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浙甜1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合作选育成功的杂交一代网纹甜瓜新品种,已通过宁波市科技成果鉴定。“浙甜1号”的特征特性“浙甜1号”生长势强,叶片大小中等;子蔓坐果,雌花节率高;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0.95左右;果实底色青,网纹清晰、细网纹、灰白色;平均单果重1.2~1.5Kg,果肉浅黄绿色、肉厚3.5~4.0cm,糖度15%左右,甜而不腻,口感好。中早熟,坐果后15d左右开始裂网纹,开花至采收45~50d,采收后5~10d为最佳食用期;适应性强,较抗枯萎病和白粉病;产量高,每667m2产量达1500Kg以上。是大棚的专用品种,适合搭架栽培,可…  相似文献   

2.
1特征特性甬甜1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一代网纹甜瓜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宁波市科技成果鉴定。该品种生长势强,根系发达,主蔓粗壮,叶柄粗长,叶片肥大;果个大,平均单果重1.6千克,果实圆球形,网纹底色为灰绿色,中密网纹清晰,芳香味浓,商品性好;果肉黄绿色,厚约3.7厘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47-347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9月24日在杭州召开第29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早籼稻嘉早324、浙鉴21(原名浙9521)、浙103、浙106、温220,糯玉米都市丽人(原名甜糯引1号)、澳玉糯3号,甜玉米浙凤甜2号、浙甜7号(原名浙甜2001.1),菜用大豆浙鲜豆1号(原名1827),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华浙油1号(原名H9926),  相似文献   

4.
1特征特性 甬甜1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一代网纹甜瓜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宁波市科技成果鉴定.该品种生长势强,根系发达,主蔓粗壮,叶柄粗长,叶片肥大;果个大,平均单果重1.6千克,果实圆球形,网纹底色为灰绿色,中密网纹清晰,芳香味浓,商品性好;果肉黄绿色,厚约3.7厘米,肉质松软,中心含糖量14%~16%,甜味柔和;适应性较广,耐低温能力较强,生育期120天,易坐瓜,易管理;耐高温,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7个特用玉米品种为材料,选用38对玉米SSR引物进行纯度检测。共筛选差异性引物23对,其中,umc1125y3,bnlg1520K1,phi233376y1,phi041y6等引物在多个品种中表现多态性。经SSR检测7个特用玉米品种超甜3号、超甜4号、浙甜6号、浙甜8号、浙糯玉1号、浙糯玉3号、浙糯玉4号的纯度分别为87.0%,96.8%,96.5%,98.9%,89.3%,95.8%和99.0%。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甜玉米浙凤甜2号春季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对其生育期、鲜穗产量、商品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凤甜2号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提前而依次延长,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全生育期;春季提早播种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采用地膜覆盖提早播种,可有效提高鲜穗商品性,主要表现为鲜穗秃尖明显缩短,籽粒排列更趋于紧密,单穗带苞及去苞鲜重增大。  相似文献   

7.
对9个甜玉米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宝甜、浙甜11、浙甜2088、美玉甜007、金玉甜2号、金银208适宜在丽水高山地区适度推广,浙甜10号、浙甜13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浙凤甜2号口感好,可以为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甜玉米浙甜6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单交种制种产量不高且发芽率低,不但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品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等。为了提高浙甜6号的推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进行了浙甜6号高效制种技术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整套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从而显著提高了甜玉米单交种浙甜6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鲜食玉米品种结构,筛选出优良品种,2019年、2020年对金银208、浙甜10号、金玉甜2号、浙糯玉16、钱江糯3号、浙凤糯3号6个鲜食玉米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口感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浙甜10号产量高、外观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浙糯玉16产量高、穗型匀称,钱江糯3号口感好、生育期短,这3个品种2年试验表现都比较稳定,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甬优1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粳稻品种(浙农品审字第215号)。适宜在浙江省中部稻区作单、双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甬优1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粳稻品种(浙农品审字第215号)。适宜在浙江省中部稻区作单、双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业科学》2009,(1):182-182
甬优1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粳稻品种(浙农品审字第215号)。适宜在浙江省中部稻区作单、双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12个新引进的甜玉米品种在江山市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和产量等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金珍甜1号、浙甜1301、浦甜1号等品种产量高、食口性好、抗病抗倒性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山市种植。  相似文献   

14.
鲜食玉米灌浆过程中籽粒玉米黄质含量的累积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授粉后15,18,21,24,27和40 d时籽粒玉米黄质含量,研究灌浆过程中玉米黄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籽粒玉米黄质含量的累积动态呈单峰分布,除浙凤甜2号在授粉后21 d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均在授粉后24 d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品种间籽粒玉米黄质含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中粤甜3号最高,为14809 mg·kg-1;金银糯最低,为5241 mg·kg-1;从大到小依次为粤甜3号>超甜4号>浙甜6号>华珍>浙凤甜2号>金银糯,与籽粒颜色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玉米黄质累积速率分别是浙凤甜2号授粉后18 d最快,粤甜3号是授粉后21 d最快,其他4个品种则在授粉后24 d最快。另外,结合试验结果,提出授粉后24 d左右是鲜食玉米的最佳采收期,此时获得玉米黄质含量最高又兼顾产量、商品性、口感,食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浙凤甜2号”甜玉米含糖量高,甜味纯正,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C和肌糖、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又易于被消化吸收,是一种老小皆宜的良好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为探明“浙凤甜2号”甜玉米在我区平原地区最佳的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2006年笔者特开展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阿鲁斯达琳”是宁波市农科院从日本引进的优质网纹甜瓜良种,主要特性:生长势强.根系发达.主蔓粗壮,叶柄粗长,叶片肥大.叶色深绿.光合作用强;商品性好,果实大.圆形.网纹底色为绿色,网纹粗密,芳香味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55~60天;耐贮运,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建德市生产上应用较普遍的鲜食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为对照(CK),采用DTOPSIS法对11个鲜食玉米种的11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DTOPSIS法Ci值结果,品种综合评价顺序为:浙甜218>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浙甜2088(CK)>浙甜214>浙甜815>浙甜817>Thps1>嵊科甜208,浙甜218、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这5个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优于对照。浙甜218因其产量突出,品质优良,生育期、株高适中,在综合评价中表现最好,可在建德等浙西北地区进行重点推广示范,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表现优于对照,可在浙西北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鲜食甜玉米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浙优9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粳型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比对照甬优1号和甬优3号增产均极显著,抗病性和米质与甬优1号相仿,生育期中等偏迟。该品种于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宁波市粳稻种植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浙优9号的选育对加速浙江省的晚粳品种更新,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建德市生产上应用较普遍的鲜食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为对照(CK),采用DTOPSIS法对11个鲜食玉米种的11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DTOPSIS法Ci值结果,品种综合评价顺序为:浙甜218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浙甜2088(CK)浙甜214浙甜815浙甜817Thps1嵊科甜208,浙甜218、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这5个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优于对照。浙甜218因其产量突出,品质优良,生育期、株高适中,在综合评价中表现最好,可在建德等浙西北地区进行重点推广示范,浙甜811、浙甜11、浙甜318、先甜90表现优于对照,可在浙西北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鲜食甜玉米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品种浙甜6号(超甜玉米)、浙糯玉6号(糯玉米)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关系,指导青秆适时收获用于牲畜饲料,用SigmaPlot 10.0软件对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关系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甜6号、浙糯玉6号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f=5.0297+0.6714x-0.0264x2+2.9640E-04x3、f=5.0077+0.5294x-0.0174x2+1.4830E-04x3,由此可知,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浙甜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平稳下滑"的变化趋势,浙糯玉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