池场地应具备的条件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污染源;且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大树木。2.交通方便,用电方便。3.土质必须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养殖罗非鱼的是台湾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的吴根辉和郭启彰在新加坡饲养罗非鱼。战后带回16尾莫桑比克罗非鱼,到1947年已遍及全省。1966年台湾省又引进了尼罗罗非鱼。 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的罗非鱼为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56年和1957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进的。但由于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保种、选育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结果养殖个体甚小。在全国未得到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长皓  栗柱 《饲料广角》2003,(13):43-45,50
2000年,罗非鱼的人工养殖量已经稳步增长到130万t(FAO Fishstat,2002)。其中,中国占总产量的50%。在罗非鱼的生产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养殖者正在寻找低成本、高质量的优质饲料。在这篇文章中,泰国CPF的研究人员用含有20%粗蛋白的膨化或颗粒饲料饲喂池塘和  相似文献   

17.
试验评价了饲料中添加丙酸铬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模拟运输条件下的抗应激能力。试验分5个处理组,在罗非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丙酸铬,各处理饲料如下:①空白对照组:基础饲料;②200μg/kg铬(来源于丙酸铬,下同)+基础饲料组;③400μg/kg铬+基础饲料组;④800μg/kg铬+基础饲料组;⑤1600μg/kg铬+基础饲料组。养殖试验期8周后进行模拟运输刺激。结果表明,模拟运输刺激后,所有试验组罗非鱼血糖浓度和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400μg/kg~800μg/kg铬可显著提高血糖及肌酸激酶的增加幅度,提高罗非鱼的抗运输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大规格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适应性广,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群体产量高,肉质鲜美,赢得了出口加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市场前景广阔,还能增加当地渔农收入,是理想的生产养殖项目。下面结合广西柳江县实际,探讨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1大规格罗非鱼品种选择及培育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关键是科学选定良种,要在几个月内就养殖出优质大规格罗非鱼商品鱼,需要选择体格健壮、品种纯正、规格整齐较大的罗非鱼品种,当前广西柳江县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Co^60照射对性腺发育的抑制作用,采用性腺未分化的尼罗罗非鱼鱼苗,设立多个组别以不同的剂量进行照射。结果表明,经适宜的射线照射,可获不地。在性成熟期,实验组苗苗的生殖腺呈线状或细线状,少数卵巢畸形。石蜡切片观察表明,生殖腺呈空腔,由一层膜包围其中未见生殖细胞,在大池准确养殖6个月后,实验组鱼苗比对照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鱼体肥垃。  相似文献   

20.
刘伟新 《兽医导刊》2020,(2):200-200
罗非鱼是近些年国内推出的名优水产品种,有着不错的养殖效益回报.为此,更多跟风养殖罗非鱼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从反馈的养殖效益来看,普遍经济效益不高.文章以提升罗非鱼养殖效益为研究出发点,分析罗非鱼养殖效益不高的原因——水池不利罗非鱼养殖、鱼苗放养管理不善、投饵施肥不合理、防护安全管理不善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提升罗非鱼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自挑选好养殖水池,做好消毒杀病虫害;掌控好放养时间,确保上市后有好行情;做好鱼苗选购工作,做好鱼苗放养管理;做好饵料投喂工作,注意池内水质配肥;优化池内养殖管理,调理水池水肥条件等方面做出概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