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日龄吉林地方黑羽鸡肌肉品质,确定最佳的上市时间。方法 试验选择同日龄的800羽吉林地方黑羽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所有鸡在90日龄时离地进行平养。分别在90、120、150日龄时,随机选取公母鸡8只,进行屠宰,采集胸部肌肉,检测胸肌的pH值、剪切力、水分、干物质、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结果 母鸡、公鸡的剪切力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大,150日龄均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的肌肉干物质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公鸡肌肉的呈味氨基酸中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在120日龄时显著显著高于90和150日龄(P<0.05),苏氨酸、丝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90日龄(P<0.05);母鸡的呈味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肌苷酸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1...  相似文献   

2.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鳜(Siniperca chuatsi)仔稚鱼(1~35日龄)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骨化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头骨前鳃盖骨于14日龄最先骨化, 15日龄上下颌骨骨化,且上下颌骨相对长度呈现连续变化过程。17日龄后,颌齿、关节骨、舌颌骨骨化;19日龄,隅骨、间鳃盖骨、鳃盖骨、鳃条骨、额骨骨化。20日龄后,方骨、下鳃盖骨、辅上颌骨等骨化; 35日龄,头骨骨化基本完成。(2)脊柱于15日龄由前向后骨化, 20日龄背肋与腹肋由基部向末端骨化, 29日龄骨化完成。脉弓与脉棘、髓弓与髓棘均由前向后、由基部向末端骨化,脉棘与髓棘骨化时间晚于相应的椎体。(3)附肢骨骼骨化顺序依次为胸鳍、背鳍、臀鳍、腹鳍、尾鳍。胸鳍匙骨于16日龄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5日龄骨化;背鳍、臀鳍分别于18日龄、20日龄骨化,骨化方式相似;腹鳍于23日龄骨化,骨化方式与胸鳍相反;尾杆骨、尾下骨于25日龄骨化,附肢骨骼于35日龄基本骨化完成。结果表明,鳜骨骼骨化发育与其早期运动、摄食与御敌等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3)
采用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和液相阻断ELISA试验,对仔猪、犊牛和糕羊进行O型口蹄疫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发现:仔猪、犊牛和羔羊母源抗体效价分别在35日龄、45日龄和55日龄低于合格水平。仔猪、犊牛和羔羊分别以35日龄、45日龄和55日龄左右为O型口蹄疫的最佳首免时间。此实验为猪、牛和羊O型口蹄疫的首次免疫日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 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 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渐增加,至4日龄达到最大值(4.611±0.12)U/mg protein,从10日龄到18日龄维持在一较低水平,随后随日龄的增加淀粉酶比活力增加.脂肪酶比活力从1日龄到3日龄逐渐增加,到3日龄达到最大值(4.398±0.07)U/mgprotein,3日龄以后直到30日龄,脂肪酶比活力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一直处于一较低的水平.瓦氏黄颡鱼发育过程中,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生长变化显著,反映瓦氏黄颡鱼随着生长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陈化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召光 《畜禽业》2006,(22):17-21
本文研究了陈化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1200只,平均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试验2、试验3,每组300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分别饲喂4种日粮: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为60%),试验1、2、3组日粮为以陈化稻糙米依次取代对照组日粮中玉米的40%、70%、100%。肉鸭19日龄时,进行对照组日粮和试验3组日粮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1、试验2、试验3组比对照组肉鸭平均日增分别提高0.20%、2.51%和1.28%,试验1、试验2、试验3组比对照组肉鸭料重比分别降低2.33%、4.52%、5.78%,陈化稻糙米取代玉米日粮有利于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陈化稻糙米全部取代玉米对肉鸭采食有一定影响;陈化稻糙米取代玉米日粮有利于改善肉鸭的表观代谢率;陈化稻糙米取代玉米日粮对肉鸭的商品质量有一定影响。陈化稻糙米作为能量饲料取代肉鸭日粮中的玉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袁召光 《畜禽业》2006,(11):17-21
本文研究了陈化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1200只,平均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试验2、试验3,每组300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分别饲喂4种日粮: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为60%),试验1、2、3组日粮为以陈化稻糙米依次取代对照组日粮中玉米的40%、70%、100%。肉鸭19日龄时,进行对照组日粮和试验3组日粮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1、试验2、试验3组比对照组肉鸭平均日增分别提高0.20%、2.51%和1.28%,试验1、试验2、试验3组比对照组肉鸭料重比分别降低2.33%、4.52%、5.78%,陈化稻糙米取代玉米日粮有利于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陈化稻糙米全部取代玉米对肉鸭采食有一定影响;陈化稻糙米取代玉米日粮有利于改善肉鸭的表观代谢率;陈化稻糙米取代玉米日粮对肉鸭的商品质量有一定影响。陈化稻糙米作为能量饲料取代肉鸭日粮中的玉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刀鲚脊柱及附肢骨骼早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刀鲚骨骼的早期发育过程,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养殖刀鲚脊柱、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刀鲚26日龄时出现硬骨环,脉弓先于髓弓于第29天长出,38日龄时脊柱硬骨化完成,髓弓、脉弓均从前往后进行硬骨化。附肢骨骼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背鳍、臀鳍、腹鳍、尾鳍。胸鳍在第3日龄出现原基,50日龄硬骨化基本完成。19日龄背鳍间鳍软骨出现,50日龄硬骨化完成。29日龄臀鳍出现10个基鳍软骨,38日龄基鳍软骨和间鳍软骨才全部长出,48日龄硬骨化完成。29日龄腹鳍支鳍骨结构已形成,至50日龄硬骨化完成。尾鳍在29日龄时尾下骨全部出现,31日龄时出现尾上骨,50日龄硬骨化完成,期间涉及尾上骨联合、尾下骨与侧尾下骨联合等特点。首次记录了游离鳍条、腹肋及肌间刺的硬骨化状态。通过与鲱形目其它种的比较研究发现,刀鱼的分类地位较低。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12):3-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红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红安格斯犊牛32头,分为4个组,试验组犊牛分别在25、45、65日龄断母乳,后饲喂代乳品至90日龄,对照组为随母哺乳组,哺乳至150日龄。各组颗粒料于25日龄补饲至150日龄。测定犊牛150日龄各组犊牛的体尺数据,90、150日龄各组犊牛的体重,并记录犊牛的采食、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50日龄时各组犊牛体尺和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体重指标并结合生产实际,将红安格斯犊牛的断乳时间提前至45日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美洲鲥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仔稚鱼(1~51日龄)脊柱、胸鳍、尾鳍、背鳍等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开始于10日龄仔鱼尾部的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16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成髓棘和脉棘,19日龄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23日龄所有椎体形成。各附鳍支鳍骨发育顺序先后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胸鳍在2日龄时出现乌喙骨,13日龄形成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19日龄仔鱼肩带和上匙骨开始骨化;尾鳍的尾下骨最早出现在5日龄,12日龄尾鳍形成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和6枚尾下骨,19日龄仔鱼尾椎和尾鳍率先开始骨化,直至23日龄尾鳍骨骼系统钙化完全。最终背鳍和臀鳍分别形成18和22根鳍条。美洲鲥骨骼发育研究对其早期发育功能趋向、环境优化及分类鉴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Lg(3)4正交试验,揭示了控温、日投饵次数、日投饵率是影响幼鱼回日增重速率和摄食生长的基本因素。经比较位次、极差、方差分析和F检验显示,水温各水平间差异极显著(α≥001),日投饵次数及日投饵率各水平间差异显著(α≥005)。初步获得控温23±2℃、日投饵2次和日投饵率25%是工厂化培育幼鱼回的较佳投饵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同日龄幼鲤在同一饲养条件下,连续测得38、76、114日龄时肝胰脏、肠道蛋白酶、脂肪酸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性,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随日龄增加而增加;38至76日龄时肠道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加,76至114日龄变化不明显,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加;38至76日龄时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高于肝胰脏,114日龄时肝胰脏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淀粉酶活性与肠道接近。  相似文献   

12.
毛非凡  陈刚  马骞  周启苓  施钢  黄建盛  邝杰华 《水产学报》2023,47(8):089105-089105
为探明军曹鱼仔稚鱼早期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本研究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分别利用阿利新兰、茜素红对软骨、硬骨以及1~33日龄军曹鱼仔稚鱼全骨骼进行染色,系统观察并描述其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军曹鱼脊柱开始发育的标志为7日龄仔鱼中脉弓和神经弓的出现;13日龄稚鱼椎骨、神经弓和脉弓开始骨化;背肋、腹肋分别于17、20日龄开始骨化;29日龄稚鱼脊柱骨化完成。附肢骨骼骨化起始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腹鳍、背鳍和臀鳍。胸鳍匙骨于4日龄出现,肩胛骨孔于12日龄出现,同时上匙骨开始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0日龄开始骨化;第1尾下骨于5日龄出现,15日龄稚鱼尾杆骨、侧尾下骨和尾鳍鳍条开始骨化,18日龄稚鱼尾下骨开始骨化;腹鳍支鳍骨于17日龄延伸至匙骨,同时腹鳍开始骨化;臀鳍和背鳍于17日龄由前向后开始骨化。研究表明,军曹鱼在13日龄进入稚鱼期,早期发育阶段的骨骼发育特征与其功能性适应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研究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与功能适应、优化养殖条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机磷、锌和复合多维对团头鲂鱼种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团头鲂鱼种营养需要,用商品饲料原料和维生素、矿物盐等添加剂组成营养平衡的试验基础日粮。从基础日粮中分别去除添加的无机磷、锌和复合多维便构成了本次试验的三种试验日粮。试验鱼平均体重8.43g。40天的网箱养殖试验表明,当从基础日粮中分别去除添加的无机磷、锌和复合多维后,团头鲂鱼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均显著下降(P<0.05)。采食基础日粮、去除无机磷日粮、去除锌日粮和去除复合多维日粮的鱼,其平均增重率分别为147.67%、108.47%、106.75%和116.75%  相似文献   

14.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公鸡和28、49日龄母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49日龄公鸡差异显著,以试验Ⅱ组提高最多,为19.86%(P<0.01);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母鸡、49日龄公、母鸡NDV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28日龄公鸡差异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NDV抗体效价均略有升高,但仅试验Ⅱ组升高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即能检测到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2日龄检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投喂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日龄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饥饿组可溶性蛋白含量6日龄前增加不显著,6日龄后开始下降。所测消化酶的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各消化酶的全活力基本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投喂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10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4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投喂组淀粉酶在5日龄达到最大值,从6日龄到12日龄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随后增加至15日龄的(0.912±0.090)mU/mg,在试验后期均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饥饿组淀粉酶比活力的最大值出现在1日龄,从2日龄到8日龄变化不显著,8日龄后显著下降。投喂组脂肪酶比活力在18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脂肪酶比活力1日龄到6日龄变化不显著,6日龄后显著下降。投喂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从2日龄到12日龄显著上升,12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从2日龄到8日龄显著上升,8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选用1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28日龄断奶仔猪分成4个组,分别饲以基础日粮(200ppmCu)、高锌日粮(200ppmCu+2500ppmZn)、喹乙醇日粮(200ppmCu+60ppm喹乙醇、杆菌肽锌日粮(200ppmCu+50ppm杆菌肽锌)。结果显示,对照组、高锌组、喹乙醇组、杆菌肽锌组试验猪日增重分别为210g、263g、231g、214g,高锌组试验猪生长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且料肉比和腹泻率也最低。  相似文献   

17.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1):83-83
俄罗斯和日本两国于2011年11月7日~12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第25次“俄日渔业专家、科学家会议”就俄日两国共同利用的鲑鳟鱼、秋刀鱼、斑点沙瑙鱼(拟沙丁鱼)、鲐鱼(日本鲐)、日本鲲、太平洋鲱鱼、狭鳕等资源的状态和合理利用进行协议,并拟定了俄日两国合作调查和在渔业科学技术上合作的计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3-7月,牡丹区6个养鸡专业户共养殖13680只肉雏鸡(7-15日龄),发生以呼吸困难、在肺和气囊处形成结节为主要特征症状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确诊为曲霉菌性肺炎。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5年3-7月,牡丹区6户养鸡专业户,先后从河南、青岛等地某种鸡场购进AA肉雏鸡2800只、1920只、2110只、3000只、2800只、1230只,6批雏鸡分别在9日龄、8日龄、10日龄、7日龄、15日龄和13日龄时,鸡群中出现呼吸道症状,并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9.
对2003、2004年不同日龄虹鳟仔鱼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6~17.5℃水温下,破膜仔鱼的平均全长1.382 cm,6日龄上浮,上浮仔鱼平均全长2.090 cm,14日龄平均全长达3.905 cm,平均日增长0.180 cm。日龄与全长的关系呈线性正相关,2003、2004年的表达式分别为:L=0.1324T 1.2812(R2=0.9854)、L=0.1364T 1.3523(R2=0.9814)。24~日龄的全长特定生长率较高,5~11日龄的全长特定生长率较低,12日龄以后的全长特定生长率又升高。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冷藏株式会社(简称日冷)是日本六大水产公司(马鲁哈、日本水产、日鲁水产等)之一,主要经营水产品等的流通业务。早在1988年,日冷在上海与上海吴泾冷库合资建立了上海日冷食品有限公司—译者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