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丘宴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7,22(1):7-9
工厂化猪场的疫病控制丘宴明广东省兽医防疫检疫站广州510230)1引言机械化养猪协会兽医情报中心本着“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工厂化养猪”的精神,自1987年起总结了正大、光明、万丰、茅山等我国首批从国外引进的外资或合资工厂化猪场的正、反经验,提出了工...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猪场的疫病控制丘宴明(广东省兽医防疫检疫站,广州510230)1机械化养猪协会兽医情报中心自1987年起,总结了正大、光明、万丰、茅山等我国首批从国外引进的外资或合资工厂化猪场的正、反经验,提出了工厂化猪场必须建立(疫病控制系统)的主张。根据“... 相似文献
3.
4.
大型工厂化猪场的疫病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1,(1):44-48
集约化猪场的疫病控制是一项综合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包括兽医学、畜牧学、建筑学、环境卫生学、化学等多门学科,而不是简单的兽医学。应从抓好小气候环境控制、日常饲养管理和保健、封闭饲养、免疫接种、卫生消毒、检疫监测、种猪选育和净化等环节做起,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猪场的选址和布局(1)猪场应选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水质卫生良好、排水方便的沙质土地带,易使猪场保持干燥和环境卫生。最好配套有鱼塘、果林、耕地,以便于污水的处理。(2)猪场应处于交通方便的位置,但要和主要公… 相似文献
5.
6.
7.
8.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猪肉需求在不断增长,刺激着猪场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在猪场管理中,猪的疫病防控作为关键一环,对猪场养殖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应用科学合理的猪场疫病防控技术,有利于降低疫病发生率,节约养殖成本.因此,应构建猪场疫病防控与净化综合体系,以减少生猪养殖风险,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规模猪场的环境是指猪场所处地理位置、空气环境、热环境和生产环境等环节相互作用条件下的环境。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环境对养猪生产水平的制约作用日益显著。因此,改善规模猪场环境,科学地规划猪场和猪舍建筑,是提高生产力和疫病控制的有效措施。1场址的选择和布局1.1选址规模猪场场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水质卫生良好、排水方便的沙质土地带,这样易使猪场保持干燥和环境卫生;不宜选择在山谷、山坳处或热辐射大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通风条件相对较差,易使猪舍潮湿和夏季室温偏高。猪场… 相似文献
10.
1加强规模化猪场的科学饲养管理1.1科学营养根据猪的品种、营养需求,制定适当的饲养标准。1.2加强科学管理,增强猪只抵抗力猪是否发病,同个体天然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有密切关系。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只健康和增强猪只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是控制疫病的重要措施。为此,在管理中要做到:分阶段饲养。按照规模化猪场的设计流程,根据猪的品种、性别、年龄、性能等合理组群,实施科学调控,强化猪只各阶段饲养,保证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同时应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猪舍清洁舒适和通风良好。冬天应防寒保暖,夏天应防暑降温。2建立严… 相似文献
1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6)
<正>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时常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春季细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而熬过寒冬的畜禽往往较瘦,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冬春之交,动物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所谓春泛)。如果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加注意,将会引起疫病的发生,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影响经济效益。1环境温度控制1.1仔猪温度控制,对刚转进或备转栋舍,要根据猪只头数和日龄而设定环境温度,如;断奶日龄在21~23d的(最小会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我国工厂化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并对疾病防治的几个问题(创新与务实、给合实际、树立企业经营观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祝效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4):74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病及内、外、产科病等。其中以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最为严重。在集约化规模饲养的今天,猪群过于集中和密集,使疫病的危害日趋严重,不仅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从疾病控制着 相似文献
16.
17.
在猪场的疫病防控净化过程中,消毒防疫是一个重要环节。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首先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消毒净化目的,还会造成猪场环境的二次污染。目前,消毒药品的种类较多,适应对象各异,加之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组分和工艺不同,消杀效果与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所以在猪场消毒防疫工作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尤为重要,广大养殖业者应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
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牧业》2006,(2)
<正> 猪病种类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猪的疫病,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另一类是普通病,包括内科、外科和产科疾病。在猪病中,猪的疫病,尤其是传染病危害最严重,往往大批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甚至殃及全群,损失巨大。但随着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只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养猪防病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一定会使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降到最小程度,切实增加养猪生产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养殖场户在开展疾病控制时,往往只采用药物控制和疫苗预防的方法,使用疫苗达到了数十种之多,殊不知,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虽然可以减少猪只对疾病的感染机会,但长期使用,会使机体本身产生耐药性。人长期食用这种猪肉,也会逐步引起自身抵抗力降低。旧的疾病尚未根除,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且多呈并发或继发感染,并且疫苗、兽药的费用对猪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针对此种情况,探讨摸索新的疫病控制技术,是各规模化猪场的必选之路。 相似文献
20.
猪场的疫病控制是一项综合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应从抓好小气候环境控制、日常饲养管理和保健、封闭饲养、免疫接种、卫生消毒、检疫监测、种猪选育和交货净化等环节做起,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流行。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现将规模猪场疫病控制的关键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