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沙危害目前黄河故道区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聊城段黄河故道为例,调查了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分析了风沙化土地成因、危害以及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资源环境、区位等具体情况,提出了聊城段黄河故道建立有机循环农业和绿色文化园林生态治理模式和对策,以期在黄河故道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一、试区基本情况 山东省曹县境内黄河故道长50余km,其土质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河床、河坡和部分河滩高地均为沙质土,故道微地貌复杂,岗坡洼相间,水土流失严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群众虽然在故道内进行了开荒耕种,但由于客水常流,大地植被差,导致了水土流失不能得到根治。因此,黄河故道内仍然风沙肆虐,土地沙化贫瘠,农作物十种九不收,群众生活贫困。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1985年开始,我们在南李集乡开展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经过7年的综合治理,试区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已达到90%以上,土地利用率达到  相似文献   

3.
夏津县风沙化土地侵蚀及防治对策王为君(山东省夏津县水土保持办公室,253200)夏津县地处冀鲁交界处,境内有三条黄泛冲积故道贯穿南北。黄泛风沙化土地存在着严重的侵蚀现象,阻碍了土地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对夏津县2.039万hm2风沙化土地的侵蚀成...  相似文献   

4.
黄河故道风沙区位于鲁西北平原,涉及高唐、夏津、武城、平原、德城等县(区),其历史成因与时期相同,针对平原县境内黄河故道风沙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依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理论,采取多种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对项目区沟渠井、路林田、桥涵闸进行统一规划,对中低产田和沙荒地进行综合治理,推广应用了多种作物新品种和林棉、林瓜、蔬菜大棚立体种植模式以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黄河故道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开发措施,包括水利措施,林果措施,农业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沉沙区由于引沙、沉沙、弃沙造成的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这一突出问题,以小开河引黄灌区集中沉沙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水土流失分布和特点,在水土流失分区的基础上,制定了各分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引黄灌区中游沉沙段"沙化工程治理及配套生物修复综合整治模式",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灌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黄河故道上游的冠县田马园村,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重点,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在昔日不毛之地上建成了具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城郊旅游等多功能的科技示范园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黄河故道风沙区综合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7.
朱学谦  刘洪杰  张湘珍 《土壤》1994,26(3):135-137
黄河故道是指1194-1855年间,黄河侵泗夺淮后,废弃的河道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自然区。在淮阴市境内,故道西起宿迁市王官集乡朱海水库,东至涟水县行湖果园出境,全长225.2公里,其见间流经宿迁、泗阳、淮安、涟水等6县(市)区。在故道范围内,土地总面积136.82万亩,站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土地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8.
京津沙源区草场沙退化综合整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落实中央政府关于做好京津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遏制土地继续沙化和沙漠蔓延扩展,加大草原沙化、退化治理力度,减轻风沙对京津周边地区危害的战略布署,开展浑善达克沙地草场沙化、退化综合整治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浑善达克沙地草场沙化、退化形成演化规律,探索解决畜草矛盾的途径和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水-草-畜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开发和引进一批草场沙化、退化综合整治和水草资源合理利用的技术,并通过治理工程将各种技术组装集成示范推广,使新模式实体化,从而为我国草场防沙、治沙生态保护及区域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若尔盖高原沙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盛海洋  王玉珏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1):126-131,158
根据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论述了若尔盖高原草原沙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若尔盖高原沙漠化以自然因素为主导因素,对土地沙化起决定性作用。人为因素为次要因素,对土地沙化起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对青藏高原生态研究,黄河上游至源头沙漠化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部沙化土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的成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资源类型分为3大类、11种类型、9种土壤种类。经多年综合治理研究优选出3种治沙模式,并提出沙化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川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与四川盆地接壤的山地峡谷连接地区,其生态作用对黄河、长江的安危有直接影响。作者运用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西北天然草地沙化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北天然草地沙化面积732020.5 hm^2,2005年与1999年相比,沙化土地与沙化耕地分别减少了64368.1hm^2和3145.9 hm^2,但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却分别增加了13661.8 hm^2、16 868.7 hm^22、67.6 hm^2。草地沙漠化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过牧为主导因素。沙漠化治理是黄河、长江上游综合治理、高原湿地保护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孙景梅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28-30,36
利用RS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研究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数据,结合现地调查资料对研究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化土地总体呈现出好转的态势,其中以流动沙地减少最为明显,流动沙地主要转化为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分析认为,国家与地方在防沙治沙和环境治理方面实施的法律法规为沙化土地好转提供了政策保障;各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对沙化土地的好转起到了推动作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为沙化土地好转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3.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国资部针对城乡统筹政策提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通过综合治理,解决了当前农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基于此,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进一步提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实施对策,旨在为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治理、充分发挥土地经济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省禹城市沙河洼风沙化土地逆转过程中小气候、风沙流结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性状及植被群落等观测,研究了该地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征,指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东省禹城市沙河洼风沙化土地逆转过程中中小气候、风沙流结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性状及植被群落等观测,研究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征,指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民勤沙化退耕地整治技术及造林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沙化退耕地植被恢复情况和最佳的适宜该地区的造林模式,以沙化退耕地整治技术及模式选择指导思想为基础,通过对民勤县沙化退耕地植被现状的调查,研究了不同年代沙化退耕地上植物群落的特性,同时分析了沙化退耕地上不同密度下梭梭和柠条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沙化退耕地植物群落逐渐向单一化方向发展,且植被均匀度降低,土地潜在沙化的可能性提高;不同密度下梭梭的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当造林密度为2m×8m(615株/hm2)时,梭梭的生长状况最好;柠条的生长状况受种植密度和土壤质地的影响,同时灌水与否对柠条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试验观测与调查资料基础上,讨论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坡耕地整治方略。指出坡耕地干旱低产的主要原因,不是雨水的直接流失,而是因径流冲刷地表引起土壤结构和肥力破坏造成的。整治坡耕地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合理利用土地为前提,以实现“两改一变”为目标,将坡地修平同培肥土壤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布局、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主攻方向以及培肥土壤指标与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风沙化土地葡萄园土壤温度、光照强度、风况及土壤机械组成、养分与水分状况等环境效应,为葡萄园间作套种及设施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风沙化土地葡萄园土壤温度、光照强度、风况及土壤机械组成,养分与水分状况环境等环境效应,为葡萄园间作套种及设施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川西藏区生态改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四川省在总结多年来生态建设和藏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川西藏区实际,编制了《川西藏区规划》,把包括松潘县在内的22个县纳入了川西藏区沙化土地治理范围,规划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8.85万hm2,其中松潘县8 200 hm2。为加快松潘县沙化土地治理,有效遏制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适地适树、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坚持生物治沙、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群总参与、集中连片原则开展沙化治理。以增加林草植被盖度为核心目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合理统筹人、草、畜矛盾,有效遏制沙化趋势,实现川西藏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