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氮钾配比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我们在含钾丰富的豫西褐土区进行了小麦氮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钾配合使用,可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和植株抗逆性,增加植株的干物重和籽粒千粒重;与单施氮肥相比,平均增产11.8%;氮钾产量模型为:y=239.87+16.627x1+13.527x2-0.55766x21-0.8209x22+0.1042x1x2;氮钾合理施肥量分别为210、124.1kg/hm2,最佳配比为1.69∶1,联应系数为1.07,施肥利润为3123.75元/hm2,每公斤N可增产小麦6.5~5.8kg,每公斤K2O可增产小麦1.6~11.1kg,每公斤养分增产小麦8.58kg。  相似文献   

2.
不同供钾能力的土壤施用钾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麦类作物》1999,19(3):58-60
  相似文献   

3.
1997年我们在豫西筛选择了五种有代表性的土壤,进行土壤施钾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钾能力小于200mgkg-1的土壤施钾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总的趋势是,土壤供钾水平越低,施肥的增产幅度越大,最高增产19%。施钾后,小麦植株干重、植株养分吸收量均有一定的提高,成产三因素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   

4.
5.
6.
7.
大豆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2000mg/kg,1250mg/kg腐植酸钾肥液在大豆盛花期喷施一次和盛花期、结荚期各喷施一次。结果表明,腐植酸钾对大豆的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量亦显著提高。以2000mg/kg肥液在大豆盛花期和结荚期各喷施一次,综合经济效益最佳,平均产量达3699.9kg/hm^2,比对照增产14.06%,投入产出效率为11.45元/元。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与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4个小麦品种,配合施用不同水平的氮、磷、钾化肥,研究各因素对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随着氮、磷、钾化肥用量的增加,植株的干、鲜重有显著增加趋势。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品种受遗传特性影响较大。决定小麦产量的因素及主次顺序是;品种〉氮肥〉磷肥〉钾肥。而影响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氮肥,其次是钾肥,试验选用的品种蛋白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氮钾配比对寒地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和产量及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 kg/hm2、施钾量为100 kg/hm2的处理在成熟期茎、叶、穗干物质量、阶段子粒干物质积累量、茎部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以及玉米子粒产量、子粒蛋白质与淀粉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氮、钾肥施用量为150 kg/hm2和100 kg/hm2有利于寒地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四年三个不同年型旱地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力瘠薄条件下,单独施用化肥难以达到高产,增产的幅度为0.7-29.9%;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途径,增产幅度显著(84.7-158.7%)。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要主是增加了小麦的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一方面增大了蒸腾量和光合势,另一方面减少了地面蒸发人水,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使部分原来对小麦生长的“无效”水变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与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4 个小麦品种,配合施用不同水平的氮、磷、钾化肥,研究各因素对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随着氮、磷、钾化肥用量的增加,植株的干、鲜重有显著增加趋势。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品种受遗传特性影响较大。决定小麦产量的因素及主次顺序是:品种>氮肥> 磷肥> 钾肥。而影响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氮肥,其次是钾肥。试验选用的品种蛋白质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稀土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已被多年来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然而,在食用菌生产上应用的报道甚少.漳州大学与有关单位合作于1987年底承担了全国稀土农用协作网下达的“稀土在蘑菇上应用研究”课题.现将1989~90年度小区(重复上年)试验与多点示范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氮、钾不同营养水平对春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钾不同营养水平对春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氮代谢指标(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即从苗期开始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又呈下降趋势,成熟期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抽雄吐丝期达到最高峰,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大喇叭口时期达到最高。各生育时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随氮、钾营养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适宜氮、钾肥用量可以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过量施用氮、钾肥反而会使其含量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大型栽培槽作小区试验,在土壤重量和理化性状一致、小区间水肥不相互渗透的条件下,从茶苗定植开始,分幼茶、初期投产和正式投产三个阶段连续十年进行试验,研究氮、磷、钾三要素施用对茶树生物性状、茶叶产量与品质、芽叶主要生化成份和营养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消长状况的影响。本文是讨论投产茶园(四至十龄茶树,连续七年)三要素施用量和配施比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第31处理N2+P2+K1表现最佳。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土壤 试验地设在本所东区荒地。土壤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在原地挖土深55c…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在河南省典型潮土上合理的锰(Mn)与氮(N)、钾(K)配施方案.提高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通过正交区组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田间试验,研究了Mn与N、K配施对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Mn与N、K配比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N、K2O和MnSO4·H2O分别控制在33.57~42.29、259.30~276.64、163.83~164.63 kg·hm-2时,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才会较高.其中,氮肥对籽粒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影响较大,对醇溶蛋白、谷蛋白的作用均为Mn>K;对球蛋白的作用则是K>Mn.因此,保证N肥的合理供应是获得较高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各蛋白组分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籽粒产量和品质要求调节Mn肥与K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冬小麦最佳施氮量与秋季表层土壤(0-30cm)电超滤(EUF)浸提氮之间的关系。最佳施氮量从1985-1987年的19个不同地点不同氮用量的田间试验回归方程求得。大部分土壤是黄土母质而来的淋溶土,两个土壤是棕壤,一个是次生黑色石灰土。试验氮肥用量为每公顷0、40、80和120kg。在小麦穗分化前施用2次氮肥,穗分化时全部按60kgN/hmg^2施氮。从试验产量的米氏方程来计算最佳N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冬小麦品种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选用小偃128(氮低效低响应型)、陕农78(氮低效高响应型)、西农2208(氮高效低响应型)和小偃503(氮高效高响应型)等4个不同氮效率的冬小麦品种,以氮水平和品种基因型分别为主、副处理,测定了苗期生长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等生理指标及地上、地下干物质量和含氮量。结果表明,苗期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叶片SPAD值、NRA和光合速率及植株含氮量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均有显著增加,而同一施氮处理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镁钾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镁钾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钾、镁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光合特性,本试验条件下,垦粳1号最高理论产量可达8.81t/hm2、空育131可达8.64t/hm2相应的K2O、MgO的用量为552.2kg/667m2和99.9kg/hm2;合理镁钾配比(处理14与19)能显著提高水稻乳熟前、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促进叶肉细胞的羧化效率,提高CO2的同化速率;与镁肥相比,钾肥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氮磷钾肥对小麦品种扬麦158的产量效应回归分析,建立了效应函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及三者之间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