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理的基本苗是建立水稻高产群体的起点.水稻机械化栽插,由于受移栽时苗体小、植伤重等因素的干扰,其分蘖动态和成穗规律与常规手栽稻相比,既有其共同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以晋豆30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豆3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且与种植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下晋豆30号产量差异显著;15万~27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2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680.8 kg/hm2;当密度增加到30万株/hm2,产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当地杂交水稻栽培寻求适合的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3个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3个水平)为副区,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栽插密度对C两优9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的9个处理中,以施用纯N 180 kg/hm~2、栽插30.0万穴/hm~2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低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升高,高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分蘖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强;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栽插密度对其影响不大。[结论]C两优9号是分蘖力极强的杂交水稻,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可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荞麦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苦荞晋荞麦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晋荞麦6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且与种植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下晋荞麦6号产量差异显著;30万~120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12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479.67kg/hm2;当密度增加到150万株/hm2时,产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栽插密度及施肥量对京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广西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栽插密度与施肥量的L9(34)正交设计,4个试验因素分别为栽插密度(A)、施氮量(B)、施磷量(C)和施钾量(D),各因素均对应3个试验水平.测定小区鲜薯产量,对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对比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设计条件下,栽插密度因素对京薯6号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施钾量和施氮量,施磷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栽插密度和施钾量对京薯6号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施氮量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京薯6号的适宜密度为6.00万株/ha,氮、磷、钾肥料的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 135 kg/ha、P2O5 45.0 kg/ha、K2O270 kg/ha.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素水平和栽插密度对Y两优2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Y两优2号进行不同氮素水平和栽插密度试验探讨该品种在本地区生产力,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施氮量180 kg/hm2,栽插行株距为30 cm×21.6 cm条件下,Y两优2号在该地区生产力最高,产量可达10521.62 kg/hm2,并且穗粒结构最佳,在此条件下Y两优2号高峰苗可达到276.77万穴/hm2,同时保证有效穗数为253.64万穴/hm2。  相似文献   

7.
以苏香粳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苏香粳3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间苏香粳3号产量的差异显著,在施纯氮225 kg/hm2条件下苏香粳3号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苏香粳3号产量差异不明显,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对苏香粳3号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扬稻6号对不同栽插密度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稻6号叶层配置合理,后期叶面积系数下降速度慢,光能利用率高,对栽插密度有广泛的适应性。亩栽1 ̄3万穴,产量均超过600kg/亩。但生育期受栽插密度影响,过分稀植,生育期推迟。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水稻品种新优188筛选最适宜的栽插密度,通过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栽插密度对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优188产量随密度(18.0万~30.0万穴/hm2)逐渐增加,在30.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但在33.0万穴/hm2产量又下降,各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数受影响最大。新优188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在30.0万穴/hm2左右,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可发挥最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空育131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和分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空育131为对象,利用不同的肥密处理方式,创造结构和产量不同的群体。结果表明熏空育131产量构成要素中熏对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是单位面积穗数熏其次是每穗粒数,8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为每平方米620~660穗和每穗60~65粒,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也有一定贡献。分蘖成穗率高、分蘖穗比率大的群体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进行再生稻内优航14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内优航148作中稻—再生稻栽培,种植密度以每667 m21.4万~1.6万丛最佳,头季稻以1.4万丛的产量最高,再生季以1.6万丛的产量最高,两季总产量以1.6万丛的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设2种水分管理(常规灌溉和分蘖期干旱),2个施氮量(120、180 kg/hm~2),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研究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10.72 t/hm~2)与常规灌溉产量(11.01 t/hm~2)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2015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9.84 t/hm~2)显著低于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10.50 t/hm~2),有效穗、每穗粒数、干物质减少是其减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常规灌溉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降低趋势;2种水分管理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有效穗和干物质增加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的稻米加工品质、食味品质与常规灌溉相当,甚至更优,且其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减少32.0%~46.5%、20.0%~34.8%。可见,对于分蘖期干旱易发水稻产区来说,增加施氮量和提高移栽密度可明显降低因分蘖期干旱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其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2.5穴/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玉丰点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以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玉丰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插植密度、施N量×插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产量差异,30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80kg/ha和纯N210kg/ha的施N水平,24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210kg/ha的施N水平,36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50kg/ha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科玉03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科玉0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抛栽密度与N肥用量组合处理中,以N2D2处理(施N量为纯N 210kg/hm2,插植密度为32万穴/hm2)的产量最高,达7 425.0kg/hm2,其次是N3D2处理(纯N 240 kg/hm2,插植密度为32万穴/hm2),产量为7 350.0kg/hm2.即采用32万穴/hm2的插植密度配施纯N 210、240kg/hm2,科玉03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6.5万株产量最高,达2382.3kg,分别比每公顷21.0万株、12.0万株、27.0万株、7.5万株增4.65%、8.87%、9.37%、21.07%;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数,然后才是千粒重和角粒数;不同栽培密度影响了植株形态长相的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分枝部位逐渐增高,一次分枝数减少,一次分枝角果数逐渐减少,但主花序角果数占总角果数比例显著提高。可见合理密植主要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角果数,从而达到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杨振初  钟光亮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2):1473-1475
[目的]探讨施氮水平和抛栽密度对优质杂交稻百优83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的保优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10年晚造在广西北流开展百优838不同抛栽密度和氮肥用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施肥水平为主区,密度因子为副区.[结果]在每公顷施105~225 kg纯氮、抛秧密度24万~36万穴范围内,单位面积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和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密度对有效穗数增加的贡献更大;施氮量显著影响百优838的产量;抛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表现出与施氮水平的高度互作,低氮水平下,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高氮水平下,高密度加速了群体的恶化和产量的下降.[结论]百优838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水平为105~165 kg/ha,适宜抛栽密度为30万穴/ha,低氮水平下其密度可增加至36万穴/ha.  相似文献   

17.
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航3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航天诱变技术与品质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创建水稻育种新种质袁培育水稻优良品种。华航31号是利用航天诱变选育的优异新种质通过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水稻新品,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米质为国标优质2级,稻瘟病总抗 性频率98.4%~100%,其中对中B群96.9%~100%、中C群100%,两年区试比对照平均增产6.95%,生产上每667m2最高产量达到727.5kg,2011-2012年列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寒地水田区最佳的育秧模式,以优质粳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超级大棚、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等3种棚式,分析不同棚式育秧对寒地水田区秧苗素质、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大棚的增温、控温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小棚,适宜春季水稻幼苗生长;超级大棚所育秧苗的株高、根长、穗长和根重等秧苗素质数据均优于其他2种育秧棚式,传统小棚的弱苗率最高达24%,超级大棚的弱苗率最低为8%;2种大棚所育秧苗的生育期较传统小棚缩短1周时间;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有效穗数较传统小棚分别提高15.83%和4.80%;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全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3.52和1.47粒/穗;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每穗实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2.10和2.16粒/穗;标准大棚水稻结实率较传统小棚提高0.18%;超级大棚的产量较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分别提高3.21%和7.75%。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插植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稀植处理的有效分蘖终止期向后延迟5~8d,一次和二次分蘖数明显增多,有效分蘖率明显提高;稀植处理的穗长度变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以及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经相关分析每穗粒数与植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5064 4.4163 X1 3.5070X2 1.6562X3;经产量方差分析结果,12.5穴/m^2的产量最高,其原因与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较多有关。综合分析结果,密度为12.5穴/m^2宽窄双垄插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抗冷性的插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