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一、培育采集蜂种蜂场蜂群繁殖期100天左右,一个流蜜期40~45天,此时,必须做好蜂群的繁殖工作。1.采用双箱体培育采集蜂一般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离留蜜期40天左右7月上中旬,箱内达6~8张子脾,有8框以上的蜂时,将3~4张封盖子脾提入蜂箱内,两侧放入蜜粉脾,卵虫脾放在巢箱里,再加1~2张产卵空脾供蜂王产卵。当继箱和巢箱满箱时,再加第二继箱,巢箱上加隔王板。卵虫脾留在巢箱内,蜂王  相似文献   

2.
《养蜂科技》2006年第4期载有《三种组群采蜜法试验》一文。该文在2003年至2005年三年内在河南省浙川县老城区油菜花期与河南西峡县回车镇顺岗村荆条花期做了试验。试验方法:每个花期流蜜前把30群意蜂分为3组,每组10群,蜂王均为上年柳檬头花期培育的新王。Ⅰ、平箱采蜜法组:每群流蜜开始立即在边二位上加一张巢础。以后每隔6天在边二位上加一张巢础,加满4张巢础(共10脾)。Ⅱ、继箱内放4张空脾采蜜组:加继箱,在继箱一边加4张质量好的空老脾,位置与巢箱中的巢脾相对,供贮蜜用。Ⅲ、继箱内放4张老子脾采蜜法组:从巢脾中连脾带蜂取出4张老子脾,放入继箱内,对准巢箱内的巢脾。(这里需要说明:蜂王是如何处理的?在巢箱内还是在继箱内?)试验结果:Ⅰ平箱组每个花期群均产蜂蜜17.5kg。Ⅱ继箱内放空脾组,每个花期群均产蜂蜜23.2kg。Ⅲ继箱内放老子脾组,每个花期群均产蜜26.1kg。以上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与Ⅰ组比较,每个花期群均蜂蜜净增5.7kg,增产32.2%。Ⅲ组与Ⅰ组比较每个花期群均蜂蜜净增8.6kg,增产49%。群势一样,自然条件一样,管理技术一样,三种不同组群方法其效益为什么不一样?这里说“管理技术一样”实际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葛平 《蜜蜂杂志》1989,(2):15-16
新疆黑蜂具有采集力强的特点,抓好流蜜期的技术管理,是把蜂群尽快养成强群,投入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将新疆黑蜂流蜜期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采集蜂伊犁地区繁殖期100天左右,一个流蜜期40~45天,此时必须做好蜂群的繁殖工作。(一)采用双箱体饲养,依靠本群的力量,培养采集蜂。一般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离主要流蜜期40天左右的六月上中旬,箱内达6~8张子脾,有8框以上的蜂势时,将封盖子脾3~4张,提入继箱内,两侧放入蜜粉脾。虫卵脾放在巢箱里,再加一二张产卵空脾供蜂王产卵。巢箱和继箱空间放入保温物,防止“倒春寒”冻伤幼虫。当继箱和巢箱满箱时,再加第二继箱,巢箱上加隔王板,卵虫脾留在巢箱内,蜂王限制在  相似文献   

4.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5.
在流蜜期子脾的数量与布置,对蜂群的产蜜量有直接的影响。去年来我处采葵花蜜的左大出和秦小川两位同志就是一个实例: 秦小川同志20个双王群,每群平均12脾蜂。葵花流蜜时,每个双王群的巢箱里8张子脾,继箱里2张子脾4张空脾。8月下旬葵花尚未结束荞麦又开始流蜜时,他又调进巢箱2张空脾供蜂王产卵,隔王板上面的继箱里4~6个空脾,蜜源结束时每群产商品蜜40市斤。左大山是20个单王群,平均10脾蜂。从准备采蜜时,他就将蜂王控制在5张子脾的  相似文献   

6.
周道义 《蜜蜂杂志》2015,35(5):13-16
<正>1论流蜜期巢箱6张脾高产我学养蜂时饲养双王群巢箱放8张脾,无论在油菜花期还是荆条流蜜期,总喜欢满巢箱8张子脾毫无间隙,结果是摇蜜总赶不上巢箱控制在6张子脾保留空间的产量高。通过学习蜂业杂志上报道的高产典型,逐步认识到养蜂要注重策略,科学养蜂提高养蜂效益才是养强群的根本所在。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与蜂友们共同讨论。1.1盛花期繁蜂少取蜜,流蜜抓子一场空目前蜂场采用"十框标准箱"的较多,也有蜂场采用内围宽度为40.5 cm型的蜂箱,饲养双王箱强群4 kg(16框)蜂量,在1个繁殖周期(21 d)双王箱内拥  相似文献   

7.
去年分蜂季节 ,一位姓芮的蜂友 ,7箱蜂曾经出现工蜂产卵 ,束手无策。于是 ,我就把我处理工蜂产卵的方法介绍给他 :1.继箱处理法既然是工蜂产卵 ,肯定是巢箱无王。可先把继箱内的巢脾全部撤出 ,让大部分工蜂降到巢箱 ,傍晚从它群提出带王的虫卵脾1张 ,放在继箱的一侧 ,另一侧放1张糖 (蜜 )脾 ,或饲喂器 ,立即喂糖 (蜜 )。第2天早晨 ,把糖 (蜜 )脾放到继箱产卵脾隔板的外侧 ,下午提到内侧以后逐步抽出巢箱的工蜂产卵脾。根据蜂王产卵情况 ,继箱逐步加脾。2.巢脾处理法如果是6~8框的群势出现工蜂产卵 ,可在下午2~3点钟的时间 ,撤…  相似文献   

8.
张富学 《中国蜂业》2002,53(5):13-13
泰沂山区定地饲养的蜂场 ,必须在 8月 3 1日前停止产浆 ,换上新秋王。新秋王产卵积极、卵圈大、停产时间晚。仲秋至深秋 ,外界白昼温差大 ,一定要让新王集中产卵 ,减少巢箱的巢脾数量。将巢箱的蜜粉脾和部分封盖子脾提至继箱 ,巢箱内留 2张上角有蜜的空脾 ,加隔王板。继箱内一定要有充足的蜜粉脾 ,3~ 5天后将 1张产满卵的子脾与继箱内的空脾对换 ,迫使蜂王在一张脾上集中产卵 ,这样子脾整齐 ,卵圈到边 ,轮换几次完全能达到产够强群越冬的群势。到 9月下旬 ,外界没有零星蜜粉源 ,蜂王产卵明显下降 ,将蜂王关入王笼放在继箱内 ,等巢箱和继箱…  相似文献   

9.
一、越冬蜂巢的布置 1.蜂脾关系: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如4~4.5框蜂放4张脾,切忌蜂脾相差悬殊;室外越冬蜂群也要蜂多于脾,如4.5~5框蜂放4张脾。越冬蜂巢的蜂路为12毫米左右。 2.巢脾的排列:蜂量不足4框蜂的蜂群,最好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把半蜜脾放在闸板的两侧,整蜜脾放在半蜜脾的外侧;拥有5~6框蜂的蜂群,可以单群平箱越冬,布置蜂巢时,中间放半蜜脾,两侧放整蜜脾;蜂量在7框蜂以上的蜂群,应加继箱越冬,两个蜂箱各放8~9张巢脾,布置蜂巢时把饲料的80%放在继箱内,同样把整蜜脾放  相似文献   

10.
李永亮 《中国蜂业》2013,(11):19-19
笔者多年观察,饲养双王群比单王群,工蜂密集,采集力强,卵虫脾整齐,能保持强大群势。到立秋蜂群经历了夏季的炎热,双王群加继箱必然能保持强大群势。继箱不仅能通风散热,疏散工蜂,管理也十分方便。尤其是用十六框箱饲养意蜂,采用分区管理,每区放7张脾,各放1只蜂王。处暑前每区满6框子,由于玉米粉充足,每区至少有1框粉蜜脾。继箱放6~7张巢脾,其中2张粉蜜脾,其余为封盖子脾。巢箱与继箱之间放隔王板,隔王板的中间梁正对巢箱中间隔堵板。继箱两边各放1块15cm宽的厚木板。20框左右的蜂群在管理上比十框加继箱、双王管理的蜂群省工省力,群势也强大,在处暑时很难去掉继箱。  相似文献   

11.
<正>几十年来我使用的是西标箱及其巢框活框饲养中蜂,使用2种特殊巢脾来增殖、扩大群势,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介绍如下:越冬时在蜂巢中间放一空框,两边为蜜脾,形成中空。春季群势满4脾蜂时,将带蜂巢脾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空继箱内中间,两边不加任何隔板,放好后速将此继箱叠放到原来的巢箱上,巢继箱之间不要隔王板,下面巢箱是空的。这样可有效克服中蜂怕热的习性。当蜂群在巢脾以外地方做小赘脾时,要将多余不  相似文献   

12.
用"分区管理法"取成熟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年来我试用蜂群“分区管理法” ,分批取成熟蜜获得成功。枣花流蜜期双分区采蜜群的巢箱小区放 2张卵虫脾 ,巢箱大区放 4张封盖子脾 ;继箱小区放 2张卵虫脾 (流蜜期暂停调脾 ) ,继箱大区撤出饲喂器 ,放 6张待贮蜜的空脾。利用采集蜂的向上性和向王性 ,在无隔王板阻挡 (双分区管理群不加平面隔王板)的情况下 ,大肚子的采蜜蜂很自由地爬上继箱 ,先装靠近继箱小区的空脾 ,然后依次向外。待6张空脾装满蜜后 ,不急于一次取蜜 ,可在早晨蜜蜂尚未出巢前 ,提取靠近继箱小区即将封盖的 2张大蜜脾 ,其余 4张蜜脾依次前移 ,空位再补上 2张空脾 ,待后补…  相似文献   

13.
王锡九 《蜜蜂杂志》2005,25(5):27-27
进入夏季后,在离主要蜜源前1个月,将蜂群分为主、副两部分。从副群提2张大蛹脾给主群,再给副群加1张空脾,4天后再提到主群,再给副群加1张空脾,8天后提给主群,这时给副群一次加2张空脾进行繁殖。这时的主群得到4张子脾的补助,20天后成了特强群,继箱已经没有子脾了。蜜源开始时,再把主群的所有子脾,全部提到副群。这时给主群巢箱1张大蜜脾、4张巢础,继箱给2张半满蜜脾,下浆框,当晚喂一次,第二天早晨检查一下巢础是否有变形情况,修整后顺便调一下面。视情况给继箱及时加脾取蜜,但加脾不宜多,太多会影响产浆,可以采取换脾取蜜法。具体做法是:当2…  相似文献   

14.
刘树峰 《中国蜂业》2003,54(4):32-32
把工蜂产卵群加上继箱 ,巢、继箱之间加上纱盖 ,继箱开后巢门。之后从蜂场提一群有 4~ 5框蜂的新王群放在继箱内。此后每隔 3~ 4天从继箱新王群提 1张产满卵的巢脾 (不带蜂 )到巢箱 ,换出 1张有工蜂卵的巢脾 ,同时在继箱补入 1张产卵空脾。如此换脾 ,直到将工蜂产卵群原有卵虫都换出后 ,即可抽出纱盖 ,换上隔王板 ,关闭后巢门 ,工蜂产卵即可停止。工蜂产卵群中提出的卵虫脾放入冰箱内冻死卵虫蛹后 ,还可加在正常蜂群中利用。工蜂产卵群处理的又一方法!河北平山县胡镇转嘴村,050403@刘树峰  相似文献   

15.
我开始养蜂时使的是卧式箱 ,后来又用了几套标准箱 ,在摇蜜抖蜂时总觉得卧式箱的蜜脾要比标准箱的沉些。第 2年我做了一个试验 ,取框数相同、群势相当、管理方法一致的两群蜂同时清箱后摇蜜称重 ,结果卧式箱比标准箱的多摇 1 8kg蜜。摇完蜜后立即互换蜂箱。换箱后头一次摇蜜卧式箱多出 1 6kg蜜 ,第二次又超 2 8kg蜜。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标准箱的继箱是后加上的 ,蜂子也是从巢箱提上去的。继箱上虽开有巢门 ,但蜜蜂出于习惯不一定都走近道 ,有不少采集蜂从巢门进出 ,通过拥挤的巢箱 ,还要通过隔王板 ,必然费时费力。这就减少…  相似文献   

16.
在5月蜂群满箱要加继箱的时候,用下面的方法。提到继箱里3框代蜂子脾,1框蜜脾,蜂王也提到继箱上,再补加1个空巢脾,两侧空隙加保温物。巢箱里剩6框蜂,空隙也加上保温物。继箱和巢箱之间加一块铁纱分隔板,分隔板的长度比箱身长出2、3市寸,作为蜜蜂的落足板。继箱前下边锯一个巢门,巢门的两边放2根木条当门闩。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长江以南,蜂群度夏是个"坎",弄不好蜂群发展受影响。图1是6月6日15:00,我在自己的蜂场拍摄的图片。天气背景是雨后初晴,当日气温19~33℃;箱内群势是中蜂"意标"4脾蜂,继箱置框;巢箱留空,以便通风。1箱内闷热一般来说,"意标"养3~5脾蜂空间是足够的。由于我以往养过意蜂,空闲的继箱便充分利用起来。我做过"脾摆巢箱,继箱留空"和"脾摆继箱,巢箱留空"2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一旦蜂群发生分蜂,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当蜂群出现分蜂征兆时,就要及时处理。1.巢继箱间加隔王板将巢箱内全部新老蛹脾提到继箱,让蜂王在巢箱产卵,保证蜜粉充足。继箱由新、老蛹脾组成,保证饲料充足,继箱也开巢门。巢箱与继箱之间加隔王板,巢箱内只有卵和小幼虫脾,加空脾;继箱可以留一个或两  相似文献   

19.
运用GN式蜂箱过箱的蜂友,一般要经历:过箱后蜂群在巢箱内恢复、发展,条件成熟时添加继箱。即所谓的“巢箱繁蜂、继箱取蜜”。对于过箱时蜂群已较强,群势已达到中等偏强及以上;即将进入流蜜期或已处于流蜜期的蜂群;手中无现成的GN式贮蜜脾、无优质空巢脾贮备的蜂...  相似文献   

20.
一、巢内蜜蜂分布合理1、蜜蜂有向蜂巢上方存蜜和向下、向边脾存粉的习性,用实用多功能蜂箱养蜂,酿蜜蜂和采集蜂存留在继箱(更适合三箱体)。小幼蜂和饲喂蜂存留在巢箱(蜂王、子脾限制在巢箱,蜜蜂有向王、护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