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了果树微灌技术中小管出流环式滴灌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微灌技术中小管出流环式滴灌在果树种植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果树产量和节水节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中的微灌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经攀枝花市农林院研究表明:本市果树微灌方式根据品种不同,可采用微喷灌和小管出流.果树微灌-般较沟灌亩增产32.37%,节水31.17%,亩增纯收益926.57元.此外,石榴微喷灌能减轻蚜虫为害,在花期减少施药次数,利于蜜蜂传粉,增加坐果率,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和仁和区正在实施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建设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小管出流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华北区耗水型果树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耗水型果树减蒸降耗及种植管理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形成的苹果、梨节水技术集成模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梨以外围沟灌最优,局部灌溉次优,漫灌最差;苹果以局部灌溉最优,小管出流次优,漫灌最差。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管出流比传统地面灌溉具有更强的地面适应性,对生态林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劳的作用,有利于防护林生长,对地表植被的再生和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甘肃省内灌区多采用渠灌、管灌、滴灌和微喷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考虑到灌区水源条件、地形坡度、作物生长期、风速、蒸发量、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土壤含盐量、作物品种、群众管理水平等影响因子,灌区需采用适宜的田间节灌模式,古浪县黄花滩田间配套工程项目区土地为新开垦土地,地形平缓,区域适宜灌溉种植经济林、饲草、山药、枸杞等作物,该工程已实施运行,效果良好,本文以该工程1#地块小管出流为设计实例,对其他地区小管出流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小光 《甘肃农业》2004,(8):108-108
一、小管出流技术简介小管出流灌溉技术是利用管网把压力水输送分配到田间 ,用塑料小管(内径d =4 PC塑料管 )与末级输配水管道 (毛管 )连接 ,使灌溉水流入环绕每株果树的环沟或树行格沟 ,浸润沿沟土壤 ,适时适量提供作物所需水分。这种灌溉系统与滴灌系统相似 ,只是把滴灌系统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小管出流环沟灌溉土壤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和环沟内水流推进模型,并用数值法求解,应用该模型可以确定小管出流环沟灌溉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苹果高效节水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3-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了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3套高效灌溉施肥技术模式,以常规树盘灌溉作为对照。分别在苹果树萌芽期、花后期、幼果膨大期、成熟期和封冻前灌水施肥,依据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以及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率等因素确定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1)在3种灌溉方式处理中,环绕滴灌、覆膜沟灌0.00~180.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高且相对比较稳定,树盘灌溉的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大。2)在整个生育期内,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处理分别比树盘灌溉减少灌水量58.700%、50.100%和34.400%;果园耗水量较树盘灌溉分别减少33.500%、28.600%和19.600%。3)产量方面,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产量分别比树盘灌溉高6.000%、5.300%和2.900%;环绕滴灌产量达到3034.7kg/667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达到9.6kg/m3。总体来看,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和覆膜沟灌是较好的节水技术模式方式,值得在果园灌溉中因地制宜的加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枣树间作或单种情况,宁夏压砂地枣树种植补灌技术可选择滴灌、小管出流补灌技术。在瓜枣间作、薯枣间作种植区选择滴灌补灌技术,在枣树单种地区选择小管出流补灌技术。并根据试验监测资料,提出了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枣树微灌技术补充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1.
小管出流与大田漫灌对刺槐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管出流与大水漫灌不同灌溉方式下,研究刺槐(Robinia pseudocacia L.)的相对含水量(RWC),水分饱和亏缺(RWD),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在小管出流灌溉条件下,刺槐叶片净光合速率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生长量均大于漫灌下刺槐,而单叶水分利用率与叶片胞间CO2浓度在这2种灌溉条件下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2.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资源相对贫乏,而山区果园多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灌溉,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通过对宁夏西吉县聂家河流域果树小管出流补灌试验,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主要果树的土壤水分和耗水规律,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几种果树小管出流补灌制度,为该地区果园水分合理管理提供依据,也为当地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灌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农业用水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微灌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之一,在我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灌技术是利用微灌设备组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主要有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脉冲式微灌技术属于微喷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灌水均匀度高且抗堵塞;其次,系统灌水流量与工作压力可调,这一特点使之在用于施肥、…  相似文献   

14.
微灌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灌技术是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 :以低压小流量出流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 ,可以实现局部灌溉。以断续滴出的形式供水时称为滴灌 ,以喷洒的方式出流时称为微喷灌。此外 ,还有涌泉灌、小管出流等方式。但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理论并广泛使用的主要是滴灌和微喷灌技术 ,本文所指的微灌即指这两种。1 确定灌溉时机水分以液态形式在植物组织间运动 ,以蒸汽形式蒸发到空气中。只要根系能够提供作物全部的水分需要 ,就无需灌溉。当作物叶片外部大气对水分的需要多于根系所能提供的水量时 ,作物体内出现亏缺 ,导致作物因失水引起部…  相似文献   

15.
伍德林  毛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55-3456,3477
分析了温室黄瓜的茎流与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供水情况下黄瓜的茎流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实施滴灌时,黄瓜的茎流变化与作物的蒸腾速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结合茎流与蒸腾速度2方面的指标,将更有利于指导温室作物的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6.
果园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渭北旱塬水资源缺乏的特点,在渭北地区淳化县泥河沟试区果园进行微喷灌、滴灌、渗灌、小管支流等节水灌溉试验,利用经济指标,对不同的灌溉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从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的益本比为:渗灌0.89、小管支流0.66、滴灌0.75、微喷0.55。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膜下多孔出流灌溉技术,就是在膜下两垄之间铺设专用管道进行节水灌溉。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与传统的漫灌、喷灌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山西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各种节水措施的适用条件,提出了适合山西不同区域的4种农业节水模式,即自流、泵站灌区更新改造农业节水模式,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19.
段圣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97-7299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占有量逐年减少,建立促进水资源和耕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式十分迫切。小管出流灌溉系统在满足果树灌溉的同时,能够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避免传统渠道对耕地的永久占压,有效挖掘水土资源的利用潜力,为果树栽培区提供经济、高效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0.
果园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节水灌溉技等不均现象的发生,发挥果树吸水能力,保持水土的良好状态.运用孔口出流公式、伯努力方程、沿途泄流公式及损失规律,建立了泄流管路的通用方程组.由此得到泄流管路作用水头的沿程变化规律,根据作用水头确定配水管各点所连接微管的管径与长度,以保证沿程配水的均匀性.并运用该方法计算工程实例,验证方程组的有效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