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走访专家、实地勘察等多种形式,在了解西双版纳亚洲象分布情况和栖息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保护区亚洲象监测和食物源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经费和技术等方面对亚洲象在监测及食源地建设相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为缓解人象矛盾和优化保护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基本情况,以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中的南坪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多年来村民贫困的特征、成因,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藉此提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素质培训,规范市场管理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踪迹监测法和访问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村寨进行调查,并收集近年来的野猪种群数量及分布资料.结果显示:调查的25个乡镇、39个村委会、131个村小组有野猪分布点333个;重点防控区域面积为81691 hm2,共分为25片,占保护区面积的33.7%;野猪主要分布点海拔为800~1000 m,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4.
“大丰麇鹿保护区共有麇鹿种群819头,其中野生麇鹿种群已达52头。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麇鹿群。”7月25日,江苏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丁玉华高兴地对前往采访的“绿色海疆万里行“采访团的记者介绍说,自从1986年麋鹿从英国回到故乡原生地,为了恢复其野生种群,大丰麇鹿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放养恢复野生麋鹿种群52头,其中,有20头为野生放养后的麋鹿在野外繁殖。大丰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结束了中国三百年没有野生麇鹿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8年野生动物肇事及补偿统计、年度保险理赔金额等资料,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频繁,范围广,主要的肇事动物有亚洲象、野猪、偶蹄类和灵长类动物等,其补偿工作存在野外查勘工作量大,标准定性难度大,补偿价值标准缺乏依据,补偿机制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变土地种植结构、恢复与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与完善政策法规及补偿机制、调控野生动物种群、开展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等措施来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社区共管与野生动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名 《森林与人类》2004,24(10):26-27
目前陕西省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5%。《陕西省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则》已通过评审,对陕西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护身符”。但另一方面,陕西省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伤人后如何补偿还没有出台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和2002~2003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历山保护区内猕猴主要分布于转林沟等7个区域,群体数总计7群,种群数量为480~572只,同时对猕猴栖息地特征、繁殖、食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莫锦华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热带林业》2007,35(4):22-24,16
以海南尖峰岭林区的坡垒等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青皮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海南粗榧等2种珍稀濒危植物为对象,通过GPS定位调查、样地和样线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4个物种在尖峰岭保护区的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群落组成特征,并通过对各类干扰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拯救物种     
《湖南林业》2014,(9):1-1
生物物种的减少,会导致地球生态失衡,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有意识地保护、拯救生物物种,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开展物种拯救,就是要使95%以上的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80%的重要生境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资源现状,我们于2013年3-5月,采用直接观察计数法、访问调查和洞穴数量统计法,对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的分布、种群数量、栖息地现状以及生存和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进行了重复调查。对比2次调查结果发现:黑叶猴栖息分布范围、种群数目有扩大,总数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分析认为,由于黑叶猴的栖息生境保护较好、人为干扰较少,近20年来,黑叶猴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经扩大、增长,目前增速稍降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由于热带季节雨林是种植砂仁最适合的场所,因此当地居民大量地将砂仁种植在季节雨林下,对其群落结构及组成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物种的流失。对遭受破坏的群落恢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人为活动增加了林下的透光度和生长空间,对幼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要停止人为破坏活动,经过一定时间,群落仍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赵侠 《中国林业》2019,(10):18-19
5月14日,在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生活在13号网笼里的两只朱鹮正在为一只外来掉巢的野生朱鹮幼鸟喂食野生朱鹮幼鸟被人工种群成功代养,这在朱鹮保护工作中尚属首例。“5月4日,这只朱鹮幼鸟从洋县华阳镇一个10米多高的大树上的鸟巢中坠落,被路过的游客和村民发现,随即报告给我们当天,我们就派人到现场救起了这只鸟。”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的李昌明说。  相似文献   

15.
王东武 《中国林业》2012,(18):47-47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是保护与管理的重点对象之一。由于祁连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植被、多变化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多样性。1987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甘肃祁连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祁连山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种群开始表现出回升的态势,特别是雪豹、马鹿、岩羊、蓝马鸡、豺等珍贵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16.
黄腹角雉属全球性近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1400米的亚热带常绿丘陵山地。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的野外种群数量估计是500只-00只。这是2013年月5月初在江西武夷山拍到的在雨天出没的雄性黄腹角雉。  相似文献   

17.
滇金丝猴秘境滇金丝猴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白马雪山。白马雪山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滇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专家调查,这里滇金丝猴群共有4个,种群数量达到1000多只,占到滇金丝猴分布区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理局科研监测人员的不懈努力,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的监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西黑冠长臂猿是中型长臂猿,体重7至10公斤,体长400至550毫米,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雄性全为黑色,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雌性体背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胸腹部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西黑冠长臂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全球的种群数量约为1100至1400只,除在越南  相似文献   

19.
扬子鳄是世界上23种鳄中7种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只有300~500条。八十年代初,安徽省政府在皖东南有扬子鳄分布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来加以保护,1986年,扬子鳄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对缓解野生扬子鳄的生存压力和遏制其数量快速下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野生扬子鳄在这片最后的栖息地上存活下来。但由于多种原因,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仍呈逐渐下降趋势,1999年和2005年的调查显示,野生数量分别为不足150条和不足120条,  相似文献   

20.
赵文红 《中国林业》2009,(22):41-41
瑶山鳄蜥是我国珍稀的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广西的贺州、昭平、金秀等县的少数山区以及广东韶关曲江等地,现存数量不足300只。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加上其自然繁殖率、幼仔保存率不高和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该物种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为有效保护现有瑶山鳄蜥资源,使该物种免遭灭绝的厄运,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瑶山鳄蜥人工繁育、放归自然与社区共管项目。笔者针对当前瑶山鳄蜥面临的一些困境,研究提出对策,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保护该物种,让人工繁育的瑶山鳄蜥能够顺利放归到模式产地,让它们在那里自由生活、不断扩大种群数量,达到社区共管、促进动物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