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厚朴种源同工酶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13个厚朴种源130个单株的树叶样品,有和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弟胶电泳法测定了POD、EST和GOT等3种酶系同工酶。结果表明:GOT同工酶各种源仅有1条谱带,鄂西种源与其他种源呈等位基因分离关系;POD和EST同工酶各有7条和10条带。经3种酶系谱带单独分析和综合3种酶系的相似系数聚类分析,所划分的类群同叶形分化类型基本王  相似文献   

2.
谢群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43-145,154
通过对福建闽北的25个厚朴种源苗期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并对叶面积、叶形指数、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与地径、苗高、苗木地上干生物量、地下干生物量等进行相关分析,为厚朴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MSM-PP的厚朴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25个厚朴种源3地点造林对比试验,选择适宜闽北地区推广的优良种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树皮材积比、干皮总酚含量、根皮总酚含量、树皮率6个影响厚朴产量与质量的主要经济性状具有较高的种源遗传力,其分别为0.840、0.661、0.765、0.751、0.782、0.868;6个性状的表现在种源水平和种源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改进单纯形法投影寻踪技术(MSM-PP)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学手段对25个种源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与种源区划分,划分出优良种源、可利用种源、一般种源和不适宜种源4个种源区。优良种源区包括GX01、YN02、JX01、FJ02、FJ03、FJ05优良种源,其径高生长、树皮材积比、干皮总酚含量、根皮总酚含量及树皮率的平均表现与参试群体平均水平比较,遗传增益达到9.08%、5.99%、8.78%、8.08%、7.81%、6.45%。  相似文献   

4.
黄山松群体GOT同工酶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4个天然群体和种源试验林中12个种源种子胚乳,分析了GOT同工酶。结果表明:GOT同工酶共有4~6条谱带,分成5个染色区受5个位点控制,所分析的1~4个位点均是多态的,共有12个等位基因,依据12个等位基因频率所估算的种源间遗传距离为0.0038~0.3313,且遗传距离同相应种源间的地理距离无直线关系。经相关分析知基因频率中既有地理倾变的,且与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有关,也有随机变异的。用遗传距离对参试种源进行聚类只能区分出大别山类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地径与后三者及苗高呈极显著相关,线性生长始期和线性生长末期共同决定线性生长期和线性生长量。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线性生长期比种源B区长15d左右,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量均高于种源B区。【结论】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厚朴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线性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延长该生长期,促进线性生长量,提高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 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地径与后三者及苗高呈极显著相关,线性生长始期和线性生长末期共同决定线性生长期和线性生长量。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线性生长期比种源B区长15 d左右,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量均高于种源B区。【结论】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厚朴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线性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延长该生长期,促进线性生长量,提高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7.
杉木不同种源和家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杉木的4个种源和12个家系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的四个种源叶片过氧化物酶同王酶谱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除三明种源外,其余3个种源的不同家系之间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结果从生化水平上揭示了各种源之间和同一种源不同家系间遗传差异的大小,为杉木优良种源和家系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香椿种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用9年生香椿种源试验林的幼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约有30条酶带,可分成A,B,C,D 4个酶谱区。酶带C_(21),C_(31),C_(32),B_(31),B_(32)在试验群体中出现频率最高,达0.9~1.0;B_(11),B_(22),B_(45),C_(36)频率最低,不到0.1。不同种源之间的酶带频率变异与种源的地理位置相关性大都较小,唯C_(23),C_(12),D_1,D_3酶带频率变异与种源地理纬度的相关性达到或接近于显著水平。酶带频率变异与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相关性很小,只有B_(45)酶带与生长相关达到或近于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闽楠种源苗期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福建明溪对来自福建、江西2省的21个闽楠种源进行种源育苗试验,并对1年生闽楠苗期性状、地理分布规律及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种源苗高与地径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较小的负相关性,同时温度与无霜期是制约闽楠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闽楠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初步筛选出江西龙南、宜丰、吉安、井冈山、上犹以及福建尤溪等6个种源,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9.16%和20.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对苗高的影响大于环境,环境对地径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略阳等7个种源苗高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浙江兰属植物分布新记录1 种, 即落叶兰(Cymbidium defoliatum Y .S .Wu et S .C .Chen)。所采植株移栽保存在浙江林业学校花圃。对落叶兰的科学价值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砂花粉形态特征及其种内花粉变异程度,为红砂孢粉学研究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来自甘肃、宁夏、内蒙古并在试验地种植适应生长10余年的15个红砂种源花粉为材料,运用扫描电镜观测花粉性状指标;用Kolmogorov-Smirnow 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对不同指标数据处理后进行种源间比较,计算其变异系数,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红砂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极轴长/赤道轴长为2.14(1.54~2.46),形状呈超长球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三沟,沟长长达两极,但不形成合沟;不同红砂种源的花粉形状和萌发沟数目相似。15个红砂种源的花粉大小为26.38(15.32~30.97) μm×12.37(10.06~14.50) μm,多为中型花粉粒;花粉萌发沟长为22.76(13.78~26.02) μm,萌发沟宽为0.39(0.14~1.66) μm,各种源萌发沟脊面形状宽窄不一,差异明显;萌发孔直径为0.21(0.16~0.27) μm,花粉外壁纹饰为细网孔纹饰,存在向极细网孔纹饰进化的趋势;不同红砂种源的花粉特征存在差异。各花粉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39%~102.12%,种源整体变异程度较大,种源间存在遗传多样性。基于不同指标的聚类结果表明,各种源聚类距离远近与其花粉特征有关,其中花粉大小的影响较大;且甘肃酒泉瓜州(G-J-GZ)种源始终聚为一类,其花粉大小显著小于其他种源,属于较为原始的种质。【结论】不同种源红砂的花粉形状与萌发沟数具有遗传保守性,花粉特征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砂种源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以3个种源地北美鹅掌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对有效光辐射和CO2的响应等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宾夕法尼亚种源和俄亥俄种源北美鹅掌楸的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纽约种源北美鹅掌楸不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纽约种源北美鹅掌楸光饱和点(1 180.4 μmol·m-2·s-1)和光补偿点(10.27 μmol·m-2·s-1)均高于另外2个种源。这种趋势也同样适用于CO2饱和点(1 595.0 μmol·m-2·s-1)和CO2补偿点(107.5 μmol·m-2·s-1)。在北方低光照环境下,纽约种源较高的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宾夕法尼亚种源对光照和CO2要求较低,更适合北方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分析了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3种同工酶在荷那龙罗非鱼O reochrom is hornorum和莫桑比克罗非鱼O.m ossam bicus肝脏、心脏、肌肉、脑和肾脏5种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的这3种同工酶均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EST在两种罗非鱼的肝脏中表达最强,带型最复杂;EST还有种的特异性,如EST-7和EST-8仅分别存在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心脏和脑器官中,可作为鉴别两种罗非鱼的标记;两种鱼的EST同工酶还具有多态现象。SOD和LDH在两种罗非鱼的酶谱表型、活性等方面非常相似。SOD在肌肉组织中的酶带条数最多,且多数酶带的表达量较高,而LDH在脑、肾脏中表达丰富。同工酶分析结果反映了两种罗非鱼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种间杂交的基础;同时说明两种罗非鱼含有供选择的等位基因,可用于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的耐热白桦,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本研究以5个不同种源白桦种子为材料,检测出苗率、保苗率,并对5个不同种源白桦苗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差异。结果表明,KYY种源白桦生长表现最优,适合北京气候环境,而东北1-8种源白桦的株高和地径生长最慢,适应性最差。株高、地径、植物叶色可以作为选育耐热白桦的定量指标,株型可作为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存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植硅体碳封存潜力较强的马尾松种源。  方法  在浙江淳安姥山林场采集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样品,20个种源分别来自于全国11个省区的20个产地。以各样品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质量分数及树干生物量的测定结果来分析不同马尾松种源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差异。  结果  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的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分别变动于467.6~489.6、0.305~0.845、126.8~210.2、0.049~0.128 g·kg?1;马尾松标准株树干生物量和植硅体碳储量的变动范围分别为76.48~295.39 kg·株?1和4.83~31.58 g·株?1;种源聚类分析可以将20个马尾松种源划分为4类,以湖北通山84、广西恭城111、江西吉安63和广西岑溪115植硅体碳封存能力较强的种源为1类;以河南桐柏21、湖南安化72、广东信宜105为代表的7个马尾松种源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次之;以浙江淳安56、贵州都匀123、福建永定95为代表的8个马尾松种源为第3类;浙江庆元54为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差的一类。  结论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干的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广西岑溪115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强,因此在马尾松生态系统中,可通过推广广西岑溪115来提高植硅体碳封存量。图3表2参35  相似文献   

17.
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芦笋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为试验材料,进行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探索高频率获得雄核发育个体的技术途径,为芦笋全雄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服务。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单核靠边期是小孢子适宜培养的最佳时期;不同的基因型之间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对花药小孢子进行变温预处理,其膨大率比对照高出6倍多,最高达到22.5%;小孢子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加0.5 mg/L6-BA、1.0 mg/L NAA、0.2 mg/L2,4-D、400 mg/L Glu和6%的蔗糖。  相似文献   

18.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