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基于被引率统计的中文茶学论文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永兴 《茶叶科学》2007,27(2):172-178
搜集整理了最近20多年来中文茶科技文献的引文数据,统计分析了文献被引数据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被引用频次和篇均被引率,以及它们在各期刊、机构、作者间的分布特征。据此,还对我国茶科技文献及其相关机构、期刊和作者的学术水平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7~1995年《花生科技》9年共36期论文的引文进行了分类统计,初步揭示出我国花生专业科技人员在文献利用的数量、类型、语种、年代分布及半衰期、期刊自引和著者自引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花生科技》和《中国油料》可列为花生专业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3.
对1991-95年《热带作物学报》文后外文引文、中文引文的出版年龄进行统计,并比较二者的当年文献经用率,近期文献引用率及中值引文年龄等指标。结果表明,引用10年前发表的外文文献占总引外文量的60%,引用近5年发表的外文文献仅占总引外文量的约10%,且引用当年发表的外文文献基本上为0;中文文献在“十年浩劫”后得到急剧增长,近10年发表的中文科技文献便可满足总引中文量的70%以引用需求,一定程度上表明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对《茶叶科学》2003~2012年发文量、引文量、引用期刊、被引期刊、作者发文量、基金项目发文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2008年为双月刊后,引文量急剧上升;施引与被引期刊最多的刊物为《茶叶科学》;所载作者单位主要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金论文比最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5.
《茶叶科学》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桂义 《茶叶科学》1995,15(1):71-76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茶叶科学》1989—1993年5年中刊登的129篇中文论文所引用的1193篇参考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篇论文平均引文9.2篇,平均自引率21.3%;引文的文献类型以期刊为主,占总引文量的68.7%;英文是外文引文的主要语种,占总引文量的30.1%,占外文引文量的75.9%;有80.0%的引文是在近15年之内发表的。根据被引频次的多少,确定了茶叶科学研究领域46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
以SCI-Expanded(SCI-E)数据库为基础,对1994~2012年世界油棕被SCI-E收录论文的出版年、被引用情况、国家/地区、文献类型、语种、发文机构、基金资助机构和学科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13年7月8日,1994~2012年SCI-E收录油棕相关文献记录6 851篇,被引频次总计80 161。自2007年文献收录和被引频次均呈快速上升趋势;所收录文献中,以马来西亚发文量最多,占总记录30.93%;学术研究型文献占91.55%;英语语种占96.23%;文献基金资助率为30.27  相似文献   

7.
简讯     
《茶叶科学》1995年第1期,刊载了郭桂义“《茶叶科学》引文分析”一文。这篇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我国唯一的学报类茶叶期刊《茶叶科学》,近5年(1989-1993年)发表的中文论文129篇,引文1193篇进行引文分析。从被引中文期刊分析来看,《茶叶科学》5年中引用中文期刊108种,引文450篇,平均每种期利被引用4、17次。作者把引文4次以上的ZI种中文期刊,作为中文期刊中茶叶科学的核心期刊。《茶叶科学》被引频次最高。证明它是国内茶叶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权威性学术期刊。《茶叶通讯》、《茶叶》、《福建茶叶》、《茶业通报》等…  相似文献   

8.
以5种热作科技期刊为统计样本源,就其所发表的文献引文特征,引文量和引文语种、类型、年代等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我国热作科技文献引文的现状与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引文分析法.对《茶叶科学》1989~1993年共5年中刊登的中文论文引用的中文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被引次数的多少,首次对我国目前常用的中文茶学核心期刊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茶叶》、《茶叶科学》、《茶叶》、《茶叶通讯》、《福建茶叶》、《茶业通报》等6种期刊是我国常用的中文茶学期刊。  相似文献   

10.
以5种热作科技期刊为样本源,统计其发表的文献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从文献计量不角度分别对文章和著者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我国热作科技文献的产出现状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统计结果,1980—1990年《热带作物学报》平均每篇文献的引文量为7.27篇。引文中,期刊文献为52.58%,外文文献为51.96%,英文占外文的95.81%;《热带作物学报》等被引用10次以上的书刊种类数为被引用文献种类数的2.65%,被引次数为总引文量的3.078%;引文发表时间的跨度达87年,1975—1985年间发表的约为57.40%,历年有近2~6年内发表的文献的年被引用量,大于其它年发表的年被引用量的趋势;引文主要为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两大类。这对研究热带作物科技情报流向,提供情报服务,不失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云南热作科技》2012,(2):46-46
《热带农业科技》是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的省级专业技术期刊,主要刊载以热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科技论文和快讯,自1977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加强行业学术交流,繁荣热作科技,促进热带作物生产发展,深得热区读者、作者的支持和同行的关注。本刊现设立如下栏目:天然橡胶、热带果蔬、香料与饮料作物、药用与功能植物、  相似文献   

13.
《茶叶科学》在全国农林渔牧学科类期刊评价中排序第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期刊引证报告》 (JCR)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继编辑出版《科学引文索引》 (SCI)之后 ,又出版的另一种新型的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的重要工具。利用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 ,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 ,引用频率等情况。自问世来 ,一直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按照JCR的模式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CCR)。 (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的扩刊版是以 1998年2 6 4 8种中国科技期刊的引文数据为依据 ,用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基…  相似文献   

14.
利用Web of Science平台,统计2000~2014年作者单位署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的被SCI网络扩展版(SCI-E)收录论文情况,通过分析被收录论文的数量、文献类型、期刊分布、影响因子、学科类别、基金资助情况、被引频次、篇均被引用次数、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次数等,明确了热科院2000~2014年SCI论文收录情况,为热科院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提供一个量化的客观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期刊中标引关键词已很普遍,这对提高科技论文的被引用率,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何正确标引关键词,各科技期刊制定的标准不一样.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2 0 0 1年 1月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扩刊版 )上公布的数据表明 ,《玉米科学》杂志自 1 992年创刊以来所发表的论文中 ,被1 9 99年全国 2 80 4种自然科学学术类和技术类刊物 (约占当年这两类刊物的90 % )共引用了 1 85次 ,在 2 80 4种期刊中名列第 5 81位 ,而在当年的 339种“农学”类专业期刊中位居第 60名。一种刊物的总被引频次能够说明该刊被科技工作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技和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值越大 ,表明该刊能频繁地被其他刊物和科技人员所引用 ,从而也表明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米科学》2011-2022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涉及学科和领域进行全面分析,科学梳理Top5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特点、作者群分析以及引用情况,揭示不同时期玉米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以及读者普遍关注的主题,为《玉米科学》选题制定、稿件遴选、核心作者人才培养、提高办刊质量等提供思路。利用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遴选出《玉米科学》的高被引论文,统计Top50论文的研究方向、被引频次、刊发年限情况等。分析发现,Top50论文主要分布在玉米生长发育研究、玉米品种选育研究、玉米产量影响因素研究、玉米种植管理研究、玉米生物技术研究5个领域。高被引论文大多集中在与期刊发展密切相关、可操作性较强的领域,与当时玉米科研的主题相关,也与作者知名度、刊发期刊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1998年10月23日,国家科技部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召开了1997年度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结果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1997年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各类排行表,以及统计源期刊的各项计量指标。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在统计源1214种中国科技期刊中,接影响因子排名,《中国水稻科学》居第49位(影响因子为0.426),按学科排序,列农学类期刊第3位。影响因子是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与所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常作为指标之一评价科技期刊在科学活动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我国期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与数字化,提高作者所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影响力,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和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作者无需另外支付网络编审费。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由本刊编辑部一次性给付作者。如有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所有刊载文献以各种形式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于本刊。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我国期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与数字化,提高作者所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影响力,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和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作者无需另外支付网络编审费。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由本刊编辑部一次性给付作者。如有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所有刊载文献以各种形式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于本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