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振英  杜懋国 《大豆科学》1994,13(4):357-364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采用带作少耕栽培,使垄体增大,耕翻次数减少,土壤保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21.1%,带作穴播由于垄间距离增加,边际效应明显,株,行间相对风速分别增加36-89%和66-156%,冠层内CO2浓度提高10.1-40.0%,光合强度增加38.6%,光能利用率提高13.7%,耕层土壤温度提高0.1-0.6℃。半干旱地区大豆带作少耕栽培落花率减少年4.7%,落英率减少6.5%  相似文献   

2.
浅谈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黑龙江省五大类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大豆垄三栽培模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大豆覆膜栽培模式、大豆垄系栽培高产配套模式和常规大豆栽培模式.分析各类栽培模式特点及技术增产关键,对提高大豆单产、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推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西南部大豆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杜懋国,邱振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嫩江农科所)黑龙江省西南部半干旱地区的15个市县是我省不适宜大豆栽培区,但栽培面积却不断扩大,1989年371.5万亩,占全省市县区大豆面积的15.2%,而单产比全省平均低22.1...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部分物理特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免耕和少耕对松嫩平原地区农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紧实性等物理特性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大豆播种期,免耕处理(NT)土壤含水量高于少耕(RT)和传统耕作(CT)。在大豆生长前期,免耕条件下的土壤平均温度低于传统耕作和少耕,传统耕作和少耕接近,免耕模式的土壤温度日较差低于少耕和传统耕作。5~20 cm深度内,免耕条件下的土壤容重高于传统耕作,在10~20 cm深度内,免耕和少耕接近。不同模式间的土壤机械阻力表现出差异,在0~20 cm深度内,免耕高于少耕和传统耕作。不同耕作模式间的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短期保护性耕作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应用少免耕模式,能够减少春季播种期间土壤水分损失和沙尘暴侵袭造成的危害,同时对大豆产量并没有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豆宽台栽培生产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宽台栽培生产示范总结黑龙江省854农场李志强,车风占,刘彦德大豆宽台栽培是继“三垄栽培”之后的,一种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模式,主要是采取三行一平台一沟的栽培模式、从而改善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环境,协调土壤水、肥、气、热条件,使大豆获得高产,我场自198...  相似文献   

6.
高抗大豆灰斑病品种合丰29号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郭泰,张荣昌,齐宁,刘忠堂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产和销售价格。而防治大豆灰斑病的根本措施是育成和推广抗病品种。合丰2...  相似文献   

7.
大豆三垄栽培缩垄增行增产技术韩远征,李秋,王家三(黑龙江省8510农场)1991—1993年我们在全场进行了大豆三垄栽培缩垄增行的大豆对比试验和生产推广应用,累计应用58400亩,比三垄栽培增产22.8%,增产大豆1664.4吨,总增收222.2万元...  相似文献   

8.
旱作农业 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大豆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规大豆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黑龙江省大豆栽培在各生育阶段,不同程度的受到水分不足的胁迫,由此造成产量不高、不稳。除气候的因素外,在大豆的耕作栽培上,尚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1、垄作栽培是传统的常规技术。近年来,多数农户仅以小四轮拖拉机代替畜力作业...  相似文献   

9.
合丰33号大豆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泰  齐要 《大豆科技》1994,(6):20-20
合丰33号大豆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郭泰,齐宁,张荣昌,商柏廷(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合丰33号品种,是抗灰斑病兼抗病毒病的品种。大豆灰斑病、病毒病是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生产上的两大主要病害,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大豆灰斑病在大豆叶、茎、荚、子实...  相似文献   

10.
《大豆科技》1997,(4):10-11
大豆宽台高产栽培及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大豆宽台栽培课题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154007)一、概述黑龙江省大多数土壤成土母质粘重,耕作层以下的土壤通透性差,蓄水库容浅,降水稍多即涝,短期无雨即旱,为减轻旱涝影响和进一步开发自然生产潜力,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关于塔式栽培提高间作大豆产量的探讨黑龙江省依兰县农业局,154800李兴民孔令发冯作田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154007祝宝林张英武宋继红我国当前大豆栽培,除国营农场和黑龙江省北部、东部大豆主产区大面积清种外,各地均以间作为主。在东北又多以与玉米间作为...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扩大示范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扩大示范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建议何志鸿(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刘忠堂(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占峰(东北农业大学)王国春(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美国俄亥俄州大豆专家RL库帕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究成功了大豆窄行平作密植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详实的资料介绍了1949—1999年半个世纪的世界大豆生产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是种植面积增长了5.6倍,二是总产量提高了11.3倍。而在此期间,中国大豆生产则经历了恢复、下滑、徘徊到重新恢复几个阶段。文中对美国、日本、韩国和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育种情况也做了详尽介绍。到目前为止,美国公职人员育成的大豆品种已超过400个。其主要成就一是改良了株型结构,二是抗病性提高,三是转基因大豆。日本大豆育种虽规模不大,但研究水平很高,尤其在无腥味大豆育种方面进展较快。韩国大豆育种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类是小粒豆作豆芽用,另一类是大粒豆作饭豆用。阿根廷主要是引进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中国从1923年选育“金大322”起,到1995年选育出大豆品种651个。目前中国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实现“三系”配套,处于国际领先。美国大豆栽培技术主要为窄行密植,实行少耕、免耕和化学除草。我国大豆栽培主要成果是“三垄”栽培,在此基础上又引进了美国的窄行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大豆在连续四年面积减少的情况下,2014年出现了恢复性增加,预计较2013年增加20万hm^2,亩产增加10%,总产55亿kg。今后,黑龙江省大豆的发展方向是高产、优质食用型大豆。  相似文献   

15.
吴晶 《大豆科技》2009,(5):9-11
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在加强大豆育种优势学科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施了以大豆育种为中心,整合栽培、植物病理、杂草防除、土壤肥料等学科资源,协同攻关大豆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创新技术,完善措施,为大豆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优良大豆种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北海道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张玉华大豆是日本的主要栽培作物。北海道是日本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历年北海道大豆的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种植面仅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历年大豆的单产和品质均优于日本全国的水平。为了提高大豆的单产,日本北海道根据本...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黑龙江省高皂甙种质资源,采用酶标仪比色法分别检测了黑龙江省15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55份栽培大豆(Glycine.max)的皂甙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皂甙含量有明显遗传差异,变幅为1156.97~3977.84 μg·g-1.栽培大豆的皂甙含量高于野生大豆,筛选出高皂甙含量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1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3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大豆主栽品种有效株行距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秉进  金剑  中嶋博 《大豆科学》2007,26(3):327-331
运用作物有效营养面积理论,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中部垄作主栽大豆品种的有效株行距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解析.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的大豆有效株行距为47.0~63.0 cm.据此阐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67~70 cm的垄作,已超过了大豆的有效株行距,造成了土壤资源的浪费.采用55 cm左右的垄距种植大豆,将会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该理论为目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栽培面积逐渐增大的大豆窄行垄栽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通过两年对三种不同方式的大豆播种试验,筛选适合本地区的大豆播种方式。实践表明:在克山地区大豆采用45厘米双条窄行密植栽培比较适宜,较传统的大豆垄三栽培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大豆菌核病发病因素分析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大豆栽培面积增加,重茬现象严重,加之油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大豆菌核病病害的发生.200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大豆菌核病普遍发生,而且发病时期早,发病重,对大豆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