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高寒草甸草场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年的牦牛放牧试验数据,构建了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的简单数学模型,Y=a-bX(b〉0),单位面积小嵩草高寒草甸牦牛生产力与放牧强度的数学模型,Y=ax-bX^2(b〉0);确定了暖季草场、冷季草场和年度每公顷草地牦牛最大生产力放牧强度和草地最大负载能力分另q为2.52头/hm^2、1.68头/hm^2和1.47头/hm^2,5.03头/hm^2、3.36头/hm^2和2.94头/hm^2,相应的最大牦牛生产力分别为60.96kg/hm^2、19.41kg/hm^2和36.55kg/hm^2;确定了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轮牧草场放牧强度的最佳配置:暖季草场为1.81头/hm^2,冷季草场为1.08头/hm^2,探讨了限制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最大负载能力的因素以及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嵩草高寒草甸的时空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天祝县高寒地区对一年生牧草燕麦和箭管豌豆混播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播群落中燕麦与箭苦豌豆通过对光能、养分、水分等资源的相互协同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群落草层高度和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增加。其中,以燕麦76kg/hm^2+箭管豌豆42kg/hm^2混播草地的种间协同效应最佳,干物质产量为5900kg/hm^2,比燕麦和箭管豌豆单播分别增产15.7%和68.6%。  相似文献   

3.
高山草原放牧系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高山草原夏季牧场的牧草营养物质富余达1倍以上,秋季牧草供需相当,冬季可满足80%左右,春季不到40%;草地上的载畜量和畜增重夏牧场是5.08羊单位/hm^2和27.22kg/hm^2,秋牧场是5.59羊单位/hm^2和31.83kg/hm^2,冬季牧场是1.64羊单位/hm^2和-4.38kg/hm^2 ,春季牧场是1.64羊单位/hm^2和-7.10kg/hm^2。在牧草增长率和绵羊种群采食率轨迹图中出现2个平衡点,表明夏,秋牧场的牧草生产有贮藏效应,冬,春牧场为牧草亏缺期。只有采用系统耦合的效应力,方可使放牧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石羊河上游高寒草地一年生牧草燕麦与毛苕子的种间协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混播群落中燕麦与毛苕子对光能、养分、水分等资源利用的相互协同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整个群落草层高度的增长和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其中以燕麦76kg/hm^2和毛苕子42kg/hm^2混播草地的种间协同效应最佳,干物质产量为5900kg/hm^2,比燕麦和毛苕子单播分别增产51%和37%;草地纯收入为302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可有效解决高寒牧区冬春牧场利用过度和冷季草畜供求矛盾的问题,对维持正常草原畜牧业生产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灌丛草地类型区作为草地实施放牧和全年禁牧管理后的观测区。以2003年的观察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月份梯度实施禁牧与全年放牧状态下,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重量的变化对比,辅以气象、土壤因子进行分析,意在找出草地合理的放牧强度,草地适宜的休养生息时间,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结果表明,灌丛草地在实施禁牧措施后草地植被状况有好转。草地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04g/m^2。灌木初级生产力平均提高115.8kg/hm^2。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0%,植被高度平均提高17cm,植被的群落演替过程也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1日~2006年8月20日在鄂托克前旗自由放牧草地与不同恢复措施下的主要草地类型的产草量及载畜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封育措施下主要草地类型的产草量及载畜量都比自由放牧的高,平均高出1964.04kg/hm^2、0.70羊/hm^2。改良措施下的产草量及载畜量也比封育措施下的高,平均高出3290.46kg/hm^2、0.5羊/hm^2,而且优势牧草产草量比重上升明显。由此得出封育和改良等恢复措施有利于退化草地进入正向演替,且改良措施恢复效果比封育措施好。  相似文献   

7.
控释肥对人工草地的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表施控释肥为300kg/hm^2时,无芒雀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重量明显增加,与施用等量氮磷的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和包膜肥相比较,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田间水区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在人工草地表施控释肥300kg/hm^2时,羊草的干草产量为3720kg/hm^2,净收益为1038元/hm^2,与对照相比增产131.8%,增收61.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羊草的氮含量增加14%,磷含量增加106.4%。  相似文献   

8.
草地牧草的产量是植被高度和(或)密度函数。一种特殊的圆盘测量工具所测定的草地植被压缩高度,可以同时反映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即草地植被压缩高度成为草地植被自然高度和密度的函数,这样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就可能成为植被压缩高度的函数。试验采用这种圆盘测定工具在轻度放牧和强度放牧两种放牧强度下对草地牧草的现存量及植被特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压缩高度与牧草产量具有良好的回归关系,决定系数r2的波动范围为0.82~0.95;每1cm的牧草压缩高度相当于100~250kg/hm2/cm的牧草现存量,强度放牧草地中,该数值一般高于轻度放牧草地;不同测定日期对压缩高度与牧草产量的回归关系影响很大。在大约两星期的测定间隔时,相邻测定日期所得到的回归系数大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栽培驯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营养体移栽和种子繁殖两种途径,对当地野生草种草地早熟禾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在海拔高度4000m左右的果洛地区在栽培条件下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栽培第2年株高可达到70cm以上,第2年和第3年的干草产量分别为626kg/hm^2和5692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690kg/hm^2和645kg/hm^2。具有发达的根茎繁殖能力,草地早熟禾既能进行种子繁殖也能进行根茎无性繁殖,是适合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种,也是在高寒草甸地区建植高质量的打草或放牧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0.
索南措  李莲香 《青海草业》2009,18(3):55-56,37
同仁县草地面积28.20×10^4hm^2,是半农半牧业县。2008年全县冬春草地可食牧草产量为2635.90kg/hm^2,据测算天然草地超载6.6万羊单位,超载率达18.7%。  相似文献   

11.
为制定合理的高寒草甸保护利用规划,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摸清甘肃省合作市高寒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7年6-8月植被盖度及盖度级别,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和总鲜草产量均随生长期延续而增大。6、7、8月植被平均盖度分别为55.79%、72.69%和78.89%,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1 214.85、4 797.75和5 550.90 kg/hm^2,以7月增幅较大。6月Ⅱ级盖度草地占79.05%,7月Ⅱ级盖度下降52.61%、Ⅰ级盖度占比增加到45.03%,8月Ⅰ级盖度草地占77.34%;鲜草产量从6月的<1 500 kg/hm^2为主,向7月的3 000~4 500 kg/hm2和8月的4 500~6 000 kg/hm^2产量级转变。以8月总鲜草产量为基础的高寒草甸适宜载畜量为20.80万个羊单位。高寒草甸可食牧草CP和P含量随牧草生长期延续而降低,而EE、NDF、ADF和Ca含量增加。单位面积CP、EE、NDF、ADF产量7月最高,分别为165.51、27.77、569.40和246.02 kg/hm^2;Ca产量7-9月变化幅度较小,在0.052~0.059 kg/hm^2之间,P产量8月达最高,为0.024 kg/hm^2。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进10种国外优良牧草,通过3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结合抗病虫害能力、家畜适口性评估以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苏丹草、俄菜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丰产性好,适口性佳,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其中,俄菜年平均产量(干重)为695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20.1%;紫花苜蓿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550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8.6%;苏丹草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88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4.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相似文献   

14.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典型草原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实地调查,在锡林郭勒盟共调查研究了多年生人工草地26块,其中,包括8个牧草品种,单播和混播2种播种方式。单播产量最高的牧草为紫花苜蓿,在正蓝旗干草产量为4730kg/hm^2,混播产量最高为西乌旗西南部的老芒麦+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达6663kg/hm^2;总结了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人工草地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为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配方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中苜2号苜蓿规模化种植中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确定等问题,通过“3414”测土配方施肥设计,并结合理论优化模型及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筛选中苜2号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中苜2号苜蓿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处理N2P2K2株高最高,为22.76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4.39cm;冠幅最大处理是N3P2K2,为21.43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5.76cm。施肥后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为0.24%~16.75%,增产率最高为处理N2P3K2,产量10981.59kg/hm^2,最低为处理N2P2K3,产量9428.78kg/hm^2。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氮含量60.80kg/hm^2、磷含量52.12kg/hm^2、钾含量36kg/hm^2,产量为10363.74kg/hm^2;最优施肥配比区为氮含量60.03~61.60kg/hm^2、磷含量51.37~52.96kg/hm^2、钾含量35.63~36.25kg/hm^2,产草量10344.92~10382.56kg/hm^2。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呼图壁县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行距和施肥灌水组合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显著,当播种量7.50kg/hm^2、行距60cm时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211.46kg/hm^2;在此最适密度配置条件下进行施肥灌溉试验,得出的最佳水肥组合为:施厩肥30t/hm^2,尿素150kg/hm^2,二胺225kg/hm^2,灌溉6 000m3/hm^2.种子产量最高可达431.70 kg/hm^2,比未施肥前的产量比较差异极显著,增产效果明显.因此,从投入与产出比综合考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田适宜播种量7.50kg/hm^2、行距60cm,最佳水肥组合为施厩肥30t/hm^2,尿素150kg/hm^2,二胺225kg/hm^2,灌溉6 000m3/hm^2.  相似文献   

17.
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高寒草甸草场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两种不同形态的氮素以研究其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场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H4+-N作为单一施用氮源的处理,地上生物量鲜重达6 080kg/hm^2,地上生物量干重达2 716kg/hm^2,地下生物量干重达84 312.23kg/hm^2,比单一施用NO3-N的处理分别增产147.15%,115.56%和52.87%。在施用氮素总量中NH4+-N比例的减少和NO3-N比例的增加的情况下,高寒草甸草场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变化呈下降趋势,提示施用无机氮肥不同形态牧草增产表现以铵态氮最佳,硝态氮最差。  相似文献   

18.
播种量对秋播苜蓿越年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播种量从10.0~45.0 kg/hm2设8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量对越年草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苜蓿越年草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量10.0~35.0 kg/hm2,苜蓿越年草产量随播种量增加而提高,播种量超过35.0 kg/hm2,苜蓿越年草产量不再随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陕西关中农区苜蓿播种量控制在15.0~35.0 kg/hm2,有利于提高其越年草产量.  相似文献   

19.
对9个禾本科牧草品种,经过一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品种中,种子产量最高的是按60%理论播量的赣选一号,高速116.7kg/666.7m2;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中,种子产量最高的是按80%理论播量的Mendat,产量为53.9kg/666.7m2;其余7个品种也适应石棉县气候环境。由此可见,牧草种子生产可在石棉县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