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体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添加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果寡糖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20%、0.40%、0.60%、0.80%及1.00%。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果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P<0.05),当添加量在0.60%以上时,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细菌蛋白质(BCP)含量(P<0.05),显著降低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在本试验所设添加范围内,1.0%的果寡糖对提高瘤胃发酵功能作用最优。研究初步证明,日粮添加果寡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2.
体外法研究异麦芽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异麦芽寡糖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20%、0.40%、0.60%、0.80%、1.00%。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可以提高培养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的氨氮(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但对培养液中菌体蛋白(BCP)含量的影响不确定。研究初步证明,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3.
体外条件下甘露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添加甘露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甘露寡糖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20%、0.40%、0.60%、0.80%以及1.00%。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VFA含量;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BCP含量,并以0.60%的添加量效果最佳;添加量在0.80%以上时,可以显著降低(P<0.05)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对培养残渣中的NDF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初步证明,日粮添加甘露寡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4.
戈婷婷  瞿明仁 《饲料广角》2010,(20):26-27,40
通过体外法研究不同水平的甘露寡糖(0、0.8%、1.0%及1.2%)对锦江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0.05);可以降低培养残渣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能增加瘤胃产气量;降低氨态氮(NH3-N)含量。研究初步表明,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锦江黄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并以1.2%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添加沙葱水溶性提取物(AWE)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及适宜添加量的筛选。AWE在每2g培养底物中的添加水平为0、0.67、0.75、0.83、0.91、0.99、1.07、1.15、1.23mg。结果表明:日粮添加AWE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菌体蛋白(BCP)含量,并以0.75mg的添加量效果最佳(P<0.05);添加AWE可提高NDF降解率,添加量在0.67mg时,可以极显著提高培养液中的NDF降解率(P<0.01);对培养液中的产气量和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根据各项测定结果综合分析,适宜的AWE添加范围为每千克日粮335~415m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法研究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体外试验分为6组,其中对照组只含培养底物,5个试验组分别添加占全混合日粮5.66%、8.44%、11.30%、14.27%和17.24%的发酵蛋白补充料,并保持0.200 0 g培养底物不变,测定培养液产气量、pH、挥发性脂肪酸(VFA)、菌体蛋白(BCP)和氨态氮(NH3-N)等指标,比较分析发酵蛋白补充料及其不同添加量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发酵蛋白补充料可以提高培养液产气量和NH3-N浓度(P0.05),而对pH和TVFA浓度无显著性影响;在日粮精粗比6:4时,随着添加量的升高,瘤胃微生物数量增加,饲料中培养液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BCP含量均提高(P0.05),培养液NH3-N浓度降低(P0.05)。经过DPS软件Topsis法综合分析发现,在精粗比6:4日粮下,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最适添加量为14.27%。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培养试验,通过测定培养24h后培养液pH值、BCP、NH3-N、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等各项指标,综合评定了奶牛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后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4mmol/L、7mmol/L的延胡索酸试验组的培养液pH值显著提高(P<0.05);添加4mmol/L和10mmol/L延胡索酸试验组BCP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各剂量延胡索酸对培养液NH3-N含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添加4mmol/L、7mmol/L处理组均提高了培养液的乙酸(P<0.05)和丙酸(P<0.05),添加10mmol/L处理组提高了丙酸(P<0.05)浓度,降低了丁酸(P<0.05)。  相似文献   

8.
选择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牛.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在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为0、4、8和12 mmol/L的苹果酸,其中0 mmol/L组为对照组,测定培养3、6、9、12、18 h和24 h后的体外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苹果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瘤胃发酵液pH、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BCP)浓度,显著提高培养底物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P<0.05)的作用.在本试验日粮条件下,培养液中添加8 mmol/L苹果酸有利于促进体外瘤胃发酵,建议在奶牛日粮中苹果酸的添加量为80 g/d.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采用4×6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在4种不同精粗比(20∶80、30∶70、40∶60、50∶50)饲粮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0、0.4%、0.8%、1.2%、1.6%、2.0%)的MOS,制备出24种底物,以体外产气法对各底物培养3、6、9、12和24 h,对体外培养液p H、氨态氮(NH_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精粗比对培养液p H、NH_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MOS水平对培养液NH_3-N浓度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精粗比与MOS水平对培养液NH_3-N浓度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升高,而p H和NH_3-N浓度降低;随着MOS水平升高,培养液NH_3-N浓度略有升高。综合得出,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NH_3-N浓度有显著影响,其中MOS的影响较轻微,尚未呈现剂量效应,主体起作用的仍是精粗比;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增加了绵羊体外瘤胃发酵VFA浓度,降低了p H和NH_3-N浓度。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17):56-60
试验旨在研究甘露寡糖(mannan-oligosaccharides MOS)对泌乳早期奶牛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头泌乳天数为20 d,日产奶量30 kg左右,体重550 kg左右的经产(二胎)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g的试验日粮,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每期21 d。结果表明: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瘤胃中总的挥发酸和氨态氮的含量(P<0.05),其中瘤胃液中乙酸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丙酸、丁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奶样进行分析,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乳脂率(P<0.05),并且明显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产奶量、乳蛋白和乳中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有助于提高奶牛瘤胃乙酸发酵比例,提高奶牛乳脂率。  相似文献   

11.
灌注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营养灌注技术研究了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一灌注1.00%果寡糖,试验组二灌注2.00%果寡糖。结果表明:灌注果寡糖可以显著(P〈0.05)降低试羊的瘤胃液相pH和瘤胃内的NH3-N浓度,显著提高(P〈0.05)瘤胃内的VFA含量和MCP含量。两个灌注水平都可以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但2.00%的灌注水平仅在瘤胃NH3-N浓度的降幅方面比1.00%的灌注水平显著增大(P〈0.05),在对瘤胃液相pH值、VFA含量和MCP含量的影响方面两个灌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酵母菌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使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研究了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处理为对照组、1%和5%(占发酵液体积)酿酒酵母菌培养物添加组。通过对瘤胃液pH、微生物蛋白质(MCP)、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测定得出以下结果:添加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对pH和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5%酿酒酵母菌培养物添加组显著提高MCP浓度并降低了丙酸浓度(P<0.05);而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对总挥发酸酸、乙酸、丁酸和乙、丙酸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可在不改变瘤胃发酵类型的情况下,促进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 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氮源和水平对肉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水平(0、50、100和200 mg/L)的尿素、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培养液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为氮源,培养液pH和微生物蛋白质浓度分别显著低于和显著高于以尿素为氮源(P<0.05),以支链氨基酸为氮源培养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以尿素为氮源(P<0.05),以异亮氨酸为氮源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其他氮源(P<0.05);随着氮水平的提高,培养液pH以及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和丙酸的浓度都显著的升高(P<0.05);氮源和水平对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结果提示,亮氨酸作为氮源更有利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200 mg/L的氮水平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氮源和水平对瘤胃发酵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瘤胃细菌培养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及菌体蛋白(BCP)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取其瘤胃液混匀,添加不同剂量的瘤胃细菌培养物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为:对照组(0 CUF/g),试验Ⅰ组(添加量为3%,4.4×108CUF/g),试验Ⅱ组(添加量为5%,7.8×108CUF/g),试验Ⅲ组(添加量为10%,1.2×109CUF/g),每组分别设2、4、8、12、24、36、48 h 7个指标测定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1)添加瘤胃细菌培养物使瘤胃液pH有所降低,但始终在6.5~7.0,对瘤胃内环境无不良影响;(2)添加3%的瘤胃细菌培养物显著降低氨态氮(NH3-N)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培养液BCP的浓度(P<0.05);(3)添加3%的瘤胃细菌培养物可一定程度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但对其他各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丙酸比值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添加3%剂量的瘤胃细菌培养物可改变瘤胃的发酵环境,提高BCP浓度。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添加玉米油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杂种牛 ,按 3× 3拉丁方试验设计 ,饲以添加 0 %、4 %和 8%玉米油的稻草和精料混合料 ( 2 1 )日粮。在饲喂后 2、4、6、8h采集瘤胃液样品 ,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 ,添加 4 %和 8%玉米油对瘤胃液pH值、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添加玉米油 4 %对瘤胃总VF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但添加 8%玉米油使瘤胃总VFA和乙酸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添加 8%以下的玉米油对丙酸、丁酸浓度没有影响 (P >0 .0 5) ,结果使乙酸 /丙酸比值从 3.75分别下降到 3.2 6和 3.1 4 (P <0 .0 5)。  相似文献   

18.
以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干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日粮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瘤胃发酵、消化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粗蛋白水平14%、16%和18%,NDF水平为32%和36%。体外发酵后2、4、6、12、24 h取瘤胃液测定pH、NH3-N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含量,发酵结束后测定饲料中干物质(DM)、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结果表明:随着蛋白水平升高,瘤胃发酵pH有增加趋势(P=0.079),显著提高NDF和ADF消化率和细菌蛋白合成量(P<0.05),但不影响DM消化率和原虫蛋白的合成量(P>0.05);日粮中NDF水平显著影响瘤胃pH、NH3-N浓度和ADF消化率(P<0.05),但不影响DM和NDF消化率以及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P>0.05)。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16%CP和32%NDF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瘤胃发酵,提高纤维消化率以及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