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取NaCl、Na2SO4和NaHCO33种盐,在乌拉尔甘草的种子萌发阶段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试验,研究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行为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Na2SO4和NaCl 2种盐胁迫使种子萌发的起始期和高峰期延迟。相同浓度条件下,Na2SO4处理对种子萌发行为的抑制作用比NaCl处理的强。NaHCO3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处理未出现种子萌发延迟的现象。25mmol/L的NaHCO3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弱碱性的土壤环境对乌拉尔甘草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80 mmol/L的NaCl和Na2SO4处理均促进乌拉甘草种子的萌发,表明乌拉尔甘草种子能够在低盐的土壤环境中较好地萌发。  相似文献   

2.
马永贵  刘玉萍  苏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0-5251
对不同处理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较低;而经后熟、赤霉素(GA)、低温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西藏沙棘是西藏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为促进西藏沙棘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西藏林芝地区的西藏沙棘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10,15,20和25℃下种子发芽率均高于90%,说明种子具有较宽的萌发温幅。同时,在4个温度处理下种子的萌发势均大于50%,种子在萌发3 d内都达到了萌发高峰期,发芽进程时间均较短,表明西藏沙棘的种子属于“速萌型”。西藏沙棘种子在20℃具有最高活力,25℃处理的种子对温度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种子活力下降更快,温度在20℃以下,种子对温度具有相对较低的敏感性,种子活力下降较慢。在10℃时种子依然具有较高的活力和发芽率,证明了西藏沙棘种子的萌发阶段对青藏高原的高寒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NaHCO3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NaHCO3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HCO3浓度为0.3mol/L时,萌发抑制率为54%,0.4mol/L是,抑制萌发率可达90%以上,当NaHCO3浓度达到0.5mol/L时,可完全抑制麦种的萌发,NaHCO3对小麦胚根的抑制高于对胚芽的抑制,胚芽生长为对照长度的0-36%,而胚根生长只为对照长度的0%-17%,处理后96h,对照发根数已经具有5条,而NaHCO3不同处理的发根只有0到4条,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加,主胚根长度,牙长度,发根数和α-淀粉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拟南芥花粉体外和体内2种萌发的差异。[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体外萌发培养基的萌发率差异并比较体外萌发率和体内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花粉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平均为51.01%,而在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平均为83.97%;在体外,液体萌发培养基优于固体萌发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萌发率较固体培养基萌发率高,稳定;体内萌发较体外萌发稳定,萌发率高,平均萌发率为94.00%。[结论]研究结果为检测花粉活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标准,为拟南芥花粉的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胚发育不完全、没有胚乳,兰花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Link(1824)观察到自然条件下兰花种子萌发伴随着真菌感染的现象。Bernard(1899)首次分离出兰花的根菌,并用其感染兰花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创立了兰花种子共生萌发的方法。之后Bemard使卡德丽亚兰与蕾丽亚兰杂交种子在兰科植物Ophrys L.  相似文献   

7.
以球果堇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及柱头提取物的液体培养基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并对20℃、4℃、-20℃三种条件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蔗糖、15 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89.53%。柱头提取物对球果堇菜花粉萌发影响不大。球果堇菜花粉的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4℃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月季种子发芽率及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月季种子为材料,开展低温层积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不同播种基质及无菌播种对其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低温层积处理的月季种子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月季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P<0.05),发芽率分别为55.56%和48.89%,发芽势分别为42.22%和30.00%;月季种子在河沙中发芽率为42.22%,发芽势为24.44%,优于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2∶1)及菜园土基质;在MS培养基中添加GA3更有利于月季种子萌发,当GA3浓度为0.5 mg/L时,其发芽率为55.56%,发芽势为34.44%.[结论]低温层积处理、100.0 mg/L GA3和100.0 mg/L NAA浸泡月季种子可有效提高其萌发率;适宜的播种基质及培养基对月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及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温度对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30℃恒温和30℃/20℃变温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15℃恒温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中国沙棘种子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比大果沙棘种子萌发能力更强;沙棘种子较容易萌发,3%~9%浓度的过氧化氢、40℃~60℃热水浸种处理对提高沙棘种子萌发能力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3种白蜡种子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层积处理、赤霉素处理、赤霉素+层积处理对3种白蜡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经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几乎不萌发。层积处理90 d,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19%、25%、48%。赤霉素+层积处理90 d后,种子发芽率较层积处理有很大提高。赤霉素浓度在0~300 mg/L,种子发芽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当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以上,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结论]层积处理90 d结合赤霉素300 mg/L处理是3种白蜡属植物种子的最优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变化。[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和S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同工酶主酶带颜色一直较深,萌发中后期出现新的酶带A2。萌发初期,有新的SOD同工酶合成;进入萌发中期,新合成的减弱或消失;萌发后期第6条酶带活性增强。[结论]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和SOD的表达存在时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1材料和方法 1.1试材香果树种子由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保存提供,于2007年11月初采集于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门山.用脱脂纱布旬好埋进湿沙中后于4℃冰箱中贮藏。  相似文献   

13.
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EST从第四天开始出现新的酶带,表明酯酶代谢合成的增强;POD酶表达先减少后增加,在萌发后期出现两条新的酶带。这些同工酶的变化最终导致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478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初期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主要分析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和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SOD、POD、APX、淀粉酶(AMY)、酯酶(EST)和蛋白质谱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胚中SOD活性随萌发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OD、CAT、APX活性随萌发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SOD、POD同工酶谱带的变化趋势与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蛋白质含量的电泳图谱表现为,分子质量36.74 kDa和18.56 kDa的谱带随萌发时间延长着色逐渐加强,其他谱带着色渐弱。该研究为玉米种子贮存中活力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濒危植物香果树愈伤组织经长期继代后的6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濒危植物香果树愈伤组织经长期继代后的6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长期继代后的香果树愈伤组织的酯酶(EST)、酸性磷酸酯酶(ACP)、ATP酶(ATPase)、淀粉酶(AM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香果树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6种同工酶水平上均有差异,均可作为鉴别2者的依据。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EST、ACP和PO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胚性愈伤组织。褐化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与正常非胚性愈伤组织相比,在AMY、SOD和POD同工酶水平上无差别,而EST、ACP和ATPase同工酶含量减少;褐化的胚性愈伤组织与正常胚性愈伤组织相比,EST同工酶含量升高,其他5种同工酶含量降低。[结论]为研究香果树的长期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态差异及褐化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老化对向日葵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人工老化对向日葵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Sunm20’、‘民乐深紫葵’、‘大山葵花4’和‘吉葵24’4份向日葵种质为材料,研究了高温高湿人工老化(100%RH,45℃)处理不同时间(0、2、4、6、8、10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向日葵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和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其中‘Sunm20’比其他3份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活力和保护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并且在老化过程中,其种子活力变化及保护酶活性变化最慢。[结论]老化过程中保护酶POD、SOD活性的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少量MDA的逐渐积累促进了种子的老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 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对向日葵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SunM 20’、‘民乐深紫葵’、‘大山葵花4’和‘吉葵24’4份向日葵种质为材料,研究了高温高湿人工老化(100%RH,45℃)处理不同时间(0、2、4、6、8、10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向日葵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和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其中‘SunM 20’比其他3份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活力和保护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并且在老化过程中,其种子活力变化及保护酶活性变化最慢。[结论]老化过程中保护酶POD、SOD活性的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少量MDA的逐渐积累促进了种子的老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蔓性千斤拔种子对逆境的适应性,为适时生产播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适温培养2d的种子置于6℃条件下胁迫12、48、72 h和在6℃冷吸胀后适温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经低温胁迫和冷吸胀处理后,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低温胁迫72 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率及低温胁迫48、72 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处理种子可溶性糖、脯氨酸( 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部分处理达显著水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照处理的种子POD活性不断降低,而低温胁迫48、72 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先上升、后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低温胁迫12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胁迫48、72 h处理的萌发种子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对照、低温胁迫12h处理及冷吸胀处理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一定时间的低温胁迫下,虽然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膜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能主动响应;而冷吸胀处理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不仅萌发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膜保护酶系统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