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继代培养对北虫草菌落形态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株北虫草(Cordceps militaris)组织分离株及2株单孢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进行15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株在继代培养中可发生明显角变。将角变区菌丝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可将菌落分为5种类型。Ⅰ、Ⅱ型菌落具有角变频率高、角变面积大的特点,多出现在组织分离株继代的最初几代。无角变的Ⅲ、Ⅳ、Ⅴ型分布在单孢株和组织分离株的继代的后几代。出发菌株决定角变类型及分布。Ⅰ型比Ⅱ型子实体产量高。菌株具有高角变频率时期子实体形成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维生素对蛹虫草继代培养中菌落类型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优型菌落子实体产量最高,延缓退化的维生素配方.采用正交试验,将蛹虫草优良菌株J8在不同维生素培养基上进行10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菌落在不同维生素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形成5种菌落类型,有子实体形成能力的菌落为Ⅰ、Ⅱ、Ⅲ型,其中Ⅰ型菌落产量最高,Ⅲ型居中,Ⅱ型最低;Ⅳ、Ⅴ型无子实体形成能力.子实体产量最高,且最稳定的Ⅰ型为优型菌落.有利于优型菌落子实体高产的维生素配方为(VB1)2(VB2)3(VBC)4(VB6)2(VPP)3,并且5种维生素均有利于提高优型菌落子实体产量,但只有VB2对其子实体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优型菌落形态特征为菌丝深黄色,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绒毛状,有同心纹,有角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严格控制,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不同的培养基人工栽培北虫草,并对不同培养基配方栽培所产出的北虫草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测定了北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腺苷、虫草多糖、虫草酸、矿质元素Se、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栽培后获得北虫草子实体的虫草素、虫草酸和腺苷含量差异均较大,对虫草多糖、Se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米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和大米猪血混合培养基培育蛹虫草,探索营养成分对蛹虫草子实体中的甘露醇、虫草多糖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大米培养基培育的子实体中D-甘露醇含量最多,为13.9mg·g-1;猪血大米混合培养基培育的子实体中虫草多糖含量最高,为13.9mg·g-1;小米培养基培育的子实体所含的矿物质元素Cu、Zn、Mg、Na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65mg.kg-1、107.05mg·kg-1、31.95mg·kg-1和398.85mg·kg-1;而大米猪血混合培养基培育的子实体中Fe、Mn、K的含量最高,分别为75.20mg·kg-1、3.80mg·kg-1和12.28g·kg-1.  相似文献   

5.
植物抵抗病虫草害的能力与其营养水平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矿质元素与植物抗病虫草害关系及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矿质元素的含量、比例及生理活性等因素对植物抗(感)病虫草害的影响,为从营养角度治理病虫草害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优选菌种长势较好的7株子实体组织分离后再培养,研究子实体生长情况,为北虫草菌种的复壮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子实体性状、产量及虫草多糖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子实体颜色均为金黄色,可以保持母种的颜色性状;除C1-柄分离后,子实体的长相纤细,与母种长相粗壮有差异外,其他菌株头柄分离后子实体长相均可以保持母种的长相性状;除C3-柄、C5-柄、C6-柄外,其他分离菌株子实体的最大长度均高于母种;除C3-柄、C5-柄、C6-柄外,其他菌株分离子实体的产量均高于母种;各菌株不同分离部位组织分离后再培养子实体多糖含量与母种的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组织分离可作为获得北虫草优质菌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北虫草人工培养条件。[方法]对北虫草人工栽培条件pH、不同加水量、不同接种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适合北虫草生长的最适pH为7~8;添加营养液的培养基中,子实体产量最高;小麦培养基和大米培养基的最适加水量分别为50~55 ml和45~50 ml;最适接种量为2.5~5.0 ml/瓶。[结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大米作为北虫草栽培的培养基,通过调节大米培养基的含水量,使其分别为55.0%、57.5%、60.0%、62.5%、65.0%、67.5%、70.0%、72.5%。不同含水量的大米培养基接种后,进行发菌、转色、出草及产量的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米培养基的含水量在62.5%时,北虫草菌丝萌发速度快,生长旺盛且稠密,出草整齐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得到Az和Bz2个群体菌株,观察其菌落形态并从中选取部分菌株进行子实体产生实验。结果表明,菌落颜色为杏橙色且气生菌丝较少的菌株摇培后菌丝球较小而且密集,出草率高且产量高;菌落颜色为淡柠檬黄色且气生菌丝多的菌株摇培后形成的菌丝球大且稀少,出草率低;菌落颜色为乳白色且气生菌丝浓密基本不出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凤梨初代培养过程中不同浓度K、Ca、Zn、Fe、Cu等矿质元素对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K、Ca、Zn随浓度升高褐变越轻,培养基中Fe、Cu浓度越高褐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测定北冬虫夏草中的无机元素.方法采用ICP—AES法对北冬虫夏草中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5%-108.6%,RSD为0.10%-4.30%,检出限为0.0004-0.0945mg/L,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论北冬虫夏草中Cu,Mn,Mg,K,Fe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实验结果为北冬虫夏草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碳氮源培养液对蛹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碳氮源培养液振荡培养蛹虫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结果]培养液中多糖含量以米蛹配方最高,为6.48mg/ml,其次为玉米糁蛹的5.87mg/ml;虫草酸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5.21mg/ml,其次为米蛹的4.94mg/ml;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68.32mg/g,其次为米蛹的57.91mg/g;虫草酸以麦米蛹配方最高,达186.29mg/g,其次为小麦蛹的180.32mg/g。[结论]选择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液体培养,可获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很高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对经12C6+重离子辐照选育的北冬虫夏草高产菌株G5的人工栽培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虫草高产菌株G5栽培的最佳培养基为大米80%+蚕蛹粉20%,培养基料水比为1∶1.5;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分别为23℃和21℃;最佳散射光照强度为500 Lx。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中虫草素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测定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100.2%,RSD分别为2.3%和1.2%。这两种方法均可作为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但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从蛹虫草菌种的退化表现、早期的检测方法、菌种退化的影响因素和退化菌种的复壮等方面对蛹虫草菌种退化进行总结,以期为蛹虫草菌种退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宋越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10-11011
[目的]探讨蛹虫草在豆天蛾幼虫和蛹上的接种效果。[方法]以豆天蛾幼虫和蛹为寄主,进行蛹虫草接种试验,比较不种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菌种的影响及接种效果。[结果]不同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能力有影响。从感染虫草菌能力方面看,用浸过虫草液体菌种的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以放置在已经发满菌丝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用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而豆天蛾蛹上接种的最佳方法为注射50山的液体菌种。[结论]该研究为蛹虫草寻求廉价的寄主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开发蛹虫草,满足人们对药品和滋补保健品的需求。[方法]通过用HPLC测定核苷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乙醇沉淀法测定虫草多糖,比色法测定虫草酸,SOD Assay Kit-WST试剂盒测定SOD酶酶活分析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果]蛹虫草子实体中含有虫草素(3′-脱氧腺苷)、腺嘌呤、脱氧胸苷、尿嘧啶、腺苷、次黄嘌呤、鸟苷、尿苷等核苷类化合物,18种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甘露聚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13.88和16.68 mg/g,虫草酸含量为17 mg/g,胞内SOD酶酶活为515.40 U/g。[结论]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核苷类化合物(虫草素、腺苷、鸟苷、尿苷、肌苷)、虫草酸、虫草多糖、氨基酸、SOD酶等。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菌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恒温振荡液体培养法,研究了蛹虫草菌合理的发酵条件及其对各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采用正交实验,应用方差分析法,确定了合理的发酵条件:22℃、150 r/m in、pH 6~7、接种量10%、培养时间6d;筛选出合理的液体培养基:蔗糖4.0%、玉米汁3.0%、麸皮3.0%、全脂牛奶粉1.0%、蛋白胨0.5%、VB10.01%、KH2PO40.1%、MgSO4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