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鳖在市场上价格达到160~400元/kg,而养鳖稻田不能施放化肥和喷洒农药,其稻谷为有机稻谷,产出的是优质的有机粮。稻鳖共生一方面能为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即生活环境,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水产养殖区在稻田中示范养鳖,一般每亩收入超过1万元。1养鳖稻田的条件与准备养鳖稻田应选择运输方便、地势较平坦、水源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方法饲养中华鳖,一般要经3年左右方能养成商品鳖。采用控温法饲养中华鳖,给中华鳖提供适宜的水温,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商品鳖,每只体重达500克左右,可获纯利70~8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于下:1.控温饲养中华鳖原理: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鳖的冬眠和提早结束冬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期的目的。通常在8月上中旬投放推鳖,9月中旬水温低于27℃时开始控温饲养,鳖他顶部加盖双层薄膜,保持水温为25℃~30℃。10月以后地内水温不低于22℃。待12月外…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鳖是一项高效益养殖项目。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养鳖很有开发价值。为此特提供庭院快速高效养鳖方法供参考。该方法是根据湖南省水产所3年的试验成果,并综合洞庭湖沿岸群众养鳖的先进经验而成。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在每年5月至11月的几个月内,可将50~100克的幼鳖育成400克以上的商品鳖,100平方米水面产鳖200公斤;总投入3万元左右,总收入5~5.5万元;除种菌外,其它各项成本投入比常规养殖要节省70%以上,具有占地少,投资省,时间短,效益高等特点,很适合一家一户小型养殖。  相似文献   

4.
利用稻田生态养龟是目前养龟业发展的方向。一般稻田养龟可采取半生态养殖方式:即龟种用温室培养到150~200克,放入稻田养殖,经过5~6个月的生长,龟体可达500克以上,达到商品化要求,0.067公顷(亩)水田增值2~3万元。现将利用稻田半生态养龟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有条件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庆丰村村民徐建明在本村生态精养南美白对虾,多年来积极探索养殖经验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669m^2池塘可产成品虾3850kg,规格可达70尾/kg,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kg,平均售价28元/kg,实现总收入10.78万元,扣除总成本4.1万元,纯收入6.68万元,每667m^2平均净收入0.95万元。现将其精养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创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和投喂天然饵料,青鱼、鳖经过两年养成,保持了原有的野生风味。试验面积1.2hm^2,青鱼单产16416.67kg/hm^2,鳖单产1255.5kg/hm^2,总收入62.34万元,总投入32.186万元,利润30.154万元,投入产出比1:1.94。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常见的鳖病病原、病症,对PCR、核酸杂交及ELISA等快速诊断技术进行分析,寻找适合中华鳖病原的早期预警方法,进而探讨优良的中华鳖养殖管理模式及鳖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应用于生产,促进养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光泽县中华鳖养殖水面已发展到460亩,今年可产商品鳖80吨,产鳖苗60万只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养鳖基地。 光泽县提出以特色引资、以技术保险的养鳖业开发策略,引起国内外投资者的浓厚  相似文献   

9.
开展为期9个月的温室养殖试验,对比研究全熟化颗粒饲料和粉状料在中华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发现:虽然两种饲料处理组养成的中华鳖平均个体增重和摄食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饲喂全熟化颗粒饲料的中华鳖存活率和每池塘总产量显著高于粉状饲料组,饲料系数和饲料成本则显著低于粉状饲料组。综合比较养殖效益,用全熟化颗粒饲料养殖,平均盈利4.20元/kg中华鳖明显高于粉料组的1.12元/kg中华鳖。试验结果表明,全熟化颗粒饲料可以有效提高中华鳖养殖效益,促进中华鳖产业向节能减排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虾鳖混养,是在水源和环境达到无公害化要求的常规养虾池塘中,在养虾的基础上套养鳖种养成商品鳖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一、池塘改造 虾鳖混养的池塘面积以0.3公顷左右为宜。这样不但易管理也好捕捞。池深1.2~1.5米,水深1米左右。池塘坡比1:3~1:4。为防鳖逃逸,埂上可用铁皮或水泥瓦设防逃墙。防逃墙埋入地下20厘米,地上高30厘米,池边座北朝南处设几块水泥瓦为饲料台。饲料台顺池边一半干水中,一半在水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饲养试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抗菌肽0(对照组)、400 mg/kg饲料配制成2种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质量为(58.394±6.525)g的日本品系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60 d,以探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温室养殖中华鳖幼鳖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肽组和对照组的幼鳖成活率分别为99.52%和99.20%;饲料系数分别为1.20和1.29,饲料系数降低了6.9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抗菌肽组和对照组的幼鳖个体平均体质量增加分别为49.49 g和42.69 g,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抗菌肽组和对照组的中华鳖幼鳖增重率分别为92.87%和67.63%,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400 mg/kg抗菌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温室养殖中华鳖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2.
加温养殖,是在12~15个月内把鳖养成商品(0.7~0.8公斤)的速成养殖。一般人工养成商品鳖需要4~5年时间,主要障碍是每年6个月的“冬眠期”。而加温养殖,可克服鳖的冬眠习性,做到全年高速生长。据中华鳖集中产地和集散地──湖南省汉寿县所属的珍稀动植物研究所试验表明:当年出壳稚鳖,一年可长至0.75~1公斤。据报道,日本全国采用加温养鳖法产量已达250~300吨,除了少数专业户外,没有再用自然养殖法的了。加温养殖法虽然加热费用大,但养殖周期缩短3/4以上,加快了资金周转,尤其对冬季低温地区是值得…  相似文献   

13.
养龟潜力大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以养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600元),前后经过15~16年稳步的上  相似文献   

14.
庭院养殖黄沙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州市沙田镇道西村庭院养殖黄沙鳖始于1997年,当时由村民黄佩忠从八步镇引入鳖种苗,围成简陋池塘饲养,按照种苗供应方饲喂要求,以福寿螺、小鱼为饲料。第二年年底,0.2亩池塘有30只0.7~0.8千克的鳖出售,时价为150元/千克,收入4000多元,成本低,费时少,管理方便,从此他就瞄准了养鳖这个项目进行自繁自养。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养殖技术与防病深圳康达尔(集团)饲料公司顾问尹光国博士一、亲鳖管理及鳖苗生产技术亲鳖是养殖业者重要财产,加强亲鳖管理,提高鳖苗生产技术,是致富的最佳途径。选择亲鳖要挑选体型完美,色泽光艳,肌体健康,成长快速,体重约800克以上的为最好。亲鳖池面...  相似文献   

16.
1养鳖历程和现状膨胀期:1995~1996年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快速膨胀期的巅峰,种鳖达到1360元/千克、稚鳖36元/只、商品鳖500元/千克。巨额利润驱使各地区、各行业都先后发展养鳖业。稳定期:1996年6月是高峰期的拐点,下半年鳖价快速回落。经历了由外行到内行,疯狂到理智的过程,交纳了足够“学费”之后,1997年养殖规模和产量的增幅达到稳定,稚鳖价回落至5元/只,商品鳖80~100元/千克。这一时期随着养殖技术和单产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下降至60~80元/千克,生产进入了微利的稳定期。养殖形式也从耗资大的封闭式加温室转为投资省的采光塑料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养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价格的日趋回稳,养鳖企业对健康养殖和科学管理已越来越重视,所以如何做好技术求效,努力提高养殖成活率、优质率、成品率,是目前养殖企业最关心的话题。为此,介绍一下如何进行科学投饵和降低饲料成本。1.水上栅板条状投喂法这是一种把...  相似文献   

18.
鳖又称甲鱼、团鱼。我国主要有中华鳖和山瑞鳖,人工养殖的鳖主要是中华鳖。  相似文献   

19.
周贵谭 《广东饲料》2002,11(6):36-37
鳖鱼混养是指精养中华鳖池塘中套养服务性鱼类的养殖模式,是实行中华鳖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它的优点和好处是:①可以充分利用水体,增加池塘的单位放养量,从而提高鳖鱼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鳖是水陆两栖爬得动物,靠肺呼吸,不存在与鱼争氧,增加水体负债。②发挥鱼鳖之间的互利关系,增加池水溶解氧,优化水体生活环境。鳖在水中不断活动,经常浮出水面进行呼吸,这样来回往返活动,可使表层水与底层水得到交换,防止浮游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氧逸出,又可弥补深层水的“氧债”,且有利于淤肥中营养盐的释放,有利浮游…  相似文献   

20.
几乎在短短一二年间,曾经被视为佳肴珍馐的中华鳖居然身价大跌,一下子沦入与大鱼大肉为伍的境地。各地养鳖人不由担忧:养鳖业出路到底在哪里?“养鳖热”失控量增价跌长期以来,由于中华鳖的驯养和人工孵化技术不过关,野生鳖的资源稀少,鳖价一直居高不下。90年代初,杭州市的科技工作者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工厂化育鳖技术,并实现了中华鳖的人工繁育。随后,工厂化养鳖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开,华夏大地的“养鳖热”一浪高过一浪。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人工养鳖数量为700多万吨;而到1995年竟然增加了22倍,达到1-7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