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知兴  林峰 《茶报》2004,(4):22-23
皖农111号茶树新品种,是应用云南大叶种种子通过Co^60辐照育成的。1996年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省级茶树新品种并推荐参加全国第二批茶树品种区试。2002年4月2日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编号:国审茶2002009。  相似文献   

2.
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于3月3~5日在河南信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茶树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和信阳行署的有关领导曾到会指导。会议听取了各区试点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几年釆全国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工  相似文献   

3.
宛棉10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宛棉5号×GK22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农业部2007年11月14日公告。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5。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宛98),适宜在河南南阳、江苏(除盐城外)、安徽(安庆除外)淮河以南、湖南、四川、浙江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2~5日,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全体会议暨茶树品种区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罔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举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办。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顾问黄继仁、白堃元,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陈应志、张定、梁月荣,以及来自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11个茶叶主产省的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的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栋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5.
江济和 《茶叶》1992,18(2):23-26
茶树新品种一波毫是以贵州苔茶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经过1982~1990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和品质均明显超过标准种(安徽3号)。研究结果表明,波毫是一个中芽、高产、优质、多毫、抗寒性较强、繁殖力高的优良品种。1987年被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同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核审同意,参加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6.
丰两优1号     
丰两优1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丰乐种业独家开发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分别通过河南、湖北、广西等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  相似文献   

7.
茶树新品种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富莲 《茶叶》2002,28(3):117-118
2001年12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18个茶树新品种,已呈报有关部门审批.为便于种植者选用适制当地茶类的品种,现将各品种性状简介如下,以供参考(品种排列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8.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9.
徐豆16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2009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籽粒商品性优良,抗逆性强,适宜江苏和安徽的淮北地区、山东南部、河南东部等地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0.
徐稻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自育中粳品系徐98552为母本,以引进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的品种镇稻8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次加代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安徽淮北、鲁南,河南等适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鲜玉糯2号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CD75-4作母本、Y51作父本组配的糯加甜型鲜食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上海市审定,编号为沪农品审玉2007(第02号),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8029号。该品种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在海南、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2.
浙江茶情(1)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5,41(1):61-63
<正>1我省审定通过两个茶树新品种近日,省农业厅发出第3号公告,公布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景白1号"和"景白2号"两个新品种名列其中,并公布了审定通过的两个茶树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审定意见。通过审定新品种的编号分别是浙(非)审茶2014001和浙(非)审茶2014002,其品种选育来源是惠明茶树品种变异,经多年多点试验,‘景白1号’品种平均亩产鲜叶量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齐单1号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02号: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1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审定推广区域达全国16省市,  相似文献   

14.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对全国传统的茶树良种进行审定;并讨论新育成品种审定办法。到会委员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45个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认定了鸠坑种、祁门种、福鼎大白茶、凤凰水仙、云舌山种、湄潭苔茶、早白尖、宁州种、宜昌种、政和大白茶、毛蟹、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  相似文献   

15.
津粳优2018是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津20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津恢18号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河以北、安徽沿淮河及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 《中国茶叶》2012,(11):39-39
10月24日~26日,2012年国家茶树品种区试年会暨技术培训会在杭州召开。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技术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了新一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任主任委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孙世贤研究员、江苏省农委张定副巡视员、浙江大学梁月荣教授等3人任副主任委员,其余委员由来自浙江、福建、安徽等各省茶叶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驰名中外,茶业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4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开发列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信阳市目前良种茶园面积较小,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为加快良种化进程,开展良种的引进、筛选工作十分必要。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是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分别从早白尖群体种和南江大叶种中单株选育而得、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茶树新品种,为鉴定这两个茶树品种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的适应性,1997~2001年在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进行了引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桂糖19号、20号、21号、22号、23号、24号、25号、桂引5号8个甘蔗新品种为广西甘蔗研究所育成,这些品种早、中熟,高糖、高产,其中桂糖22号可作为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推广,它们分别于2005年1月和4月通过广西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鉴)定。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9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豆39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08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山西省适宜地区推广。2012年12月晋豆39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适宜上海、浙江杭州、安徽铜陵、江西南昌、湖北武汉作鲜食大豆春播、夏播种植;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海南海口作鲜食大豆春播种植;江苏如皋、南京作鲜食大豆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泗杂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原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利用优良品系间相互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型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先后通过江苏、安徽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为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和江苏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