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法对不同类型沼气池的沼液应用不同方法处理后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发现沼液单纯离心、沼液高压灭菌和滤液经细菌滤器过滤除菌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抑菌效果依次为:离心沼液>过滤除菌沼液>高压灭菌沼液。综合实验结果,认为沼液中的拮抗微生物是沼液抑菌防病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中微生物的细菌种群分析与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集了现代牧业集团各地区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分析了不同沼液样品中全N,P,K等养分的含量和理化性质,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究了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及种群组成情况,根据BLAST的比对结果,选取并纯化到32株细菌,测定了它们对四种不同病原真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各地区沼液样品的pH为6.1~8.7,总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为来自通山的样品,达15.4%,含量最低的为马鞍山沼液样品仅为0.94.不同沼液样品中的细菌的数量介于105~106 CFU·mL-1之间,且种群丰富,组成差别较大,芽孢杆菌为各地区沼液样品中的主要优势微生物.拮抗实验的结果表明Paenibacillus peoriae对菌棉花枯萎病、菌尖刀镰刀型黄瓜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四种病源真均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具有作为生防应用菌株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沼液抑制三七镰刀菌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发酵残留物应用于种植业,能防治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有关沼液抑制或杀灭植物病原菌的机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三七镰刀菌为供试菌株,改变沼液的原料来源、pH值、温度和微生物状态,测定沼液对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原料来源的沼液对病菌有相同的抑制趋势,pH值在上限值为9.0,下限值为5.0的时候仍然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沼液随温度的升高抑制效果减弱[1~4]。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辽细辛精油对植物病害致病细菌的作用效果,以瓜类果斑病菌为靶标菌,以链霉素等化学农药为阳性对照,采用浑浊度法和抑菌圈法研究辽细辛精油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辽细辛精油对瓜类果斑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效果不理想,仅当浓度≥2 000 mg/L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否则表现出促进作用;辽细辛精油对瓜类果斑病菌的作用效果不及链霉素和氢氧化铜等化学农药,但与叶枯唑等个别农药的效果相当,且作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小麦、玉米秸秆不同预处理产沼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秸秆不同预处理产气量及甲烷含量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在实验室分别用沼液、绿秸灵预处理玉米及小麦秸秆,共设置六个处理进行秸秆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并保持相同浓度和C/N比的发酵条件下,单位质量干物质产气率(TS产气率)及甲烷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玉米秸秆+绿秸灵>玉米秸秆+沼液>小麦秸秆+绿秸灵>小麦秸秆+沼液>玉米秸秆CK>小麦秸秆CK,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采用绿秸灵预处理秸秆的产气效果优于用沼液预处理的效果。在采用相同的预处理前提下,玉米秸秆的干物质产气率(TS产气率)及甲烷产气率(TSCH4产气率)均大于小麦秸秆的干物质产气率(TS产气率),表明玉米秸秆比小麦秸秆更适宜于沼气发酵。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浓缩沼液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和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抑制效果的影响,该实验采用6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苯、乙醚、甲苯、环己烷、石油醚)对已经去除80%水分的沼液浓缩液进行萃取后再浓缩,将最终的萃取浓缩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6种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萃取浓缩物都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孢菌有抑制作用,且萃取浓缩物的抑制效果强于浓缩液、原沼液和萃取后剩余浓缩液的抑制效果。该实验可为沼液防治三七根腐病的利用奠定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覃遵镜 《南方农机》2017,(2):143-144
近几年,国家每年的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大约达到年均数亿吨以上,这些秸秆的利用率往往低于50%,大量秸秆在秋末被焚烧殆尽。不仅从一定层面上带来空气污染,也造成农作物原始资源的过度浪费。秸秆的微生物预处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利用白腐菌和一些复合菌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既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浪费,还能大幅度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实验表明,秸秆经微生物预处理后,能明显提高沼气中的产气量和产气效率;利用混合菌对沼气进行预处理的效果最好,产气量最高,产气高峰期明显提前。采用哪种微生物也对产生的沼气有明显影响。实验表明:单纯利用白腐菌进行秸秆预处理同样会有良好的效果,反之,利用木霉进行秸秆预处理对厌氧发酵的促进作用效果则并不明显。这充分说明,利用木质素降解菌株进行秸秆预处理对提高秸秆的厌氧发酵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在沼液中添加某些活性成分对沼液抑制交链孢菌效果的影响,该实验采用抑菌效果相对较好的青蒿作为发酵原料经中温厌氧消化产生沼液,然后在沼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腐殖酸,赤霉素,VB_1,VB_2,VB_6及(NH_4)_2SO_4,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成分对抑制交链孢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沼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腐殖酸,赤霉素,VB_1,VB_2及(NH_4)_2SO_4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交链孢菌的抑制效果,各种活性成分的最适抑制效果的浓度依次是3%,0.4%,0.1%,0.4%,1%,但是低浓度的VB_6对沼液抑菌的效果并无任何影响,高浓度的VB_6反而减弱了青蒿沼液对交链孢菌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叶面喷施沼液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寻求有利于其增产的最佳沼液喷施浓度,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春小麦生长中的锈病发病率和死苗率以及不同气象要素特征对于沼液喷施的影响,其结果说明:沼液喷施浓度影响较大,其中65%浓度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最好,增产22.8%:75%浓度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次之,增产15.2%;浓度超过85%进行叶面喷施,有烧苗现象发生,会造成轻微减产;使用65%浓度的沼液进行叶面喷施可以使锈病发病率和死苗率同时达到最低;7~8月气象要素特征最适宜进行沼液喷施.所以使用适宜浓度,可以明显促进春小麦的生产,提高产量,对青海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沼液进行无害化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灰致沼液氮磷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沼液氮磷脱除的操作费用,提出向沼液中添加生物质灰来辅助氮磷脱除。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4种生物质在600℃下燃烧后的生物质灰对沼液pH值、氨氮浓度和总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生物质灰添加对沼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质量浓度、浊度及植物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灰在沼液中的溶解度最大,为12.97%,而花生壳灰溶解度最低,仅为10.67%。通过Ca~(2+)、Mg~(2+)和OH~-等离子的引入,生物质灰添加可部分沉淀沼液中的CO_2,提升沼液p H值至9.5~11.0,满足"热-吹脱"氨氮脱除工艺对p H值的要求。同时,随着生物质灰添加量的增加,沼液中总磷含量基本呈现先降低后略微升高的趋势,当添加100 g/L棉花秸秆灰时,沼液总磷最高脱除率可达78.74%,其质量浓度可由初始值19.66 mg/L降低至4.18 mg/L。这表明生物质灰添加有利于氮磷脱除,理论上可降低氮磷脱除的操作费用。另外,添加生物质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沼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质量浓度和浊度,其中棉花秸秆灰的综合表现最优,对三者的降低幅度分别达56.71%、57.24%和77.37%。最后,用添加生物质灰后的沼液富CO_2溶液培养大白菜种子,其发芽指数整体大于0.8,表现出较低的植物生理毒性。因此,生物质灰可用于辅助沼液氮磷脱除,有利于沼液后期施用,其中,棉花秸秆灰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细辛精油和3种化学药剂(70%恶霉灵 WP、500 g /L 扑海因 SC、30%嘧霉胺 SC)对茄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茄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09.72 mg/L 和349.05 mg/L,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菌丝生长,说明细辛精油对茄子枯萎病菌的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孢子萌发;从 EC90上看,细辛精油的抑菌效果比恶霉灵提高61.63%(菌丝生长)和99.75%(孢子萌发),说明细辛精油在较高浓度时的抑菌效果优于恶霉灵。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中存在预处理能耗高、料液分层结壳、混合不均匀、出料困难等问题.该研究采用了自行设计的厢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ADR),测定了玉米秸秆在中温条件下的沼气产量、甲烷含量以及p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未经C/N调节,只经过简单切割和沼液浸泡两步预处理,即可进行有效的厌氧消化,30 d后进人满负荷运行阶段的产气量为19.94 L·d-1,原料TS产气率为0.495 m3· kg-1,比常规粉碎批式厌氧消化产气率提高了30.75%,pH稳定在6.5 ~7.2之间.采用CADR处理玉米秸秆,启动快速、运行稳定、产气率高.  相似文献   

13.
沼液回流对棉花秸秆产甲烷效率及微生物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中温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研究了沼液长期回流对棉花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对固定进水负荷下的发酵罐运行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发现: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 d,进水有机负荷为4 g TS·L~(-1)d~(-1)的条件下,与未回流组相比,回流组在第153天时产气受到抑制,产气下降了23.1%;pH值在7.1上下波动而未回流组为6.8;氨态氮浓度为108 mg·L~(-1),未回流组在71 mg·L~(-1)左右;粘度由54 mPa·s增至139m Pa·s;VFAs含量高于未回流组,其中乙酸和乳酸积累较为明显。结果表明:一方面,沼液回流提高了反应器有机负荷率及缓冲能力,大大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对产沼气体系产生搅拌作用,节约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回流组沼液粘度的增加、乙酸和乳酸的积累是其产甲烷率降低的原因,其纤维素分解菌种类较少,但主要产甲烷菌-甲烷鬃毛菌随着乙酸的积累而增长,对稳定沼液回流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离体条件下细辛精油对3种棉花病害致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细辛精油对引起棉花病害的3种病原菌(红腐病菌、褐斑病菌、曲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两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为312.70Mg/L;对曲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仅为215.20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沼液预处理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沼液预处理玉米秸秆后与牛粪按3∶1混合,进行中温(35℃±1℃)批式厌氧消化实验,考察沼液预处理玉米秸秆对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通过全因素实验设计,对不同沼液浓度(过5目,10目,20目,40目滤网的沼液)和不同沼液固体含量(10%,15%,20%,25%)条件下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厌氧消化的产甲烷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沼液在不同的固体浓度下预处理玉米秸秆后与牛粪混合厌氧消化的负荷产甲烷量较未预处理组显著提高,消化时间明显缩短。当沼液过5 M筛网,预处理固体浓度为15%时可获最大负荷产甲烷量238.35 mL·g~(-1)VS,相比未预处理组173.43 mL·g~(-1)VS提高37.43%,而厌氧消化周期T90(26天)相对未预处理组(39天)缩短33.3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沼液预处理方法对花椰菜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对经不同时间沼液浸泡预处理(1d,4d,7d,10d)的花椰菜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实验,研究预处理时间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量、CH4含量、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氨态氮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泡处理1d、4d、7d和10d的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90%、73.90%、45.83%和56.03%;沼液浸泡预处理使体系的CH4含量在10d后稳定在60%左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沼液浸泡预处理4d、7d、10d有效地缩短厌氧发酵初期的水解酸化阶段,使厌氧发酵的pH值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沼液浸泡预处理促进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的去除。整体上来看,以沼液浸泡预处理4d后效果最好,气体产量和CH4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4种白腐菌预处理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文章采用4种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Trametes versicolor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测定白腐菌微生物生长曲线及进行厌氧消化实验验证,发现C.subvermispora预处理效果最佳,能够在15天时间内径向完全覆盖秸秆,生长速率大,为167.75μm·h~(-1),对木质素的相对选择降解系数最高,为0.85。厌氧消化实验结果显示,C.subvermispora预处理玉米秸秆累积产甲烷量为225.94 L·kg~(-1)VS,较未预处理提高了12.32%,T_(80)产气周期缩短8天。说明,C.subvermispora预处理能够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  相似文献   

18.
沼液曝气地下滴灌对大棚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沼液曝气地下滴灌对大棚韭菜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曝气地下滴灌技术明显提高了韭菜产量和品质,沼液浓度为80%和曝气系数为1.0时,产量最高,为3457.55 kg·(667m)-2,比对照增长28.53%;随着沼液浓度的提高,韭菜中Vc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在同一沼液浓度下,随着曝气系数的增大,Vc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其中以沼液浓度80%和曝气系数为1.0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Vc含量提高77.7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91.2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70.59%.  相似文献   

19.
沼液浓度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沼液浸泡番茄种子对其委芽有不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沼液浓度达到或超过70%时,对发芽有抑制作用;沼液浓度不超过50%时,对发芽有促进作用,最佳沼液浓度为5% ̄30%。  相似文献   

20.
刘国胜 《中国沼气》2009,27(5):29-30
通过沼液不同次数叶面喷施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沼液喷施做叶肥能明显提高中药材黄芪产量,并对黄芪白粉病和根腐病有显著预防效果,可提高黄芪的抗逆性,延长枯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