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1978年,农业部确立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为国家北方旱粮产区综合实验基地,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遭受特大灾害下,友谊农场分别实现粮食增产1亿斤和9000万斤,2014年农场粮食总产超22亿斤,增产2亿斤以上。友谊农场稳步推进粮食增产——“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2014年粮食总产、单产和效益创下三个历史新高,总产超22亿斤,增产超2亿斤,玉米亩产最高2400斤,水稻亩产最高1600斤,大豆亩产最高561斤,亩效益平均超千元。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办好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加快基地县建设步伐,由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和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在河北举行了栾城基地县战略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栾城县的党政领导同志和各部门负责人,中央  相似文献   

3.
房山县豆店公社豆店大队位于北京市西南远郊,14个生产队,耕地5400亩,4050人。历来以生产粮食为主.六十年代中后期,粮食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七十年代初期,抓了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加上增施化肥等,一九七四年,粮食单产突破900斤,总产达到426万斤。之后,粮食生产连年徘徊不前,到1977年,总产只有344万斤,人均分配78元。 1978年起,豆店大队被确定为北京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会议,将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列为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一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与湖南、河北、黑龙江三省合作,分别在湖南桃源、河北栾城和黑龙江海伦3个县建立了3个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并同时组建了3个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阐释有关的重大理论、科学技术、生态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5.
桃源县是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与湖南省共同创办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从创办基地县特别是近两年以来,桃源从本县实际情况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在农业的政策、体制、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上,进行了或者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这个改革尽管还不很系统,时间也不很长,但已带来了桃源农村形势的深刻变化,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基地县建立后与建立前相比,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获得了大幅度增长。粮食产量1982年为107,570万斤,比建基地县前的1977年增长27.3%;农业总产值1982年为35,130万元,比建基地县前增长74.1%;社员人平收入1982年为269元(包括家庭副业收入),比建基地县前增长三倍。  相似文献   

6.
湖北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在1957年冬播时全社抓住了小麦密植、精细整地保墒、多施肥料等增产措施,使全社小麦由1957年夏收2502亩单产218斤至1958年夏收2,314亩单产510斤,其中29亩高额丰产地平均亩产2,173斤7两,其中11亩平均亩产3,215斤,其中2亩平均亩产3,454斤。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甘薯高产规律,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措施。我校从1978年秋至1980年春在本校实习农场进行甘薯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两年来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1978年有5块共10.6亩秋薯平均亩产10.839斤;其中有1.17亩,平均亩产达16,613斤。1979年有3块共6.9亩秋薯。平均亩产13,706斤;其中有1.01亩,平均亩产达14,396斤。  相似文献   

8.
1978~1980年,我们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点吴县越溪一大队进行了三麦机械化栽培试验.实践结果证明,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915亩三麦平均亩产753斤,比上年增产129斤.1980年三麦生产遇到多种灾害,单产仍然超过大丰收的1979年,亩产达到764斤.100亩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方,亩产848.5斤,其中1.95亩“宁7317”小麦,亩产达到1042.9斤.百亩试验方与人工操作相比,每生产1斤麦子,减少工本费0.04元,降低30%;每工时生产麦子6.18斤,为手工操作的2.75倍.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6年以来,杂交水稻在我县由小面积试种到大面积示范,不论是春稻或是麦茬稻均获得显著增产。1977年县稻麦原种场种植春稻南优2号14.2亩,平均亩产1348.5斤。1978年在特大旱灾影响下又涌现出不少高产田块。文殊公社良种场种植南优2号和威优2号春稻92亩,平均亩产1128.2斤,并且该社农科站种植  相似文献   

10.
偃师四号是偃师县农科所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的〔(郑引四号×郑州17)×6609〕早代材料中系统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经全省有关单位进行区域鉴定,被评为优良品种。我校从1977—1980年连续对该品种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产量表现三年来,我们在校农场(偃师)高肥水地试验,虽然经历了1977—1978年的干旱、冬暖,1978—1979年的倒春寒和1979—1980年的冬冷、春寒,由于良种良法配套,仍使亩产稳定在900斤以上,最高亩产(1.13亩)达1,030斤。其中1978年亩产966.2斤,1979年亩产937斤,1980年亩产913.5斤。三年共种8.45亩,平均亩产953.2斤,与对照郑引一号相比增产10—15%。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农业生产名列世界前茅。1978年粮食亩产达743斤,水稻平均亩产达833斤,其他如小麦、大麦亩产在450斤以上。水稻及其它作物各工序已普遍实现机械化,每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185台(联邦德国133,美国15.5,苏联7.5,中国5.3),20年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7倍,化肥每  相似文献   

12.
元月上旬,我们召开了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和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领导干部会议,回顾总结了三年来的试点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的任务。一、三年工作回顾自从党中央批准我院分别与湖南、河北、黑龙江三省合办桃源、栾城、海伦三个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以来,历时近三年。我院应宁夏自治区要求与之合办的盐池、固原两个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基地县,时间更长一些。最近三年,由于贯彻了中央关于农业的文  相似文献   

13.
孝感县是一个低山丘陵地区。历年来以种稻麦为主,兼种一部分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解放前,深受反动派的摧残蹂躏,生产水平低下。解放以后,随着土改的完成和互助合作的发展,粮食产量才逐年有所提高。全县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370斤,到1955年的600.5斤。1956年实现了高级合作化和进行了大面积的水稻改制后,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跃进,全县粮食总产量骤增至7.46亿斤,比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的杂交水稻制种,自1983年大面积(4万多亩)平均亩产超200斤以来,产量逐年上升,质量稳步提高。1984年制种2.7万多亩,单产243.8斤,平均纯度达98%以上。1985年制种3.3万多亩,亩产285.1斤,其中特约专业制种基地建湖县庆丰乡和郊区楼王乡共制种1.2万多亩,平均亩产304斤,田间纯度在99.9%以上。这几年的大面积制种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主要抓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合理安排播期,保证花期相遇和正常开花  相似文献   

15.
<正> 大豆商丘7608高产栽培试验,是在中牟农校进行的.从1978至1980三年,试验田面积均在二亩以上,平均亩产448.6斤,其中1978年为419.7斤,1979年为445.2斤,1980年为480.9斤.如1980年平均亩产480.9斤的大豆,其田间植株群体结构为:每亩平均14400株,每株平均结荚60.7~73.1个,单株平均101.4~119.9粒,百粒重15.9~16.4克.我们初步认为:在肥力较高的试验地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推动下,去年我们汪东银花组,在多灾之年,43亩棉花获得了亩产皮棉247.4斤的好收成。4亩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皮棉301.9斤,其中2.5亩亩产皮棉超过了310斤。现将亩产皮棉300斤试验田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南渡区是人多田少,山多平原少,低产田多的双季稻地区。过去生产条件较差,产量也低。人民公社化后,区委会为了改变这个面貌,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研究解决抓农业生产的领导方法,使全区水稻产量连年获得稳产高产。一九六○年总产量二千零七十二万二千九百一十七斤,平均亩产六百一十五斤;一九六一年总产量二千一百二十七万三千二百斤,平均亩产六百八十三斤;一九六二年总产量二千一百五十七万四千九百五十二斤,平均亩产七百一十二斤;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额丰产形态生理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一些国营农场,亩产小麦1,500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不断涌现。为了研究这一地区春小麦高额丰产规律,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措施,1976—1978年间,我们在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农场,与该场干部工人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春小麦高额丰产的试验研究,连年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1976年首次获得19.68亩平均亩产1,534.6斤的高产,另有1.45亩亩产1,632.8斤;1977年亩产超过1,500斤的总面积有101.9亩,有三块试验田(1.121亩、1.0亩、1.032亩)亩产分别达1,765.5斤、1,737.5斤、1,727.1斤;1978年由于运用了前两年的经验,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1983年,我市设置了八个杂交稻百亩连片制种点,组合为汕优3号、汕优6号,总面积为818.6亩,总产量为22.5万斤,平均亩产275.4斤.其中亩产300斤以上的面积有383.3亩,400斤以上的有18.2亩,并有三个百亩连片制种点亩产超过300斤.现就杂交稻制种亩产超300斤的技术途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水稻是我社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3万亩,现已全部实现原种化。1979年全社水稻平均亩产816斤,较1978年亩产680斤增产20%,比1977年亩产600斤增产36%。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公社试验场划出26.2亩种子基地,每年种植2.2亩穗行24亩穗系,可收穗系种两万斤左右。育苗时把穗系种子分配到十三个生产大队,由大队统一繁殖原种。每年原种面积1200余亩,可收原种70—80万斤,除满足94个生产队用种外,还可支援兄弟单位20—30万斤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