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退耕还林是一项生态富民工程。近两年来,攸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3年底,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8067公顷。首批直接向农户拨付粮食990万公斤和补助资金132万元。据测算,全县退耕还林全部完成后,可为农民直接增收1.07亿元,户平增收3000多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是富民工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生态区位重要,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围绕全县社会发展总目标,落实"五结合"策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18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新增12.5百分点,花椒、蛋皮核桃、啤特果等林特产经济林和针叶用材林迅速发展,农村资源优势得到有效整合,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基本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孙剑霖 《湖南林业》2002,(10):10-10
自2000年9月退耕还林在永顺县启动实施以来,全县上下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5月份在全国南方片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现场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深入宣传,动员全民参与,是永顺县退耕还林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县洪涝灾害濒繁,特别是1993年后连续遭受5次特大洪灾,累计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认清森林植被毁坏所带来的直接恶果,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退耕还林是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防洪减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上来…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绛县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组织形式,把退耕还林建设与民营林业大户结合起来,实行退耕户委托、民营户承包、专业队治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加快了全县的退耕还林步伐。1998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规模开展了以“四荒”拍卖为主的第二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6万亩宜林“四荒”地被581户农民购买、承包。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有关鼓励民营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费减免、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物质援助等方面予以倾斜,民营林业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全县出现了千亩、万亩林业大户50多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给民营林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优良乡土树种的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树种在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水土保持、丰富物种多样性、改善农村生态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开展,长丰县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全县造林规模不断增长,造林模式不断增多,森林资源得到了快速增长,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沧源佤族自治县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2011年被授予"中国特色竹乡""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称号,而今迈上"青山绿水"良性循环路的阿佤人们纵情高歌《退耕还林勐地得》——这只是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一个缩影。云南省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专项规划建设进展顺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成效凸显,放眼望去,云岭大地绿漫群峰。  相似文献   

7.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长期的、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深远影响的系统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好坏、农民是否增收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巫山县已有24.5万亩坡耕地退耕,占全县耕地的30%,后续产业培育将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这项工作是解决广大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必要措施,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根本保证,对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王益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积极发动全区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03年底,共完成退耕还林4.1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46万亩,荒山造林1.7万亩,全区植被覆盖率达到40%,比1999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通过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及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蚕桑、水果、干果、中药材等为龙头的六大骨干产业,不仅改善了生态状况,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还使全县50多万农民直接从中得到了实惠。目前,退耕还林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清水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退耕还林现状 清水县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2013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面积636800亩,其中退耕地还林251821.1亩(生态林235764.1亩,经济林16057亩),配套荒山造林365000亩,封山育林20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35.01%.工程涉及18个乡镇,215个行政村,52663户.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全县退耕还林后期管理现场会取得实效,切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日,由县政府办牵头,对全县退耕还林春季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督办,并对各乡镇工作进度情况在全县党政阿上进行了通报。这是秭归县在加强退耕还林后期管理,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推出的又一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沾益县林业局通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和省级农村能源建设2个项目,积极推进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建设。2个项目涉及全县7个乡(镇),资金总投入220.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05万元,农户自筹115.5万元,2014年将为1050户建设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27日,沅陵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随着一批批建设功臣走上主席台,从领导手中接过奖状、奖金,会场上响起一阵阵热烈掌声。沅陵人民满怀激情向世人宣告:“沅陵县退耕还林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据检查验收,全县实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8080.7公顷,占任务数的101%,其中退耕地造林3690公顷,荒山荒地造林4390.7公顷,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2000年,沅陵县被国务院确定为湖南省4个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之一。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县上下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更感到了肩上担子的…  相似文献   

14.
英胜  师茁 《新疆林业》2005,(2):8-12
在新疆这样一个相对全国而言较为独立的生态区域,退耕还林的位置应该怎么摆?到底搞多大较为合理?与方方面面的关系如何统筹协调?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点,在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战略决策下对退耕还林建设进行重新解译。必须对退耕还林工程近年来的实施、工程建设的比较效益、在解决“三农”问题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15.
国家于2014年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恢复生态脆弱区植被状况、改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深入理解国家新一轮退耕政策、科学规划辽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方案,本文对辽宁省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治理我省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涵养水源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可以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同时,辽宁省有广泛的群众需求和有力的技术、资金保障,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十年来,紫阳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十年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14.8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2.18万亩、天保公益林56.6万亩,封山育林5.6万亩,111.5万亩天然林得到了全面管护。全县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17.
沅陵县在退耕还林建设中,坚持实施七个到位,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进程,取得了较好效果。——领导班子到位。县里成立了以书记负总责,县长任组长的专门领导班子和工程建设指挥部,乡(镇)在去年9月20日以前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宣传力度到位。自去年8月2日以来,全县共召开大小退耕还林专题会议3200多场次,出动宣传车110余辆,固定横幅标语626幅。为了保证退耕还林的质量,县退耕还林指挥部还印发了《退耕还林实用操作技术规程》30000份,已下发给村、组、农户手中。——规划设计到位。从去年8月…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境内林果资源丰富,林果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核桃面积2.66万hm2。由于1998年退耕还林建园多采用实生苗,为了提高核桃种植效益,调动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200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宕昌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退耕还林“十六字方针”,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赋予林业主体地位,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做为大打扶贫攻坚战,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县政府还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为推动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国务院发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号召后,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和坚决拥护,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扶贫"工程。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启动实施以来,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林业部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州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2年来的工程建设,为改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