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把400 只杂交鸭雏随机分成2 组,作不同的饲养阶段试验,试验全期63 天。试验1 组分为1 ~15 天龄、16 ~30 天龄、31 ~63 天龄3 个阶段,试验2 组分为1 ~30 天龄、31 ~63 天龄2 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1 组增重和只收入均显著高于试验2 组,说明杂交鸭采用3 阶段饲养大大优于2 阶段饲养,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旨在评价代乳粉对不同日龄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2、3、4、5月龄出生日期、体重、胎次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驴驹各10头,将相同月龄的驴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对照组驴驹随母驴哺乳,试验组驴驹饲喂代乳粉,试验期为30d。试验期间观察不同月龄驴驹的健康状况,测定并比较各月龄对照组及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20、30天的体重及体尺指标(体高、胸围、体斜长),计算同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驴驹的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在试验期内不同时间段的日均变化值。结果表明,2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重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体重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0.05),2、3、4、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天、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日增重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高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天、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体高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2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胸围均极显著(P〈O.01)高于对照组;3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胸围均极显著(P〈O.01)高于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胸围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3、4、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期间(第0~30天)的胸围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2、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30天体斜长显著(P〈0.05)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3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斜长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4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体斜长均显著(P〈O.05)高于对照组,2、3A、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体斜长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综上提示,饲喂代乳粉能够促进驴驹的生长发育,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代乳粉替代驴乳饲喂驴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超声断层扫描对湖羊胚胎-胎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羊的选择与分组试验羊为浙江省余杭湖羊场临床健康的纯种妊娠湖羊24只,配种日定为0天,根据妊娠期分为5组,每组4只,第1组为配种后第10~52天,每周B超探查3次;第2组为第44~60天每周探查3次,61~100天每周探查2次;第3组为第105~115天,第4组为第120~130天,第5组为第135~145天,这3组均每5天探查1次.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西门塔尔品种的母牛群中进行。对照组(502头)给予常规日粮。试验组1(487头)在产犊前40~30天和20~15天肌肉注射维生素A 的制剂,试验组Ⅱ(495头)在产犊前40~30天和20—15天以及产犊后10—15天和35—40夭肌肉注射维生素 A 的制剂。试验各组每头母畜给予维生素 A2,000,000国际单位。试验处理全年进行。试验所得繁殖指数表明,试验组1的平均配种期减少了10.10天(降到106.92天);试验组Ⅱ减少了19.38天(降到97.64天)。从产犊到首次授精的间隔期,分别缩减  相似文献   

5.
用19只绵羊(注苗前BTV琼扩和ELISA均为阴性)注射BTV灭活苗后7~139天的血清进行BTVELISA和琼扩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注苗后7~30天11只试验丰ELISA阳性,注苗40天13只羊ELISA阳性,注苗90天以后全部试验羊只均为ELISA阳性,而琼扩试验则始终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25日龄"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适应3 d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生素)、抗生素组(添加40 mg/kg的维吉尼亚霉素制剂,有效含量为20 mg/kg)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活菌数量≥4.0×109 CFU/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第7、21和42天的体重以及试验第1~42天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试验第8~21天、第22~42天和第1~42天枯草芽孢杆菌组和抗生素组的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第22~42天的腹泻率以及试验第21天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42天的血浆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降低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25日龄"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适应3 d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生素)、抗生素组(添加40 mg/kg的维吉尼亚霉素制剂,有效含量为20 mg/kg)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活菌数量≥4.0×109 CFU/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第7、21和42天的体重以及试验第1~42天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试验第8~21天、第22~42天和第1~42天枯草芽孢杆菌组和抗生素组的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第22~42天的腹泻率以及试验第21天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42天的血浆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降低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8.
在超早期蜂群繁殖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超早培育雄蜂、超早培育处女王、超早蜂王交尾群、超早蜂王新分群繁殖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试验探索,在长白山区试验地超早育成的雄蜂比常规早育成的雄蜂提前30~42天,超早育成的处女王提前27~41天,超早蜂王产卵期提前23~32天,超早育成的蜂王有效产卵量提高33.8%~95.7%,期末蜂数提高20.6%~50.7%,产蜜量提高25.1%~61.4%。  相似文献   

9.
由于春节期间孵化场不出雏,因而要大量贮存种蛋。种蛋在蛋库的贮存时间一般1~10天,甚至超过15天。本场属于中小型种鸡场,每天合格蛋1800多枚,要想入孵J-19200型孵化器一箱,需存蛋10天以上,才可能达到要求,本文通过对贮存1~8天、2~12天、9~19天的种蛋的孵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贮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一、试验情况试验见表1。二、结果分析1.种蛋贮存1~8天,孵化率正常,孵化水平高,成绩好。2.种蛋贮存2~12天,孵化率一般,孵化率下降4%~5%,毛蛋增加2%~3%,鸡苗质量较好。3.种…  相似文献   

10.
对研制的三批中药佐剂灭活苗,在室内进行了保存期及免疫期试验。结果表明,疫苗保存于15~18℃室温为4个月,4~10℃为一年,预防接种鸡无任何不良反应,接种后15~30天HI抗体水平达高峰,至240天下降为1:80~1:160,但经攻毒试验证明,疫苗仍保持良好的免疫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饲粮中不同总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对282头保育猪(PIC猪TR4×1050)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6.81~11.35千克体重保育猪适宜总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基础饲粮采用鱼粉作为非必需氨基酸氮源。饲养期持续28天(断奶后3天开始),分为2个生长阶段,0~14天饲喂处理饲粮,14~28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分为6个处理(总赖氨酸与粗  相似文献   

12.
宋晓敏  卢迪 《饲料工业》1990,11(10):36-37
<正>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日期 1989年5月18日~9月28日,全程132天。 1.2 试验地点东沟县海洋红农场养虾场。 1.3 试验虾池选择的3个虾池,彼此相邻,对照组、试一组、试二组面积(亩)分别为28.5、28、13,且均在高潮区以内,换水全部靠水泵提水。(注:每月两大潮汛时,只能提新水10天左右,其余有10~15天可提各虾池排出的循环水,每月还有5~7天不能提水。3个虾池的提水能力同其面积比基本相同) 1.4 虾苗由海洋红农场育苗场提供,每亩放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表观可消化苏氨酸(AFDT)对脂多糖(LPS)应激条件下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选取35日龄断奶的遗传背景相同、初始平均体重为(808.11±12.17) g的健康新西兰白兔180只,2种应激处理分别为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和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7和20天进行),3种AFDT处理为饲粮中分别添加推荐量的100%、125%和150%的AFDT(实测值分别为0.43%、0.54%和0.64%),共计6个处理,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期35 d,于试验的第22天进行血清样品采集。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AFDT显著增加了试验第17~22天、第23~35天和第1~35天的平均日增重(ADG)以及试验第23~35天和第1~35天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试验第17~22天的饲料转化率(FCR)(P<0.05);有降低试验第1~17天肉兔发病率(P=0.08)和健康风险指数(P=0.08)的趋势;对血清中除高密度脂蛋白(HDL)、丙氨酸(Ala)和球蛋白(GLB)外...  相似文献   

14.
在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与气室变化会直接影响孵化率。而影响种蛋失重和气室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为了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通过试验探索藏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与气室变化符合胚胎发育的正常规律。在温度1~6天为37.58℃、7~14天为37.56℃、15~20天37.50℃、21天37.40℃;相对湿度1~6天为60.12%、7~14天为60.36%、15~20天61.12%、21天62.33%时,在整个孵化期中藏鸡种蛋的失重平均在11.58%,气室5~11天倾斜度逐渐增加,11~18天倾斜度比较明显,到了17~18天气室达到最大的倾斜度。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硫酸钠、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妊娠中后期哈萨克母马血浆和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含量以及上述3种雌激素硫酸盐日排出量的影响。选择年龄5~7岁、胎次2~4胎的妊娠中期哈萨克母马34匹,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9匹、试验Ⅰ组9匹、试验Ⅱ组8匹、试验Ⅲ组8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90 d的补饲试验。在自由采食粗饲料的基础上,对照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试验Ⅰ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6 g硫酸钠,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12 g硫酸钠;试验Ⅱ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5 g微量元素,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5 g微量元素;试验Ⅲ组第1~30天每匹马每天补喂50 g玉米粉+6 g硫酸钠+5 g微量元素,第31~90天补喂100 g玉米粉+12 g硫酸钠+5 g微量元素。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补喂硫酸钠、微量元素及其组合能够提高孕马血浆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在试验期内的各采样时间点,各试验组孕马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试验组孕马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在数值上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第30天时孕马尿中上述3种雌激素硫酸盐的含量均最高。3)试验第30天、第60天、第90天,试验Ⅲ组3种雌激素硫酸盐的日排出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给哈萨克孕马补喂硫酸钠和微量元素的组合能够提高尿中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含量,从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雌酮硫酸钠、马烯雌酮硫酸钠、17α-双氢马烯雌酮硫酸钠的日排出量。  相似文献   

16.
<正> 当母牛初情期后,卵泡成熟和排卵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性周期,奶牛的性周期一般为18~25天,平均21天。根据本试验50头次的统计,性周期为18~26天,平均21.74±1.75天。  相似文献   

17.
用犬贾第虫滋养体感染试验幼犬后进行粪便检查,结果表明,滋养体可以感染试验幼犬,且包囊排出规律呈间歇性,其间歇期为7~8 d,第3天开始排出包囊,排囊后第10天达到高峰期,高峰期持续3~4 d,在间歇期持续排出少量包囊。感染试验犬有腹泻,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1试验材料供试种蛋采用北京市南口农场种鸡场饲养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所产种蛋,种蛋存放1天,种蛋收集后消毒一次,入库前进行分检消毒处理,分组码盘预热后,再连同孵化器一并进行消毒。2试验方法2.1分组试验一组选择产蛋周龄分别为33周和55周种蛋,每小组3000个。试验二组选择33周龄和55周龄种蛋,根据蛋重分别分为四个小组,试验三组选择33周和55周龄种蛋,根据蛋形指数分别分为四个小组。2.2孵化条件孵化器为电子部41所制造的依爱牌16800型孵化器,孵化方式采用变温孵化,入孵后2小时后升温到38.3℃,1~7天为38.3℃,8~13天为37.8℃,14~18天为37.6…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区,乃至全市生猪生产水平,我公司在开发饲料新品种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性试验。最近,选择上海松江产DM423菌粉,作了生长效果的定性试验。现将情况简报如下。一、试验安排 1.试验猪:采用大约×枫泾杂一代,共29头。 2.试验日期:1991年4月22日至7月25日,计93天。按体重分为20—50kg阶段,61天;60kg~出栏阶段,33天。 3.饲料与添加剂:苏州市饲料公司生产的市售生长育肥猪用212(20~60kg阶段)和222(60~90kg阶段)配合饲料,均为粉料。见表1。  相似文献   

20.
吕信 《中国奶牛》2013,(12):34-37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犊泻康"是否对新生犊牛的免疫水平产生影响,本试验从大庆市庆新牧业有限公司选择15头新生健康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I组每日一次灌服200mL(约0.2g/mL)中药制剂"犊泻康",试验Ⅱ组每日灌服200mL(约0.4g/mL)中药制剂"犊泻康",对照组每日灌服200mL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各组犊牛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均相同,分别在第10天、第20天、第30天颈静脉采血并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试验、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两试验组在第10天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在第10天、第20天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30天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试验组在第10天、第20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30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制剂"犊泻康"能明显提高犊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防治犊牛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