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沉淀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淀值是评价小麦面筋强度和烘烤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沉淀值在小麦不同品种间的变异、遗传力、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沉淀值与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株高、产量因素等)、品质性状和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相关关系,认为沉淀值作为早代选择指标,既简便有效,又有利于协调产量与品质以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小麦籽粒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数量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小麦籽粒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定量关系,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对四川30个小麦新品系的籽粒性状与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相关、偏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颜色和饱满度与产量及品质性状的相关和偏相关均不显著;籽粒质地与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相关极显著,与容重和降落值相关显著,但偏相关均不显著;籽粒重量与降落值相关显著,但偏相关不显著.(2)从回归系数看,红皮小麦有利于产量、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稳定时间的提高,而白皮小麦可以增加容重、降落值和延展性;与粉质小麦相比,角质和半角质使小麦产量降低,角质小麦有利于提高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和延展性;籽粒饱满程度较低,将使产量、粗蛋白含量和沉淀值减少;大粒重小麦有利于增加沉淀值,但使湿面筋含量、降落值、稳定时间和延展性降低.(3)根据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的回归方程,用小麦籽粒性状来预测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容重和降落值的效果较好,但对产量和其他品质性状预测的可靠性很低.在小麦育种中,可以根据小麦籽粒性状来选择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容重和降落值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3.
面包烘焙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适宜的面包小麦的品质指标范围,对58个小麦品种(系)的面包烘焙品质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将58个品种(系)的面包总评分分为三个梯度与小麦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面包总评分和面包体积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抗延阻力相关不显著;面包芯平滑度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纹理结构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面包弹柔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RIL群体分析小麦品质与中国干面条加工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品质对面条品质的影响,以RIL群体为材料,对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简单相关分析表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面条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除了峰值粘度与胶凝值外,其它的RVA参数均与面条的光滑度呈显著相关.但蛋白质含量、GMP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沉淀值、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降落值、膨胀势、峰值粘度等多数性状与面条品质相关均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面条品质的小麦品质性状主要有蛋白质含量、GMP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稀懈值,并建立了面条品质与以上性状的回归方程.通过通径分析明确了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以及稀懈值对面条品质的作用主要以直接作用为主,GMP含量和沉淀值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共同作用来影响面条品质.面团稳定时间是衡量面条加工品质的最重要的性状.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选育早期品质选择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个小麦品种资源材料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包括角质率、千粒重、硬度、籽粒形状和饱满度等籽粒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筋质量指数及沉淀值等蛋白质品质性状、它们与高代品系品质的评价指标(容重、出粉率和粉质图评价值)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籽粒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蛋白质品质性状能更确切地反映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它们与食品加工品质和加工产品的类型关系密切。这些都可作为小麦育种中蛋白质品质改良的早期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6.
面粉理化品质性状与兰州拉面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给拉面型小麦品种的科学选育及面粉加工企业的配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建立快速、简捷的拉面粉评价方法.以甘肃省河西地区近几年推广、试种及新培育的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测定了各个材料的面粉理化性状,分析了面粉主要品质性状与拉面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拉面粉的主要理化品质性状对拉面品质的影响在各个方向及作用的大小不同;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等理化性状与兰州拉面的感官总评分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拉面粉选育、品质评价的理化指标,但蛋白质和沉淀值是影响拉面品质的主要理化品质性状;优质兰州拉面要求较高的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较低的灰分含量和较高的白度值。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质性状与一些生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18个品质差异较大的黄淮海优质小麦产业带国家小麦展示品种,研究出粉率、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及比例等生化性状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小麦育种中利用一些简单、易测的生化指标筛选品质性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小麦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和大聚合体蛋白含量3个生化性状对3个品质性状筛选指标即籽粒硬度、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有显著正向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籽粒硬度(Y2)、湿面筋含量(Y4)和吸水率(Y5)的关键生化性状是面粉总蛋白质含量(X1)。湿面筋含量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间量化关系为Y4=4.3054X1-18.5971,相关系数0.9992,达极显著水平;总聚合体蛋白含量(X2)、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占总聚合体蛋白含量的百分比(X6)是影响沉淀值(Y3)的两个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3=8.2784X2 0.4930X6-54.8929,相关系数0.7498,达极显著水平。本文还就以面粉总蛋白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大聚合体蛋白含量代替品质指标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选育早期品质选择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3个小麦品种资源材料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包括角度率,千粒重,硬度,籽粒形状和饱满度等籽粒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质量指数及沉淀值等蛋白质品质性状,它们与高代品系品质的评价指标有很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粒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蛋白质品质性状能更确切地反映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它们与食品加工品质和加工产品的类型关系密切。这些都可作为小麦种中蛋白质品质改良的早  相似文献   

9.
氮素与品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产量和品质性状存在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济南17、PH 82-2-2、PH 97-4、PH 97-5,在两种施氮量和两个追肥时期下,研究了氮素与品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追肥时期、品种及因素间互作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0.69%、18.44%、48.66%、12.01%,对蛋白质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01%、0.26%、97.25%、2.49%,几种因素都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对蛋白质含量而言,品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小麦的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品种对加工品质的贡献率依次为沉淀值、硬度、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降落值、容重,其中沉淀值、硬度、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来源于品种的贡献大于98%,可以作为衡量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秋播小麦一些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2001年,用5个冬小麦品种在北京进行了3个年度的秋播试验,以探讨部分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均有品种间差异和年度间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籽粒硬度呈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是秋播小麦品质性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播种~成熟天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选用6个有代表性的冬小麦品种(豫麦34、藁麦8901、豫麦49、豫麦70、洛阳8716和豫麦50)在河南省五个纬度点(32°N~36°N)种植,研究了品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硬度、出粉率、耐揉指数、断裂时间的影响较大,而环境因素对灰分、沉淀值、容重有显著影响。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灰分、沉淀值呈减少趋势,容重呈增加趋势。小麦不同品质性状受气候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硬度、灰分、沉淀值、容重均与小麦生育后期5月份的主要气象因子呈显著相关。因此,小麦生育后期的田间管理应充分考虑气象因素,以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冬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给优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2002~2004年度我国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品质测定结果,对185份小麦样品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和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年所选育的新品种(系)容重基本达标,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于国外小麦,但蛋白质质量和面筋质量较差,品质性状不太协调,多数属于中筋或中弱筋类型。蛋白质与湿面筋、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强筋组和总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相关不显著,表明强筋小麦改良更应注重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抗延阻力、拉伸面积大多呈极显著正相关;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抗延阻力、拉伸面积闭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沉淀值可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优质小麦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利用7个优质小麦品种(品系),分析了优质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以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Zeleny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逗号地极显著正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eleny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优质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好粒产量与加工质量,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基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特点,以小麦新品种川农16为亲本组配56个杂交组合,测定其F1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公差指数、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评价值等8个品质性状的超亲和对照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品质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除吸水率和公差指数外,绝大多数组合在其余6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为正向超亲和对照优势,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改良小麦品质性状,尤其是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及沉淀值等品质性状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和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受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5个不同生态点分期播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点与不同播期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在6个小麦品种中,淀粉含量与面粉筋力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南京与姜堰两地在提高小麦品质时产量水平相应降低,而徐州、泰安与保定三地可以同步增加产量与蛋白质含量,但面粉筋力与烘烤品质不能保证相应的提高。晚播与早播、适播相比,蛋白质含量虽有所增加,但产量与其它品质性状都有所下降。随着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以及日较差的增大,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的相关系数减小;灌浆期间日较差越大,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以及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性均由负相关逐渐趋向于正相关;随灌浆期间的总日照时数增加,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系数增大,由负相关逐渐变为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小麦杂种F2代在生产上的利用提供信息与依据,对冬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流变学特性等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2代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作了初步概述,认为通过利用小麦杂种F2代杂种优势提高产量的同时改良品质是可行的,指出今后我国小麦育种应注意充分利用杂种F2代优势,并加强小麦杂种F2代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用黄淮南片大面积推广的5个高产小麦品种与5个优质小麦品种,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穗长、单穗粒数、单株产量的遗传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单株穗数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沉淀值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株高、主茎穗长、单株产量和沉淀值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宜在早代选择。内乡188、豫展1号、豫麦34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都较高,是理想的亲本材料,应在今后育种中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肥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设置氮磷钾肥相互配施及单施处理,研究施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NPKNPNKPK,肥料单施对产量的影响是NPK.氮磷钾平衡施肥对成穗数的影响大于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对提高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作用较大,对沉淀值影响较小.单施氮肥、钾肥可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单施磷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影响不大.因此,在强筋小麦生产中应重视氮磷钾肥的配方施用,尤其是氮磷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给小麦生产及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提供小麦品种品质方面的信息,2003~2005年从全国各地征集了1334份小麦样品(包括369个品种),对其籽粒品质、面粉品质、面团特性及加工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高(83.28%),其次为最大阻力、形成时间、拉伸面积、沉淀值、降落数值、延伸性、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容重、出粉率和吸水率的变异系数较低(2.44%、2.84%、6.06%)。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形成时间、沉淀值、最大阻力等品质性状在品种间和年度间变化较大。与国家标准相比对,2003、2004和2005年测试样品中分别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主要指标的品种数为7、24、39个和2、6、12个。与农业部1986、1990、1994年三次面包品质测定结果相比较,我国强筋小麦的烘焙品质呈逐步改良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小麦早代品质筛选提供科学有效的生化指标,以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籽粒品质性状、谷蛋白总聚合体(TGP)含量、大聚合体(GMP)含量及谷蛋白聚合体粒度相对分布(GMP/TGP)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的籽粒硬度、全麦粉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小,SDS-沉淀值变化幅度较大,按这三个品质指标可将57个品种聚为三大美;(2)供试品种的TGP和GMP含量变异较大,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63%~8.38%和0.95%~3.63%,变异系数分别为19.68%和26.94%,且多数强筋粉小麦品种的TGP和GMP含量都大于弱筋粉小麦品种;(3)对品质性状与生化性状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麦粉GMP含量(X3)、蛋白质含量(X1)是影响其SDS-沉淀值(Y1)的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1=6.396X1 6.430X3-47.276;全麦粉TGP含量(X2)是影响小麦籽粒硬度(Y2)的主要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2=2.050X2 42.947.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黄准麦区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及后代材料品质筛选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