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以河南、山西、陕西、辽宁省不同种源酸枣种子播种得到的一年生实生苗和新疆本地种源不同树龄(一年生、二年生)、不同株型(直立枝弯曲型、直立枝开叉型、丛生型)酸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低温处理和冬季自然降温条件下酸枣实生苗离体枝条的电导率,计算得到各处理的枝条电解质相对外渗率,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结合Logistic方程拐点确定了酸枣实生苗枝条细胞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以此作为衡量酸枣抗寒性能的数量指标.结果表明,酸枣实生苗枝条的电解质相对外渗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温度与枝条电解质相对外渗率之间的关系呈现“S”型曲线变化;不同外地种源酸枣一年生实生苗抗寒性的高低排序依次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陕西省,本地种源酸枣实生苗不同树龄抗寒性的高低排序依次为二年生、一年生,本地种源酸枣实生苗不同株型抗寒性的高低排序依次为直立枝弯曲型、直立枝开叉型、丛生型.  相似文献   

2.
以巴格斯酒庄主栽的威代尔、赤霞珠等8个酿酒葡萄品种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寒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8个酿酒葡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POD活性下降,可见,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葡萄抗寒性综合评价的指标。8个品种的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威代尔赤霞珠霞多丽马瑟兰蛇龙珠西拉梅鹿辄白玉霓。  相似文献   

3.
高温胁迫对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机制。【方法】以酸枣和灰枣穴盘苗为材料,研究45℃高温处理不同时间(0、1、3、5 d)对枣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处理不同时间下,酸枣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仅在高温处理第5 d显著增加,较对照提高18.1%,叶片MDA含量变化不显著,灰枣实生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细胞膜系统受损严重。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酸枣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和CAT活性显著升高。高温处理下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蛋白、POD活性变化不大。高温处理显著降低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酸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幅度较灰枣实生苗小。【结论】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SOD和CAT活性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均下降,并且酸枣叶片细胞膜稳定性较灰枣实生苗强,光合色素下降幅度较灰枣实生苗小,耐热性较灰枣实生苗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年生酸枣移栽苗进行耐盐性评价,为其在新疆盐渍化地区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酸枣移栽苗为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将2年生酸枣幼苗移栽后第80 d(CK1),其叶片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 (P <0.05);MDA、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NaCl胁迫下,浓度为0~200 mmol/L,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P<0.05);浓度为250、300 mmol/L时,SOD、POD的活性下降,而CAT活性处于稳定状态.随之NaCl浓度的加重,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成倍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对于酸枣移栽苗来说,在NaCl浓度为0~200 mmol/L,其叶片中的活性氧清除酶开始启动,解除活性氧的毒害,脯氨酸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因此,在此范围内的酸枣移栽苗受到盐害较轻;而在250~3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酸枣移栽苗受到的伤害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低温条件下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提高其抗寒性提供依据.以南果梨嫁接苗为试材,考察在自然低温和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枝条、根系、根颈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自然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南果梨枝条、根系和根颈韧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8.64%)和可溶性蛋白含量(8.33mg·g-1)最高,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910μg·g-1).枝条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人工低温处理比CK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除-15℃处理外,人工低温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比CK高,随着人工低温处理温度的降低.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6.
8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对8种含笑属植物进行越冬适应性观察,并对叶片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越冬性观察,抗寒性排序结果为:台湾含笑>深山含笑>含笑花>金叶含笑>阔瓣含笑>乐昌含笑>峨眉含笑>川含笑.各树种的生理指标与其所处的时期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自然温度先降低后回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MDA都有相应增加和降低,并且这种生理指标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变化与材料抗寒性关系密切,表现为树种抗寒能力越强,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增加幅度越大,而抗寒能力弱的树种则相反.MDA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规律相反,即表现为树种抗寒能力越强,MDA含量增加幅度越小,而抗寒能力弱的树种则相反.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含量多少与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有一定关系.而SOD变化与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关系不大.用5个抗寒生理指标比较的8个树种抗寒性结果与越冬适应性观察的抗寒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山西梨部分栽培品种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黄萍  杨盛  郝国伟  张晓伟  王璐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55-1057,1078
以1 a生枝条为试材,对7个梨品种进行了电导率测定,并且对7个抗寒性不同的梨品种在休眠期间枝条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且与抗寒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强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比较不同产地酸枣的抗寒能力差异,为筛选优良的枣树砧木和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自然降温条件下,对不同产地15种酸枣1年生枝条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将测定值换算成抗寒系数,再将抗寒系数换算成隶属函数值,取各指标隶属度平均值对酸枣抗寒性强弱进行综合评定。在不同产地的15个酸枣类型中,属于抗寒类型的有2个,占13.3%,中抗类型的有6个,占40%,低抗类型的有4个,占26.7%,其中无抗寒能力的只有3个,占20%。酸枣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各指标的隶属值与可溶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呈显著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无论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作为植株抗寒性强弱评价或鉴定的指标。陕西清涧铁莲沟和袁家沟的酸枣具备较强的抗寒能力,其次是陕西米脂张岔村和河北省内丘县。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抗旱性不同小麦材料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胁迫-复水法,取幼苗叶片测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的保护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及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却明显降低;复水以后,保护酶活性、脯氨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脱落酸、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两品种/系的处理与对照间脱落酸、丙二醛含量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情况下,‘靖麦12号’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和较高渗透调节物质且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因此‘靖麦12号’具有较高的抵御干旱胁迫以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可作为云南地区重要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茶树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揭示茶树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及其与茶树抗寒性关系,本试验以扦插苗福鼎大白和实生苗鸠坑种的两年生枝条为试材,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茶树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茶树叶片内O2.-产生速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H2O2、MDA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的增加,减缓了细胞膜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酸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酸枣幼苗为试验材料,选用盆栽控水试验法,研究土壤含水量80%(适宜水分,CK)、60%(轻度胁迫,L)、40%(中度干旱,M)和20%(重度干旱,S)4种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对酸枣幼苗相对含水率、过氧化产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酸枣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干旱胁迫引发膜脂过氧化,酸枣幼苗体内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增加;干旱胁迫导致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游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增加;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逐渐增强;干旱胁迫对酸枣幼苗的光合荧光特性影响显著,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显著增加,而最大荧光(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显著降低。综上,干旱胁迫对酸枣幼苗叶片的各生理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酸枣幼苗通过调节自身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来适应逆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为野生酸枣的规模化开发种植奠定基础。[方法]以邢台野生酸枣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并探讨合适的培养基种类。[结果]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是浓度70%乙醇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其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诱导培养基1/2MS+6-BA1.0 mg/L+NAA0.2 mg/L;增殖培养基MS+6-BA1.0或1.5 mg/L+NAA0.2 mg/L;生根培养基1/2MS+6-BA0.5 mg/L。[结论]初步研究出邢台野生酸枣组织培养方法,并筛选出合适的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酸枣根系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酸枣根系的抗旱能力,采用了自行设计的伤流系数法测定根系活力,双环境法测定根系的提水作用。结果表明:酸枣深或广的根系分布、大的根/冠比和根形态学基端的"泵根",有利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有限水分,使其能够生存于水分短缺的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的酸枣来说,伤流系数越大,根系的生理活性越强,抗旱性也越强;酸枣根系具有提水作用,并且浅层土壤水分含量越低,根系提水作用越明显。生产上伤流系数和根系提水能力的强弱均可作为酸枣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休眠期内甜樱桃不同品种枝条的抗寒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筛选抗寒性较强的甜樱桃品种,在休眠期内,以4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对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等进行测定,利用它们与抗寒性的相关性探讨甜樱桃品种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在4个甜樱桃品种中,‘龙冠’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SOD、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龙宝’、‘红蜜’次之,‘龙丹’的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15.
战立花  许阿美  魏学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35-10438,10458
[目的]探索酸枣根系对不同干旱气候的响应规律。[方法]以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自然干旱等级梯度下的野生酸枣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干旱等级条件下的酸枣根系形态分布特征以及根系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垂直方向上,酸枣根系主要分布于0~80 cm的土层中,细跟(d<2 mm)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较深土层中细跟分布比例逐渐增大。从东到西酸枣根系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变化规律相似,但范围逐渐增大;随着气候干旱程度的增强,酸枣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酸枣根系能够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做出调整,使其能适应缺水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梨品种枝条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5个抗寒性不同的梨品种在休眠期间枝条内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且与抗寒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6种酸枣果肉为材料,采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和Vc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种质酸枣果肉的几种有机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6种酸枣果肉中总酸、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酸枣果肉的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很高,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的抗寒机理。[方法]对海滨雀稗进行低温处理(15、10、5℃),以常温(25℃)为对照;以6个暖季型草坪草种作对照,通过测定各草种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和抗寒机理研究。[结果]海滨雀稗在适当低温(10℃左右)时的抗寒力强,生长旺盛,各抗寒生理指标变化小;但极度低温(5℃左右)时骤然死亡。原因是低温时抗寒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量少。[结论]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基因控制,诱变育种的效果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