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鑫钰  高建民  刘冬  王天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29-9230,9232
[目的]确定木材除湿干燥各阶段的最佳旁通率,降低除湿比能耗。[方法]以杨木为试验材料,采用GGS-2/1除湿干燥机进行干燥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旁通率下的除湿率和除湿比能耗研究旁通率对高温除湿干燥节能效果的影响。[结果]杨木含水率在60%~25%阶段开启除湿机可达到节能效果。随着湿空气相对湿度减小,最小除湿比能耗对应的最佳旁通率增大。在干燥第一阶段,相对湿度为79%时,最佳旁通率为0.3,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0.63 kW.h/kg;在干燥第二阶段,相对湿度为71%时,最佳旁通率为1,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1.33 kW.h/kg;在干燥第三阶段,相对湿度为60%时,最佳旁通率为1.82,除湿比能耗达到最小值1.82 kW.h/kg。在选用的试验工况下,当旁通率达到最佳时,节能率为34%~58%。[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木材干燥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菜籽低温除湿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油菜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为了保证油菜籽干燥品质,提高干燥效率,同时降低 干燥能耗,提出了利用低温除湿干燥方法对油菜籽进行干燥。设计了低温除湿干燥系统,并进行了低温干燥(45、55、 65益)和高温干燥(80、105、120、150益)对比试验,建立了油菜籽低温除湿干燥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可靠性检验。 结果表明院油菜籽的低温除湿干燥模型符合Page 模型,在风速一定时,热风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干燥效率的两个 主要因素。利用近红外对油菜籽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油菜籽经过低温除湿干燥后,其蛋白质和油酸含量略高于高 温干燥的含量。发芽率试验表明,低温除湿干燥后油菜籽的发芽率显著高于高温干燥后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单板干燥机的热能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推出了干燥机的热效率、效率和能级效率的表达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三种效率从理论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干燥机的热能利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应增加干燥机内湿空气的循环次数,予热进气和干燥单板,有效利用排气和凝结水的余热,减小机内传热和气体混合引起的(火用)损失,减小供入干燥机蒸汽的热能能级与干燥单板所需热能能级之差。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热泵除湿干燥机组可以有效除湿的空气旁通比范围,研究了空气旁通比与蒸发温度、露点温差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空气循环系统与热泵系统的耦合关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空气旁通比与蒸发温度、露点温差成负倒数形式的非线性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精确控制热泵除湿干燥机组的运行状态,提高热泵除湿干燥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在粮食干燥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在干燥机上的应用,包括计算机模拟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自动控制等方面. 1计算机模拟分析 计算机模拟分析是利用有关粮食干燥数学模型和有关的数据来描述干燥系统并预测该系统的性能及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它可以用于研究干燥机理,并掌握热质交换规律;预测干燥机和干燥系统的性能(如干燥效率、干燥时间、粮食水分和粮食温度的分布规律、热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研制新型干燥机和优化现有干燥机设计,探讨新的干燥工艺和优化现有的各种干燥工艺.它的用途正在扩展,如已应用于教育、推广、管理等方面.所以,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模拟分析只是它的一部分.它所用的数学模型分为试验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热泵除湿机-微计算机监控(TRCW)联合干燥系统中,木材干燥室的供热与湿空气的排湿,由太阳能供热系统和热泵除湿机两者配合起来完成。整个联合干燥系统的工作过程由微机监控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式空气型,采光面积为75m~2,,热泵除湿干燥机按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压缩机功率为3.75kW),以热泵供热的方式供给木材干燥所需的热量,而以制冷除湿方式除去木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联合系统的干燥能力为15~25m~3木材,在1989年4月至1990年7月的实验中,干燥的材种有水曲柳、柞木、榆木、红松、白松等。木材板厚为3~6cm,初含水率40%~60%,终含水率8.5%~15%,年平均干燥能耗每m~3木材为80kW·h及每kg水为0.53kW·h。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热泵除湿机-微计算机监控联合干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太阳能-热泵除湿机-微计算机监控(TRCW)联合干燥系统中,木材干燥室的供热与湿空气的排湿,由太阳能供热系统和热泵除湿机两者配合起来完成。整个联合干燥系统的工作过程由微机监控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式空气型,采光面积为75m~2,,热泵除湿干燥机按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压缩机功率为3.75kW),以热泵供热的方式供给木材干燥所需的热量,而以制冷除湿方式除去木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联合系统的干燥能力为15~25m~3木材,在1989年4月至1990年7月的实验中,干燥的材种有水曲柳、柞木、榆木、红松、白松等。木材板厚为3~6cm,初含水率40%~60%,终含水率8.5%~15%,年平均干燥能耗每m~3木材为80kW·h及每kg水为0.53kW·h。  相似文献   

8.
木材特种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系统介绍了除湿干燥、真空干燥、太阳能干燥、炉气干燥、微波干燥等木材特种干燥方法的发展现状 ,提出将来木材特种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联合干燥 ,如高温双热源除湿干燥与太阳能组合干燥技术、木废料能源联合干燥、除湿干燥中利用热压蒸汽余热等  相似文献   

9.
在木材加工企业,木材干燥所消耗的热量占整个企业总能耗的70%左右.因此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进行节能,其意义十分重大.将蒸汽喷射式热泵技术应用于木材干燥,可以降低木材干燥的能耗,提高干燥质量和经济效益;蒸汽喷射式热泵以水蒸汽为工质,冷凝温度可以较高,适用于各种木材在不同的温度下的干燥以及高温干燥.它兼有蒸汽干燥适应性广和除湿干燥节能的优点,避免了除湿干燥不能喷蒸、干燥温度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机节能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湿空气的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除湿比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湿空气的旁通率对除湿效率和除湿比能耗有着显著的影响,且最佳旁通率与干燥机所处工况和湿空气参数有很大关系。该文还从实验角度证明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用热泵供热可节省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1.
根据的基本概念、平衡评定准则和的计算方法,对长清输油泵站进行了平衡测试,给出了输油泵站系统、输油子系统、供用电子系统的分析模型及平衡方程。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指出高能级高值的能源消耗于低效的设备是造成泵站能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从能质利用方面提出了提高管道输油系统的能质利用率和系统效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楼群华 《油气储运》2004,23(2):36-38
针对原油输油站生产过程的能耗特点,利用火用分析方法对输油站的加热炉和输油泵的火用损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输油站生产效率的具体节能措施,为改进生产用能过程提供技术性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分析说明仅凭能量平衡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能量利用的合理程度,必须既要考虑“量”的守恒性,又要考虑“质”的不守恒性,才能找到提高热媒炉(火用)效率的途径。提高热媒炉(火用)效率的关键是降低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炯损失。从实际出发采用提高绝热燃烧温度的措施,如减小过剩空气系数或预热空气等;在热媒炉工艺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热媒温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温室作为设施农业的主体,其温度调节尤为重要。通过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对温室进行跨季节蓄热,高效节能,清洁环保。以北京某温室及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跨季节蓄热系统在温室中的运行性能。采用DeST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负荷和室温变化规律,确定系统的运行特性,再结合工程实际数据,探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全年热、冷负荷总量比值为1.0:1.1,可实现温室能源跨季节的自供给利用;温室室温维持在20.0~25.0 ℃,能够满足高档花卉的生长温度需求;热泵源侧进水温度维持在11.4~23.7 ℃,可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全年地埋管处土壤温度升高1.3 ℃,变化相对稳定。综上可知,地源热泵系统在温室中运行效果显著,稳定性较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船舶柴油机余热,说明采用高温热泵回收柴油机缸套冷却水余热的优点,并计算出可回收利用的缸套冷却水余热量;进一步分析了高温热泵回收缸套冷却水余热应满足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高温热泵的类型,给出了用于回收柴油机余热的高温热泵的系统原理图,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研究中存在的难点,推荐了两种较为适宜的高温热泵工质.  相似文献   

16.
换热器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目前,在地热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面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北京北务开发区建立了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对系统的冬季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将一种新型地能设计软件(EED)用于该工程的设计和计算,模拟出循环液体的温度和其它设计参数。此外,本文还进行了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比对,分析了造成数据差异的原因,为该设计软件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输油泵机组轴瓦温度超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氟利昂制冷、PLC温控、超导热管等多种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实用的氟利昂制冷降温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冷却输油泵与电机的轴瓦高温,降低了输油泵机组的停机故障率,节省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CO_2充入量与热泵干燥机系统功率、干燥室内温度、系统性能系数的关系,获得CO_2最佳充入量。【方法】根据实际生产要求分析热泵干燥机的工作原理,搭建CO_2热泵干燥试验平台;使用PLC采集数据和设计监测系统;进行CO_2充入量试验。【结果】当CO_2充入量为2.5 kg时,该系统功率达1 200 W,干燥室内温度较高,达70℃,系统的能耗比(COP)为3.89,单位时间除湿量为1.636 kg·h-1。此时冷却器和蒸发器压力适宜,进出口温差较大。【结论】该系统能源利用率高,性能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庆铁管道南三站加热系统在相同负荷下存在复线热媒出炉温度高于老线的异常现象,对该工艺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庆铁复线在垂杨站向吉化分输时形成流体分流,但在流速不同情况下,介质分流具有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对庆铁复线南三站加热炉热媒出炉温度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