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军  顾爱祥  周福才  李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02-12103,12110
[目的]了解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影响,为蔬菜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3个生育期(初果期、盛果期、成熟前期)蓖麻叶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嗅觉反应、取食行为和幼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2龄和5龄幼虫的驱避率均在69%以上;和对照相比,幼虫对处理包菜的取食量下降了42.46% ~47.08%,取食活动次数和取食时间减少,幼虫的成活率下降了38.10% ~52.39%.3个生育期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驱避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成熟前期、盛果期、初果期,但在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量、成活率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蓖麻叶片对斜纹夜蛾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明确斜纹夜蛾取食紫茎泽兰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利用紫茎泽兰和白菜叶片饲喂斜纹夜蛾幼虫,比较其生长发育、繁殖及存活差异。【结果】斜纹夜蛾可在紫茎泽兰上完成整个世代,但相较于其适宜寄主白菜,取食紫茎泽兰叶片导致其生长发育速率降低、历期延长、体重减轻,存活率、羽化率和繁殖力下降。取食紫茎泽兰的斜纹夜蛾各龄幼虫发育历期和蛹期与取食白菜叶片的斜纹夜蛾间差异显著(P0.05),取食紫茎泽兰的幼虫其历期比取食白菜的延长10.26 d;取食紫茎泽兰的斜纹夜蛾1~6龄幼虫的体重显著低于取食白菜的同龄幼虫(P0.05);蛹重比取食白菜的斜纹夜蛾蛹重低15.79%(P0.05);紫茎泽兰上的斜纹夜蛾幼虫的累计存活率和羽化率分别为40.61%和83.33%,分别比白菜上降低31.96%和11.67%(P0.05);同时,取食紫茎泽兰叶片可导致斜纹夜蛾成虫产卵期延长,单雌产卵量下降,并对其性比产生一定影响。【结论】斜纹夜蛾取食紫茎泽兰虽不利于自身的生长发育,但能够完成整个世代,说明紫茎泽兰可以作为斜纹夜蛾的寄主植物,斜纹夜蛾具有成为紫茎泽兰天敌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刘光华  尹彩霞  张鹏  乔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18-16819
[目的]为防治广州斜纹夜蛾对木薯幼苗的危害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调查木薯的受害株率及对斜纹夜蛾的实验室观察了解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及其对木薯幼苗的危害。[结果]试验田的木薯幼苗受害率为5%左右。斜纹夜蛾幼虫白天躲在土壤中,晚上出来为害,齐地面咬断或取食木薯幼苗的茎杆,仅剩叶片在土表,造成木薯缺苗,对木薯种植构成潜在威胁。斜纹夜蛾成虫体长l4~20mm,翅展35~40mm,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自前翅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纹。蛹长15~20mm,赭红色。采用淋治法施用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和20%杀灭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可以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结论]该试验初步研究了斜纹夜蛾在木薯上的发生为害规律。  相似文献   

4.
云南罗平姜区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以斜纹夜蛾为主的虫害,部分姜区曾造成严重损失。2005年局部地区的虫口密度较大,个别田块的虫口密度达每平方米53头,生姜受害株率达100%,受害叶率达80%,危害程度2~3级,给姜叶造成大量缺刻,严重的叶片被啃光,有的还啃食姜芽。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的大量伤口易诱发病害。斜纹夜蛾世代重叠现象较重,给防治带来了困难。通过对罗平姜区调查研究,并组织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近几年,随着我市芋头连片种植规模的扩大,芋头上斜纹夜蛾的危害已成为影响芋头正常生长的最主要病虫害之一.为此,我们通过性诱剂诱蛾试验,掌握了斜纹夜蛾在芋头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斜纹夜蛾在我市1年发生5代,危害芋头的主要是第3、4、5代.发蛾高峰期分别在7月底8月初、8月下旬及9月20日前后,以4代、5代为主.据田间调查,斜纹夜蛾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褐色绒毛.每个卵100~200粒,每头雌虫产卵3~5块.幼虫体色变化很大,幼时为淡灰绿色,4龄后多为土黄色、青黄色、黑褐色.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群体为害,3龄前仅食芋头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头后较黄,易于识别,4龄后为暴食期,多在傍晚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观测方法·发生规律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 8年的灯下资料、田间系统调查资料 ,结合室内饲养、大范围普查 ,得出斜纹夜蛾在望江县有如下发生特点 :近 3年斜纹夜蛾发生较重 ,棉田斜纹夜蛾幼虫为害高峰期在 8月份 ;斜纹夜蛾 1个世代约 2 5~ 3 0d ,在棉田能发生 5代 ;斜纹夜蛾喜食的作物很多 ,棉花并不是它的喜食作物 ;Bt抗虫棉对斜纹夜蛾有一定的抗性。并提出以人工摘卵、摘虫窝 ,化学挑治为主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俊  曹月琴  王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476-476,478
20 0 3年 8月 5日笔者偶然发现斜纹夜蛾在大棚遮阳网和支架上产卵 ,随后对其在支架上产卵、孵化及孵化的幼虫对地面作物危害等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斜纹夜蛾在大棚支架上卵块平均孵化率为 83 .4% ,支架上孵化幼虫可对地面作物产生危害 ,成虫在支架上产卵是其产卵习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昆虫拒食中浓度和抑食中浓度的统计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和锐劲特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抑食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率和抑食率不一定提高,而拒食中浓度和抑食中浓度不一定降低.并对药物处理剂量与拒食效应或抑食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拒食中浓度和抑食中浓度不具备进行几率值分析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的侵染比、龄期和温度条件下斯氏线虫对斜纹夜蛾幼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斯氏线虫与斜纹夜蛾幼虫最佳侵染比为30∶1,该条件下,48和72 h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86.67%和93.33%;龄期越小,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越高,当斯氏线虫与斜纹夜蛾幼虫比为50∶1时,斜纹夜蛾1龄和4龄幼虫24 h死亡率分别为100.00%和40.00%;25℃时斯氏线虫对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最高,72 h死亡率达到53.33%,与其他不同温度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俗名“黑头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喜温性害虫,各虫态生长发育适温为28~30℃,在33~40℃高温下生活也基本正常,以幼虫危害植物叶片、花蕾及果实。该虫在我区终年均可发生,无越冬现象,每年发生8~9代,以6~9月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