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解单宁酸对动物营养与健康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宁酸是一种多元酚类化合物,有很强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活性,是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解单宁酸在动物营养上应用潜力很大。一些来源于甜栗木的水解单宁酸,在欧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许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本文综述水解单宁酸的性质,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动物营养和健康方面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宁酸在动物营养上应用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宁酸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和药理活性。其在医药、食品、日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宁酸在动物营养上应用潜力很大。本文综述单宁酸的性质,生物学作用以及在动物营养上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单宁酸是一种植物源水溶性多酚化合物,由于能够与蛋白质、消化酶、生物碱、多糖和金属离子等结合或络合形成沉淀,降低动物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和吸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宁酸的多元酚羟基使其本身具有收敛抗腹泻、抗氧化、抑菌和抗病毒等特性。适量的单宁酸可以为动物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带来良性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单宁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并总结了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单宁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单宁酸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活性的多酚类天然植物提取物,可分为水解单宁酸和缩合单宁酸。水解单宁酸具有收敛、抗菌抑菌、抗氧化和抗炎症等作用,可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本文集中探讨水解单宁酸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为其科学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单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天然产物,从结构与活性上又分为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因其独特的化学特性和生理活性,可作为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运用,缩合单宁酸具有较强的抗营养吸收作用,被定义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本文主要介绍了单宁酸的营养作用,并整理了其在猪、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单宁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解单宁酸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腹泻、抗病毒、抗寄生虫等多种功效,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可以减少抗生素或氧化锌的使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水解单宁酸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单宁酸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宁酸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在植物的根、茎、叶和果皮中广泛存在,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单胃动物的“抗营养因子”。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酸还具有良好的抗腹泻、抗氧化、抗炎和抑菌等功能,适宜剂量的单宁酸可以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文章阐述了单宁酸的生理功能及不同类型、剂量的单宁酸对各生产阶段猪生长性能影响,以期为单宁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为评价单宁酸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考察在无饲粮下2种单宁酸对猪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5个处理,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 mg(胃液体积为20 mL,小肠液体积为22 mL);单宁酸1,10 mg;单宁酸1,20 mg;单宁酸2,10 mg;单宁酸2,20 mg。测定各处理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试验二考察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单宁酸对猪仿生消化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活性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单宁酸在饲粮中的含量分别为0 mg·(2 g)~(-1);单宁酸1,10 mg·(2 g)~(-1);单宁酸1,20 mg·(2 g)~(-1);单宁酸2,10 mg·(2 g)~(-1);单宁酸2,20 mg·(2 g)~(-1)。测定仿生消化中胃阶段0.5和4 h时胃蛋白酶活性,小肠阶段0.5、4和8 h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测定饲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1)无饲粮的情况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单宁酸对模拟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单宁酸1比单宁酸2更高地降低了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在饲粮进行仿生消化的胃消化0.5~4 h内,除4 h时10 mg·(2 g)~(-1)添加量外,添加单宁酸1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添加单宁酸2时的相应值(P0.05),除单宁酸2在消化0.5 h外,2种单宁酸在添加10 mg·(2 g)~(-1)时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20 mg·(2 g)~(-1)添加量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0.5 h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2的2个水平对消化液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单宁酸1的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4 h时,除添加水平为20 mg·(2 g)~(-1)时的糜蛋白酶活性外,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消化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高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而胰蛋白酶活性低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8 h时,饲粮中单宁酸的添加量影响了淀粉酶的活性,但单宁酸1和单宁酸2各两个添加量在淀粉酶的平均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单宁酸在两种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降低了饲料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单宁酸2比单宁酸1更多地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在有、无饲粮条件下,单宁酸对消化酶活性呈现不一致影响。单宁酸影响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可能主要与消化液中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以及单宁酸与饲粮中的化学成分形成螯合物降低了小肠消化酶的水解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为评价单宁酸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考察在无饲粮下2种单宁酸对猪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5个处理,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 mg (胃液体积为20 mL,小肠液体积为22 mL);单宁酸1,10 mg;单宁酸1,20 mg;单宁酸2,10 mg;单宁酸2,20 mg。测定各处理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试验二考察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单宁酸对猪仿生消化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活性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单宁酸在饲粮中的含量分别为0 mg·(2 g)-1;单宁酸1,10 mg·(2 g)-1;单宁酸1,20 mg·(2 g)-1;单宁酸2,10 mg·(2 g)-1;单宁酸2,20 mg·(2 g)-1。测定仿生消化中胃阶段0.5和4 h时胃蛋白酶活性,小肠阶段0.5、4和8 h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测定饲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1)无饲粮的情况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单宁酸对模拟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单宁酸1比单宁酸2更高地降低了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在饲粮进行仿生消化的胃消化0.5~4 h内,除4 h时10 mg·(2 g)-1添加量外,添加单宁酸1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添加单宁酸2时的相应值(P<0.05),除单宁酸2在消化0.5 h外,2种单宁酸在添加10 mg·(2 g)-1时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20 mg·(2 g)-1添加量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0.5 h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2的2个水平对消化液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单宁酸1的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4 h时,除添加水平为20 mg·(2 g)-1时的糜蛋白酶活性外,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消化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高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而胰蛋白酶活性低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8 h时,饲粮中单宁酸的添加量影响了淀粉酶的活性,但单宁酸1和单宁酸2各两个添加量在淀粉酶的平均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单宁酸在两种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降低了饲料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单宁酸2比单宁酸1更多地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在有、无饲粮条件下,单宁酸对消化酶活性呈现不一致影响。单宁酸影响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可能主要与消化液中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以及单宁酸与饲粮中的化学成分形成螯合物降低了小肠消化酶的水解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为临床治疗PED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单宁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评估单宁酸对Vero和LLC-PK1细胞的毒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单宁酸对PEDV YN13毒株复制的影响;将PEDV YN13毒株更换为PEDV DR13-GFP毒株、Vero细胞系换成LLC-PK1细胞系分别进行试验,检测单宁酸对PEDV复制的影响;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间点添加单宁酸,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n dose, TCID50)法检测单宁酸对PEDV复制的影响;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检测单宁酸在细胞外对PEDV 3C样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单宁酸对细胞几乎无毒性;单宁酸能够有效抑制PEDV YN13毒株的复制,且单宁酸的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在更换毒株和细胞系后,各浓度单...  相似文献   

11.
甘草三萜类、甘草黄酮类与甘草多糖类化合物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与抗肿瘤等作用。目前,甘草主要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可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和肉品质,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氧化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理化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甘草类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测定单宁酸(2 g·L-1)处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48 h后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以及不同组织GST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明确单宁酸对GST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蚜取食单宁酸(2 g·L-1) 48 h后,GST活性下降。相比不处理对照,经单宁酸处理后,豌豆蚜头部有7个GST基因上调表达,其中ApGST104、ApGSTX1上调表达3倍左右;胸部有10个GST基因上调表达,其中ApGSTD6上调表达6.4倍;腹部有10个GST基因上调表达,其中ApGST101、ApGST105上调5倍左右;中肠有9个GST基因上调表达,其中ApPGST105上调表达3.2倍。从结果可以看出,单宁酸对豌豆蚜GST基因的表达产生了影响,部分GST基因显著上调表达(P <0.05),表明GST基因可能在豌豆蚜对单宁酸的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表明,植酸酶在动物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酸的特性、植酸酶的分类、来源、作用机理、活性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单宁又称单宁酸、丹宁、鞣酸,是天然、无毒的一类大分子多酚类物质,其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日粮中添加适量单宁能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减少机体甲烷排放,减少尿素氮含量,降低瘤胃蛋白降解率,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善肉品质,在反刍动物养殖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介绍了单宁的理化特性,综述了单宁对牛羊生产性能、氮代谢、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产物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单宁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单宁酸是一种绿色、高效、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改善猪鸡的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本文将综合阐述单宁酸的作用、在猪鸡养殖中的应用及相关机理,以期为单宁酸在畜禽养殖中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水解塔拉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为水解塔拉单宁酸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20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750、1 000 g/t水解塔拉单宁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试验过程中每日记录仔猪采食量和腹泻情况,结束后称重,并于每个重复选取1头仔猪采集血液,测定抗氧化、免疫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750 g/t水解塔拉单宁酸极显著提高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水解塔拉单宁酸极显著提高仔猪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1);添加250、500和750 g/t水解塔拉单宁酸极显著提高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1);添加1 000 g/t水解塔拉单宁酸极显著提高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单宁酸替代氧化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56头杜长大保育猪,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仔猪。对照组喂高锌(1.5 kg/t)饲粮,3个试验组(五倍子粉组、五倍子水解组、栗木粉组)喂单宁酸(500 g/t)饲粮。试验结果显示,五倍子粉、五倍子水解、栗木粉单宁酸替代高锌均能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P0.05);五倍子粉、五倍子水解、栗木粉单宁酸组降低腹泻率的效果不如高锌,但都在5%以内(P0.05);五倍子粉、五倍子水解、栗木粉单宁酸能降低保育猪血清尿素氮的水平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五倍子粉组、五倍子水解组、栗木粉组在抗氧化性能方面可替代高锌组(P0.05)。结果表明,在保育猪阶段,在饲料中添加量为500 g/t的五倍子粉单宁酸、五倍子水解单宁酸、栗木粉单宁酸能够替代高锌(1.5 kg/t)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有关酚类物质对动物生产的研究已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报道。给动物饲粮补充提供植物提取物,如植物精油和多酚类,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肌肉组成和氧化易感性。本试验选取80只罗氏308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处理组:百里酚组、单宁酸组和五倍子酸组。3个试验处理组的饲料利用均提高了。单宁酸组试验肉鸡的结束体重提高了。添加五倍子酸显著增加了胸肌和腿肌中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所有试验组肝脏中胆固醇较低,但是肌肉中却未发现这种低胆固醇效应。与其它试验组相比,单宁酸组能降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单宁酸能改善肝脏和胸肌的氧化敏感性,五倍子酸也能改善胸肌的氧化敏感性。酚类物质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降低脂质氧化、降低胆固醇和提高必需脂肪酸含量。酚类物质的种类影响与其正向效果的直接相关,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酚类物质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不易被猪禽等单胃动物利用。植酸酶能有效降解植酸及其盐,解除植酸的抗营养效应,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动物体中磷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动物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酸的特性,植酸酶的种类、来源、作用机制、活性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属于兼性厌氧性革兰阳性菌,可产生乳酸、酶等多种活性因子,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功能,是当前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最受关注及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概述了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旨在为动物营养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