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温度。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2~18℃。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为了抑制酶的活性与细菌的繁殖,保存温度要低于临界温度。2)湿度。保存种蛋的适宜湿度为70%~80%。3)通风。放种蛋的地方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不应有特殊气味。4)翻蛋。在种蛋保存期间,必须每天翻蛋1次,可防止胚胎与内壳膜黏连,又可促进通风换气,防止霉蛋。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14,(7):35
<正>人工孵化珍珠鸡的方法较多。如电孵化器、煤油灯孵化、温水缸孵化、火坑孵化、电热毯孵化等。形式虽有不同,其原理却是一样:掌握好温度、湿度、翻蛋和通风换气等八个关键环节,就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一、选择种蛋。珍珠鸡的正常蛋一般为圆锥形,颜色为淡褐色花斑。蛋壳表面有皱纹、裂痕,蛋过大、过小、过长过圆的,均不宜做种蛋。种蛋要新鲜,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5天,最多不能超过10天,否则会影响孵化率。  相似文献   

3.
我校实习基地采用依爱牌智能孵化器,对莱茵鹅种蛋进行分批孵化,受精蛋孵化率达到了88%。现谈谈莱茵鹅种蛋人工孵化的一些技术要点,以供参考。1.依爱牌智能孵化器的特点依爱牌智能孵化器由孵化机和出雏机两个机体构成,可自动调节温度、通风换气、翻蛋和加湿。但其加湿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孵化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湿度大小,灵活人为向孵化器和出雏器内加挂湿布和定期向机内喷温水。蛋车有滑道,可将蛋车顺滑道拉出和推进。2.种蛋的保存和放置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当温度不变时,保存时间越短,孵化率就越高;反之,孵化率则较低,而且孵化…  相似文献   

4.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较多,如种蛋的保存时间、种蛋的消毒方法、种蛋的品质;孵化机内的温度、湿度与通风换气;种鸡营养缺乏和疫病等。此外,种鸡日龄的不同,各器官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状态也有不同,对种蛋孵化率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当地孵化生产,选择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种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确定不同产蛋阶段与孵化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孵化珍珠鸡的方法较多。如电孵化器、煤油灯孵化、温水缸孵化、火坑孵化、电热毯孵化等。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其原理是一样的。只要掌握好温度、湿度、翻蛋和通风换气等八个关键环节,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1选择种蛋珍珠鸡的正常蛋一般为圆锥形,颜色为淡褐色花斑。蛋壳表面有皱纹、裂痕,蛋过大、过小、过  相似文献   

6.
种蛋的管理工作包括种鸡场种蛋管理和孵化场种蛋管理。一种鸡场种蛋管理种蛋从刚产下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被污染的危险,而种蛋污染所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如对鸡苗污染所造成的影响那么直观,再者由于种鸡场管理者所追求的一般是产蛋率的高低或产蛋量的多少,往往会忽视种蛋的管理。1鸡舍的管理①加强对垫料的管理,产蛋箱内的垫料要勤更换;地面垫料要保持干燥,这样可以防止种蛋受潮,有利于减少微生物的侵入,减少细菌的污染。②要有足够的产蛋箱,避免因产蛋箱不足而发生更多的窝外蛋。③对饮水器和湿帘冷却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防止因漏水而造成鸡舍内湿度加大。④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⑤搞好鸡舍内卫生,定期清扫或擦洗鸡舍内的用具,保持清洁卫生。⑥定期对鸡舍带鸡消毒。2种蛋的收集①及时捡蛋,每天应保持6次,高峰时7次,晚熄灯前1次,开灯1小时后1次。尽量减少过夜蛋。②捡蛋时应先捡好蛋,再捡脏蛋、地面蛋并单独存放。脏蛋和地面蛋一般不做为种蛋入孵,另外不允许用水洗和用湿抹布擦脏蛋,对于有一点脏痕的可用洁净的塑料刮板轻轻刮掉。③捡完脏蛋后必须洗后消毒。④捡蛋时所用蛋托、蛋筐必须干净、干燥。3种蛋的熏蒸消毒种蛋收集完毕应立即在鸡舍熏蒸间内进行熏蒸...  相似文献   

7.
<正>影响鸡蛋孵化效果的3个因素是种鸡质量、种蛋管理和孵化条件,种鸡质量和种蛋管理决定入孵前的种蛋品质,是提高孵化率的前提。孵化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环境卫生等。为了能够找出引起孵化率下降的原因,必须从孵化效果分析出具体原因,然后结合孵化记录、种蛋管理和种鸡健康、产蛋情况,采取有  相似文献   

8.
家禽孵化率高低,可直接影响养禽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怎样提高家禽的孵化率,笔者的体会是:1种蛋贮藏与保管1.1种蛋贮藏时间种蛋在孵化前的贮藏时间,一般不超过7d,7d最为合适,7d后孵化率开始下降。1.2塑料薄膜贮放种蛋在种蛋贮放期间,要防止种蛋中的水份损失过多,可用塑料薄膜把它们罩住,这样可提高孵化率2%~3%。1.3种蛋贮放的温度、湿度要适宜在7d内温度为16℃~17℃,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超过7d,以10℃~12℃温度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这样可防止种蛋内的水分蒸发,以提高孵化率。1.4种蛋在贮存期间的放置方法蛋的小头向上,大头…  相似文献   

9.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条件,而温度是关键。所谓看胎施温,就是根据鸡胚发育状况给予适当的孵化温度。掌握看胎施温技术,可不受孵化方法、不同种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所影响。为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最佳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鸡胚增殖参数,本试验进行了孵化前种蛋的选择与保存、鸡胚孵化中各参数设定等因素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产毒量影响的研究。其中种蛋的选择与保存,主要考察了蛋重、蛋形指数、保存期、消毒时间及方法等因素,结果显示,蛋重为55~65 g,蛋形指数为1.30~1.35,种蛋保存期为1~4 d,保存温度为16~18 ℃,保存湿度为70%~80%,保存期种蛋的甲醛熏蒸消毒时间为30 min时,可以为H1N1亚型流感疫苗生产提供最佳的种蛋。孵化过程中孵化参数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产毒量的影响,本试验主要将孵化温度、湿度、翻蛋、通风等参数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生产H1N1亚型流感疫苗时,最佳孵化参数设定为:温度1~7 d为38.2 ℃、8~9 d为38.0 ℃、10 d为37.8 ℃,湿度1~10 d为65%~70%,翻蛋频率为1次/2 h,前后倾角各为45°,通风风门设定为1~5 d为4、6~10 d为5。本试验结果为H1N1亚型流感疫苗生产提供优质的鸡胚孵化技术,确保鸡胚尿囊液的质量和收获量。  相似文献   

11.
正在种蛋的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孵化率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三个主要因素,即:种鸡、种蛋和孵化条件。在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不符合胚胎发育的生理条件都对孵化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种蛋在正常孵化条件下影响孵化率高低的孵化条件有种鸡营养和质量、种蛋质量、受精率、种蛋放置条件和放置时间、孵化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等因素。本文对影响种蛋孵化率原因作进一步阐述。1种鸡的饲养管理对孵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02,23(4):53-53
种蛋在上孵之前,需要保存一段时间,现将保存种蛋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温度要适宜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2湿度要适宜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被蒸发,必须使贮蛋室保持一定的湿度。种蛋贮存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3定期翻蛋种蛋保存期间,宜将种蛋钝端朝下放置。这样,可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保存时间稍长时(6d~7d以上),每天应翻蛋一次,以防胚胎粘连,保证正常的孵化率。4环境清洁、空气新鲜贮蛋室和接触种蛋的蛋盘、蛋架等要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13.
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翻蛋、通风、晾蛋5个必备的生物学条件缺一不可,照蛋和种蛋消毒也是孵化高出雏率不能忽视的因素.春孵期临,现就孵化中种蛋消毒的方法及意义,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卵子在输卵管前端受精时起到种蛋的贮存及整个孵化期间,各种环境因素都影响着鸡胚的发育。在卵产出后,畜牧业人员至少能部分地控制象温度、湿度、通风、排蛋方向及翻蛋此类的环境因素。本文对其中的温度、排蛋方向及翻蛋三个因素讨论如下: 1.种蛋孵化前的贮存合格种蛋在良好的条件下可贮存7天左右而对孵化率影响很小。如果贮存温度超过摄  相似文献   

15.
1温度湿度平稳,加强通风换气 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等是导致幼雏发生肺炎的原因。有的养殖者强调保温,而空气不流通,导致雏鸡闷死;有的用高功率灯泡供温,因湿度过高,雏鸡热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  相似文献   

16.
1人工孵化 控制好温、湿度。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5~37℃;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0~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1~3天保持65%~70%,4~28天控制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尽量通风顺畅。适时翻蛋、照蛋与凉蛋。  相似文献   

17.
作种用的蛋,应尽量及时入孵。如做不到这一点,夏季保存不宜超过一周,冬季不宜超过半个月。种蛋对外界温度敏感,不可过冷过热,最适保存温度是10—15℃。在南方,种蛋应保存于凉爽通风的房舍内,防止阳光直射和接近热源。在北方,少量种蛋冬季可用棉花保暖。贮入蛋  相似文献   

18.
一、温度 夏季种禽场饲养员一定要在日出之前分两批捡种蛋,并且保持种蛋的清洁度。捡蛋后迅速轻快地送入孵化厂恒温种蛋库贮存,同时孵化厂要尽快用浓度为120毫升福尔马林加60克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消毒,蛋库温度控制在15~20℃,蛋刚进入种蛋库时蛋库温度由高逐渐变低。 二、湿度 首先种蛋库要配备准确无误的干湿度表。夏天种蛋库一般比其他季节湿度低,相对湿度低时水分蒸发快,应注意调整。种蛋存放所适宜相对湿度应为75%~80%,这个湿度可大大减慢水分蒸发。 三、翻蛋 种蛋在贮存时应将种蛋大头向上,每天应翻蛋一次…  相似文献   

19.
一.养殖前景 美国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繁殖性能良好,适于我国各地饲养。其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鹧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鹧鸪年产蛋量平均120个,产蛋性能好的个体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150个。 二.孵化 家养鹧鸪采用人工孵化繁殖。可以用电器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热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5℃,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加福尔马林,将福尔马林倒在高锰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严格的种蛋管理是做好夏季孵化工作的基础1保存温度夏季天气炎热,种蛋应尽快保存到蛋库,种蛋保存温度应为15~22℃,蛋库最好安装空调保证储存温度,并且保证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在停电后来电时应及时查看空调的运转情况,防止蛋库温度过高,控制种蛋所处温度在生理零度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