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下遮阴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可有效降低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的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提高幼龄茶树成活率,并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其中,以8针遮阳网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较不遮阴处理降低57.65、41.77个百分点,成活率提升43.68个百分点,每666.7 m2补苗成本降低58.44%。综上所述,认为在原生境外移植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后,加以8针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可显著提升汝城白毛茶的移栽表现及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2.
汝城白毛茶对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黎星辉  宋双良 《茶叶科学》1997,17(2):235-239
汝城白毛茶是一个由野生毛叶茶(Cameliaptilophyla)驯化栽培后开发的新绿茶产品。用该茶对64例高脂血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虽然汝城白毛茶和普通绿茶(对照)均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它们在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乳糜微粒和β-脂蛋白4个指标上的效果差异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前者比后者效果更好、更快,两种茶的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汝城白毛茶的降脂作用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也无明显副作用,但停饮后与其他降脂药物一样,其降脂作用消失。本试验提示,供试的两种绿茶对减肥均无效。  相似文献   

3.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汝城白毛茶种群单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82,最大为0.57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中有些单株聚类很近,遗传基础比较一致,有些聚类较远,显示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种群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呈现连续性,当结合距离I为0.14时,汝城白毛茶种群可分为6个类型,这与其表观形态类型相符。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汝城白毛茶的核心种质基因群在汝城县白毛茶示范场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汝城大叶白毛茶原产于湖南省郴州汝城的九龙山区,是湖南近年发掘的一个叶大多毛的野生茶树品种。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郴州地区农业局曾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汝城大叶白毛茶进行了考察,结果如下。一、产地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
汝城白毛茶是湖南四大茶树地方群体资源之一,也是白毛茶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pubilimba Chang)的典型代表,已有研究表明汝城白毛茶在演化地位上与湖南其他3个地方群体资源差异较大,且在植物学特征、生化成分、制茶品质等方面特色鲜明。但目前对汝城白毛茶种质资源次生代谢物的差异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UPLC-MS/MS分析技术,以汝城白毛茶为研究对象,湖南典型地方茶树资源安化群体(AHQT, C. sinensis var. sinensis)、城步峒茶[CBDC,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江华苦茶[JHKC,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为对照,筛选汝城白毛茶中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均值聚类(K-means)分析和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AHQT、CBDC、JHKC相比,分别在汝城白毛茶中筛选到显著差异代谢物189、180、162个,种类最多的为黄酮类(69、51、60个),其次为酚酸类(31、40、25个),...  相似文献   

6.
花豆是汝城重要的经济作物,营养、药用价值高,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高。但在生产中结荚率低,产量低,制约其大面积发展。分析了花豆结荚率低的原因为花败育、病虫危害和营养供应不足,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所1976年曾对汝城白毛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1981年10—11月份省农业厅又责成我所和州地区农业局、供销社、汝城县农业局等有关单位组织调查组进行了补充调查。这次我所以刘宝祥副研究员为首组成四人考察组,对加快发展汝城白毛茶进行考察。通过历次调查、考察,制样分析、审评,认识到  相似文献   

8.
1993年湖南省名茶鉴评会评出了5个新名茶,其中,汝白银针与汝白银毫均属“汝城白毛茶野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利用我省特种茶树资源——汝城白毛茶所创制的系列名茶。它们的品质特征是: 汝白银针外形肥硕匀齐、重实饱满、毫多  相似文献   

9.
汝城白毛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城白毛茶是一个有突出育种价值的优异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对茶碎茶四套样地区优异红茶品种的选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湖南省汝城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按照"建设茶基地、培育茶龙头、创建茶品牌、打造茶产业、发展茶旅游、弘扬茶文化"的开发思路,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和措施,新种茶叶4万余亩,建有东岗岭片、南岭片、田庄暖水片三大生态茶园,并成为罗霄山片区经济开发与扶贫攻坚主现场,茶产业逐步成为汝城全面小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汝城白毛茶,产于湘南的郴州地区汝城县九龙江一带,分布面积约10000亩,垂直分布在200——700米的地段。汝城白毛茶属半乔木型,骨干枝直立,主轴明显,分枝角度较小,叶片上斜着生,叶大而尾尖,最长叶27.8厘米,最宽叶11.1  相似文献   

12.
湖南3种特色资源(品种)工夫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汝城白毛茶、保靖黄金茶和槠叶齐茶树鲜叶原料,采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制作工夫红茶,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测定主要品质与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工夫红茶品质各异,其中汝城白毛茶红茶芽头肥壮,金毫满披,花香持久,汤色红浓,滋味浓强回甘;保靖黄金茶红茶棕褐色尚润,金毫多,汤色红亮,香气尚持久带花香,滋味醇和鲜爽;槠叶齐品种红茶紧细,乌黑油润,显金毫,汤色红浓、亮,香气甜香、尚浓,滋味浓强回甘。生化检测表明:保靖黄金茶红茶氨基酸含量最高(6.18%),汝城白毛茶红茶茶多酚含量最高(18.49%),槠叶齐品种红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2.43%);3种红茶香气物质均以醇类、醛类与水杨酸甲酯含量为主,其中保靖黄金茶红茶醇类含量最高(65.92%),汝城白毛茶红茶含量最低(37.62%);基于香气成分分析,建立了3个品种(株系)的鉴别模型。  相似文献   

13.
茶树优质资源花粉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 4份优质茶树资源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 )及其扦插繁殖后代的花粉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 :4份资源与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大小、形状、平均轴径及P/E值均无显著差异。对蓝标 1、汝城白毛茶及其扦插后代花粉外壁纹饰的三维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凹穴数量、密度、两凹穴间的最小距离或凹穴最小面积均较相似 ;对日铸茶、云桂大叶及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外壁纹饰平面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长脊长度、粗脊粗度、大穴及小穴长径均基本接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所显示的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外壁内层的形状或厚度 ,4份优质资源与其扦插后代均无明显变化。因此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的无性后代 ,其花粉遗传性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汝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处,境内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通庄园"。"十一五"期间,借助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面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及汝城交通枢纽地位即将形成等战略机遇,汝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来抓,按照"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思路,瞄准打造湖南茶叶强县目标,全县茶叶产业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达2万亩,其中2010~2012年新增茶叶面积0.98万亩。东岗岭、南岭片万亩有机生态茶园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5.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14),凌云白毛茶与曲江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712),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乐昌白毛茶(0.4605)、曲江白毛茶(0.4406)、仁化白毛茶(0.4232)、凌云白毛茶(0.2968)和阳春白毛茶(0.2665)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饲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即将加入WTO,给国内茶叶生产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同时对茶叶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汝城白毛茶是湖南珍贵野生茶树资源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调整汝城县的茶叶产业结构,发展有机茶,迎接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茶树优质资源的同工酶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 ,研究了蓝标 1号、日铸茶、举岩茶、汝城早芽、云桂大叶等 5份优质资源及其扦插后代的酯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特征。结果表明 :举岩茶和其扦插后代的酯酶同工酶缺少了在其它四对材料中均出现的Rf =0 42的谱带。而汝城早芽和其扦插后代的多酚氧化酶同工酶Rf =0 39的谱带明显强于其它组的材料。而每一份优质资源和它们的扦插后代间在三种同工酶谱带类型和谱带的强弱上均未发现不一致的现象 ,从而在蛋白质水平上证明了扦插繁殖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汝城白毛茶生叶蒸青样,经湖南农学院,省茶叶研究所连续四年化验分析,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达45.49—46.44%,儿茶素总量达233.53mg/g。是适制优质红碎茶的地方资源。汝城白毛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还没有被人们充分利用,为了开发山区,发挥资源优势,为提高我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政府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底以来,湖南省汝城县把茶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开发思路,新种茶树26000余亩,东岗岭万亩生态茶园、松溪茶叶公司成为全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会议、全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的主现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茶产业已成为加快汝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农业支柱产业。一、以好的环境催生茶产业一是精选产业。汝城有山丘陵地24.13万亩,适宜种茶面积16万亩。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茶  相似文献   

20.
天优华占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其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在湖南汝城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