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全蚀病为根部侵染性病害,由于根际生态条件复杂,抗病性鉴定和防治该病难度较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抗全蚀病的鉴定方法及指标,期望对抗全蚀病育种及种质筛选等有所帮助,最终实现以种植抗病品种来根本上防治该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荔县小麦全蚀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荔县洛河沿岸小麦全蚀病发生并逐渐加重的原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当地及类似生态区小麦全蚀病防治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荔县洛河沿岸小麦全蚀病发生并逐渐加重的原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当地及类似生态区小麦全蚀病防治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稞全蚀病和根腐病生防毛壳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稞根腐病与青稞全蚀病是西藏青稞的常见根部病害,为筛选适合于防治青稞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毛壳菌,通过皿内拮抗试验、发酵粗提物抑菌试验和温室盆栽防效试验对4株毛壳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鉴定,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活性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在皿内拮抗试验中,毛壳菌41-4在培养第7天至第9天时,对青稞根腐病和全蚀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00%和44.44%,抑菌带宽度均达到1.4cm。培养7d时毛壳菌41-4发酵粗提物对青稞根腐病和全蚀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4.44%和60.00%,抑菌带宽度均达到1.5cm。在温室盆栽防效试验中,毛壳菌41-4对青稞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均有降低作用,防效分别达到62.67%和39.45%。结合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41-4鉴定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该生防菌株可用于开发微生物菌肥,对西藏的无公害农业生产和保护西藏的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它通过破坏寄主植物的根系使植株提前枯死,出现白穗现象。该病在我国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唯一经济有效途径。为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抗全蚀病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的抗全蚀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美国阿肯色州因全蚀病的危害使小麦造成十分严重的减产。过去对这种土壤习居菌——禾顶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采用迟播来作为一种有效地防治措施。近年由莫巴伊(Mobay)化学公司制造的一种新的杀菌剂粉锈宁(Bayleton),经室内和大田试验的表现对全蚀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鉴定其有效浓度为百分之十,在大田一般采用可湿性粉剂拌种。本报导将十种处理分别以早、晚两期播种。这两期播种的处理在出苗期均无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低聚糖对小麦白粉病、全蚀病和条锈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低聚糖处理接种该三种病原菌的小麦幼苗,观察和分析三种病害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低聚糖处理能够诱导小麦对白粉病、全蚀病和条锈病产生抗性,对小麦条锈病诱抗作用优于白粉病和全蚀病。低聚糖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以2mg.mL-1处理最佳,对白粉病和全蚀病以5mg.mL-1最佳。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低聚糖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硅噻菌胺对小麦全蚀病的防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硅噻菌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机理,通过盆栽试验和显微技术,分析了硅噻菌胺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全蚀病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噻菌胺不仅能够刺激小麦根系更快生长,增加毛细根数量与根鲜重,对小麦病根有明显的补偿作用,还能增强寄主的防卫反应,延迟菌丝侵入,直接破坏病原真菌菌丝细胞壁,使之畸形断裂消解,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顽症,目前尚无好的防治方法.山东省济宁市农科所通过电年的试验研究证明,亩施用500~1000kg磷石膏对小囊全性病防治率达56.6%~946%,平均70%,并使小麦全依病白穗出现推迟7~13天,产量增加8.6%~44.5%,经济效益显著。这项研究结果,为防治小麦全性病和磷石膏变废为宝找到了新途径。磷石膏能防治小麦全蚀病@晨萱  相似文献   

10.
全蚀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全蚀病使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下降而严重减产,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据河南省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小麦全蚀病发病面积约36.7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基于TM影像的小麦全蚀病危害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全蚀病危害监控提供依据,利用ASD Fieldspec HandHeld 高光谱仪测量并分析了受小麦全蚀病危害后的光谱特征,并根据TM卫星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MPA(mask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transformation, and analysis)方法提取和分析了小麦全蚀病危害信息.结果表明,全蚀病发病前麦田的NDVI相近;全蚀病发病期健康麦田NDVI值高于发病麦田; 主成分变换后第3主分量在发病前灰度值接近,发病期受害田灰度值大幅上升.利用此技术可简单、快速提取小麦全蚀病危害信息,克服传统手段的局限性,对于实时监控全蚀病危害和改进作物病害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多雨和灌溉条件下,全蚀病是限制美国俄勒冈州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作物轮作中,由于小麦种植次数增多,使该病害发生率增加,病情加重。小麦全蚀病是由土壤中的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病  相似文献   

13.
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它通过破坏寄主植物的根系使植株提前枯死,出现白穗现象。该病在我国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全蚀病衰退的治理与假单胞杆菌的抑制作用全蚀病的衰退(TAD)即连作小麦全蚀病严重度的自然降低和产量的相应提高(Shipfor;1975),50年前首先由英国的Glynne和美国的Fellow等(1934)提出,后来被全世界许多工作者的田间研究所证明。中国山东农民所称的全蚀病搬家,即指的是在一块地里全蚀病大发生一两次后即自然衰退,把家搬到另外的地里(唐,私人通迅)。全蚀病衰退是由于病原菌在土壤中受抑制的结果,Gerlagh(1968)称之为专化性抑制。Ger-lagh的专化性抑制和一般性抑制之间的区别为区分引起全蚀病衰退的抑制和发生在所有未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冬小麦全蚀病为害等级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小麦全蚀病进行有效监测的可行性,对感染不同发病等级全蚀病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选取监测敏感波段,在Matlab和Libsvm工具箱支持下,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构建小麦全蚀病病害等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小麦全蚀病的为害下,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明显变化。通过对数据分析,选择700~900nm波段作为敏感波段进行训练建立模型的结果最好;经检验,基于此波段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可达0.943,均方根达0.63,因此生产上可利用波段光谱特征对小麦全蚀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小麦抗全蚀病育种进程,利用菌饼接菌法,检测并分析了46个小麦品种(系)在温室条件下对全蚀病的抗性及其与根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46个小麦品种(系)对全蚀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烟农23和良星66对全蚀病表现免疫,西藏半野生小麦、川农17和3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表现高抗。小麦根部的根长、分叉数、根尖数与小麦全蚀病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438、0.521和0.896;小麦根平均直径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6。说明根系越小的小麦品种(系)对全蚀病的抗性越强。  相似文献   

17.
秦波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6):1119-1122
燕麦素是燕麦抗全蚀病的决定因素.为给小麦抗全蚀病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燕麦素的结构和作用、燕麦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燕麦素生物合成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燕麦素的生物合成是通过异戊二烯途径实现的.在氧化酶、糖基转移酶及其他生物合成酶的参与下,2,3-环氧角鲨烯环化形成三萜齐墩果烷型基本骨架,经过氧化、取代、糖苷化等多种生物转化合成燕麦素.利用燕麦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成果,采用酶调控和转基因的方式可以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全蚀病高抗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小麦或大麦连作下全蚀病的治理(Ⅲ)R.JamesCook等用假单孢杆菌根部定殖对全蚀病进行生物防治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实用的全蚀病生物防治资料,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是鼓舞人心的。有效菌系的选择目前,还没有一种离体检测方法可以断定哪种来自自然群体的菌系能...  相似文献   

19.
小麦或大麦连作下全蚀病的治理(Ⅳ)R、JamesCook等用施肥和灌溉法治理全蚀病土壤pH和氮肥的处理全蚀病一般在石灰质土壤(pH6.0—7.0及其以上)和施过石灰的酸性土壤(pH小于5.5)中更严重。石灰的影响是土壤pH提高的结果,而不是石灰中的钙...  相似文献   

20.
复方适乐时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1999~ 2 0 0 0年分别在自然病地和土壤混合接菌条件下 ,应用 10 %复方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进行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 ,复方适乐时以 10 0kg麦种拌 16 7、2 0 0、2 5 0ml和对照药剂 10 %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 0 .4 %拌种 4个处理防效显著 ;以复方适乐时悬浮种衣剂 2 5 0ml/ 10 0kg种子拌种防效最高 ,对纹枯病平均防效 5 4 .36 %~ 6 4 .0 3% ,对全蚀病平均防效 6 4 .33% ,增产幅度为 16 .99%~ 2 2 .32 %。复方适乐时拌种比三唑醇拌种安全性高 ,对小麦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