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2.
柘溪小库座落在安化县境内,正常水位水面10万亩。近几年来,地、县级各水产业务部门进行了多次考察与论证;柘溪水库发展网箱养鱼条件优越。为解决网箱养商品鱼的鱼种来源,增强鱼种对网箱的适应性,提高网箱养成鱼的成活率.安化县水产工作站在柘溪水库开展了网箱育种推广试验,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鱼种池不足及饲料、有机肥不足的矛盾,从1983年起,我县鱼种场利用鸳鸯沟水库施化肥培育鱼种,当年(30亩)获鱼种5,024斤,亩产167斤,化肥系数2.06,纯利2,455元,1984年(45亩)获鱼种10,478斤,亩产233斤,纯利润8,961元,化肥系数为1.22,取得了显著的戍效。该库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面66亩。1984年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大规格鱼种供不应求的问题,今年我们鱼种场进行了在成鱼池中套养夏花鱼种(1.1-1.2寸)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我县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鱼种越冬一直受着越冬期长、冰层厚、底质渗漏、补水难等不利因素的困扰,鱼种室外越冬成活率一直很低,严重阻碍着商品鱼的生产。为了摸索北方严寒地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技术,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1998年开始在县鱼种场和城郊专业养鱼户中开展室内鱼种越冬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活率达到90-98%,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情报》1976,(7):40-41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成活率和单产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较普遍地存在鱼种池水面不足,而且池小、水浅,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在鱼种培育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肥料及商品饲料,生产成本较大。为此,我场在水库中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了试验,对鱼种生长速度、放养密度、成活率和网箱养鱼的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似海鱼种场是肇东市唯一的一家国营鱼种场。现有职工17人,固定资产原值9.2万元,各种机械设备16台(件),养鱼水面2608亩.其中鱼种池358亩,大水面2250亩。  相似文献   

8.
阳朔县鱼种场有8个职工、52.7亩鱼种塘。多年来,他们坚持抓好大规格鱼种的生产,自1972年起,共生产了草、.鲢、鳙鱼3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257.8万尾(包括73、74年过冬前出塘的22万尾),其中草鱼种45.52万尾(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2005年在临溪鱼种场进行了克氏螯虾与夏花鱼种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规格鱼种是保证大中小型水面养鱼高稳产的物质基础,但缺口很大,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库区的鱼种他很少,自有鱼种很难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探索出小型水库套养夏花的途径,我们于1991年和1992年两年在马鞍溪水库进行了试验,并收到较理想的结果。一、材料与方法(-)水库的自然条件。马鞍溪水库是58年修建,61年蓄水的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水库面积180亩,养殖面积137亩,平均水深1.6米,库区周围为黄土小山丘,植被很少,水库中野杂鱼类较少,库区有一养猪场,该库实行渔一牧一草综合生态养殖模式。(二)…  相似文献   

11.
札蒙自治县哈拉海鱼种场是个家庭办鱼种场.建于1981年。由于经营形式和分配方式的落后,自1982年投产以来到1984年,鱼种质量差,每公斤鱼种89尾,重量只有11克,单产也较低,亩产才40公斤。1985年哈拉锁将渔场承也给个人经营,办家庭鱼种场。  相似文献   

12.
我市发展稻田养鱼已有6年的历史.在连续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鱼种放养是稻田养鱼的重要环节,鱼种放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决定蓍稻田养鱼的成败。因此,解决好稻田鱼种的供应问题致关重要。那么如何解决稻田供种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由乡(镇)村鱼种场自己解决,二是统一购鱼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池塘育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规格偏小,直接影响成鱼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放养面积的扩大。为了探讨在沿海平原地区利用冬闲田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可能性。1983年冬,我所在晋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岸兜鱼种场的协作下,利用该场三块冬闲田地,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83,(1):52-53
岩门溪属中型水库,库容1800万立方,能养鱼水面1000亩。库长15华里,集雨面积70.2平方公里。饲、肥条件是比较好的。多年来,由于鱼种没有根本解决,每年入库鱼种基数只达需要数的15%,而且都是2寸左右的夏花,成活率很低,影响了水面的充分利用。今年从开展网箱培育鱼种以来,  相似文献   

15.
当前,阻碍池塘成鱼产量迅速提高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农村买鱼种难、规格小、质量差,自育又缺少鱼种池。因此,我们于1982年进行了成鱼池塘网箱套养鱼种的试验。1983年又在沈阳市于洪区鱼种场、造化公社鱼种场进行扩大试验,取得了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书华 《淡水渔业》1994,24(2):18-19
应用系列饵料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陈书华(河北省任丘市鱼种场)我们于1993年在本场及五个场(点)38口256亩池塘进行了试验。经过90多天饲养,获草、鲢、鳙鱼种16.02万千克,平均亩产625.8千克,千克鱼种成本3.15元,亩获纯利1543元。一、材...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探索北方地区培育大规格鱼种高产的技术,我们在样田鱼种场连续3年搞鱼种高产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以前,由于池塘浅,放养密度大,使鱼种的规格小,产量长期停滞在单产 2250kg/hm~2左右。从1993年开始对鱼种池进行了深挖改造,采取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使鱼种产量逐年增加,1993年1.87hm~2的鱼种池出鱼种8918kg,单产为  相似文献   

18.
李小军 《科学养鱼》2000,(10):1-1,30
作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鱼种场是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良种、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的生产基地。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为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渔业生产结构由自然增殖向增养殖并举的转变过程中,鱼种场推行了新技术,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水产技术人才,并为今后水产发展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渔业要发展,实现新飞跃,苗种生产至关重要,没有优质苗种就谈不上发展优质高效渔业,而国有鱼种场在苗种繁育、提纯、优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渔业生产体制改革中,由计划…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1979,(2):25-27
为了改变“一年苗、二年种、三年成鱼”的饲养制度,过度到“一年种、二年成鱼”,快速培育大规格鱼种,及时提供轮捕轮放鱼种,加速水面利用和周转率,夺取鱼种、成鱼高产,今年,我场在育种队115亩鱼种池中培育出五寸以上鱼种6357820尾,69943斤,亩产603斤,净产568.3斤。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肇东市大似海鱼种场.是1973年建场的以生产鱼种为主的国营企业。现有正式职工17名,合同工、临时工28名,经营养鱼水面2608亩,其中鱼种池358亩,自然养殖水面2250亩;有流动资金1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7万元,各种机械设备16台(件)。鱼种场自1973年建场以来,由于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自身的经营管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