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鹿的药用价值极高,近几年,我国兴起对梅花鹿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南方的梅花鹿饲养技术,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梅花鹿在我国南方的生长习性,从而更好地优化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2.
梅花鹿在动物分类上是属于脊索动物门(Chokdate)、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偶蹄目(Artiodactyla)、反刍亚目(Rumminantia)、鹿科(Cervidae)的动物。鹿茸具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的保健  相似文献   

3.
野生梅花鹿主要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小兴安岭及四川、台湾等地;驯养的梅花鹿则分布于各地的动物园及驯养场.我国人工养殖梅花鹿历史悠久,由于鹿肉、鹿血、鹿茸等产品营养丰富,具有人体必需的38种营养成分,因此成了近年来兴起的特种养殖项目.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海宁市的观光农业,提供优质鹿产品,特进行了南方饲养梅花鹿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梅花鹿是偶蹄目鹿科中型食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有6个亚种,山西梅花鹿、华南梅花鹿、华北梅花鹿、东北梅花鹿、四川梅花鹿和台湾梅花鹿,其中华北、山西和台湾3个亚种在野外已经灭绝。梅花鹿的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将鹿产品用于食药、保健与旅游等方面最早的国家,故发展梅花鹿的饲养及生态产业有着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取梅花鹿的肾上腺,做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分为被膜、皮质和髓质。被膜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分布有类似未分化的细胞,并偶见少量平滑肌纤维。皮质最厚,明显分为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其中束状带最厚,占皮质的绝大部分,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部位,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块状,髓质中央有一大的静脉,称为中央静脉。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剖腹产诊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笔者在近年养鹿实践中 ,对梅花鹿剖腹产进行了诊治研究的总结。较详尽地阐述了梅花鹿剖腹产的适应症、剖腹产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护理等问题。通过 1 5例难产手术证明 ,仔鹿成活率达 80 % ,母鹿成活率达 1 0 0 %。  相似文献   

7.
采用外周学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青海地区的梅花鹿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梅花鹿二倍体染色体数目Zn = 64 ,65,66 ,68;染色体总臂数NF=70 。  相似文献   

8.
取梅花鹿的肾上腺,做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分为被膜、皮质和髓质。被膜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分布有类似未分化的细胞,并偶见少量平滑肌纤维。皮质最厚,明显分为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其中束状带最厚,占皮质的绝大部分,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部位,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块状,髓质中央有一大的静脉,称为中央静脉。  相似文献   

9.
添加碳酸氢钠提高梅花鹿产茸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0头4-10岁成年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以头茬三叉鲜茸重量为指标。以日粮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为试验组,未添加碳酸氢钠为对照组。用同一水平的饲料配方,试验期91天。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0.5%碳酸氢钠试验组与对照组茸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茸产量14.80%,提高饲料利用率17.23%。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角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药材梅花鹿角进行了生药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梅花鹿角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 ,其公式为 A1P1,A2 P2 ,A3P3。梅花鹿角的显微结构由颓废层、骨密质和骨疏质组成。颓废层均有向内凹陷的窝和管。骨密质由哈佛氏系统组成 ,观察到了暗色带。骨疏质的网眼及骨小梁上首次发现棕色球形物 (直径 1 5~ 50 μm)。粉末中有菊花状等不同形状的骨板碎片、骨疏质碎片和颓废层碎片 ,及成群的棕色球形物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镜检、浊度法和菌落计数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纳豆亚种(B. subtilis subsp. Natto)、枯草亚种(B. subtilis subsp.subtilis)和沙漠亚种(B. subtilis subsp. inaquosorum)在32℃下LB培养基中的前8 h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并进一步研究70℃水浴30 min热激活、添加AGFK(Asparagine GlucoseFructoseKalium)和L-丙氨酸萌发剂后对沙漠亚种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亚种间萌发性能有显著差异,在试验条件下枯草亚种萌发最好,8 h萌发率可达87%;纳豆亚种次之,但6 h后与枯草亚种无显著差异;沙漠亚种萌发率较低,8 h萌发率仅达到28.7%。同一条件下热激活对沙漠亚种的萌发率有提升作用(P<0.05),而萌发剂可显著提高沙漠亚种芽孢的萌发率。综上,不同亚种的枯草芽孢杆菌萌发效率的差异预示着其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应用方案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梅花鹿组织LDH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运用SAS和SPSS11.5软件对127只梅花鹿500个产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鹿茸形态对南方梅花鹿产茸量的影响以及各年龄段产茸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龄对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鹿茸产量会随年龄(锯次)的递增而上升,峰值出现在第8锯,以后产量逐渐下降。不同年龄鹿茸产量之间也呈现极显著相关性,特别是第1锯对以后各年龄的产量影响十分显著。此外,三种形态的鹿茸与鹿茸产量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表现为三杈茸二杠茸毛桃。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多在我国北方饲养,南方饲养量不多,规模饲养更少。义乌市仙雾农庄已引进梅花鹿开展饲养试验。现将几年来的饲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试验对外引梅花鹿及其后代在关山林区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外引梅花鹿及其后代在初生,育成,成年三个生长期的体形外貌,生长发育,繁殖 茸量诸方面的均保持了原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关山林区有广阔的饲养毓育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鹿茸发生机理,阐明生茸区骨膜在鹿茸发生中的作用,选择4只1周岁雄性梅花鹿,在鹿茸发生前,通过外科手术将一侧完整的生茸区骨膜摘除并移植到额骨上。结果,摘除骨膜的生茸区没有发生鹿茸,而在被移植的额骨部位上发生了鹿茸且生长发育正常。证明了生茸区骨膜是鹿茸发生的组织基础,同时为通过异位生茸提高鹿茸产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连续5年利用调整日粮结构及微量元素含量,添加碳酸氢钠等方法均获得一致效果,提高梅花鹿母鹿雄性胎儿出生率达55.3%。  相似文献   

19.
东北梅花鹿,马鹿采食野生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绍荃 《野生动物》1990,(3):26-27,6
研究野生梅花鹿和马鹿采食植物,以天然饲料取代粮食,是野生动物驯养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当前人工养鹿多以粮食及作物秸杆和叶为饲料。粮食又以豆饼及玉米为主,这样就提高了养鹿的成本,使经济效益减少。全国1985年养鹿达25万头(吉林省10万余头,黑龙江省7万余头)。以日粮中的精料为0.5公斤计算,全年365天消耗豆饼或玉米为9.36万吨,若把这些豆饼或玉米出口,一吨豆饼出口价格为150美元(1985年),一吨玉米出口价格为110美元(1985年)可收入1404万美元或1029.6万美元。中国粮食产量有限,用粮食为精料喂鹿生产鹿茸出口,若不改进饲料则得不偿失。苏联林区管理野生鹿群基本上不用喂粮食,主要让鹿在林内采食各种植物,适当加以补充饲料。每头鹿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电刺激采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鹿产品质量,发展优良鹿群数量,扩大优良基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利用率,2004年11月份在梅花鹿配种期对5头雄性梅花鹿进行了5次电刺激采精试验,成功5次,成功率100%,采得的精液品质优良,采精量为0.4~2.0 mL,平均采精量为1.28 mL,精子密度为5~10亿个/mL,活力为0.4~0.6,采精后雄鹿食欲、精神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