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浩瀚的库布齐沙漠北部边沿,有一块被人们称为“沙漠绿洲”的地方,她就是达拉特旗全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最多的社办林场——乌兰淖公社园子圪卜林场。当年的沙圪卜,如今变成了富圪卜,宝圪卜。园子圪卜林场,于1964年建场。建场前,这里是沙海漫漫,沙进人退,畜无一只,粮食单产不过斗,群众过着艰苦的生活,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有十多户人家因失去了生存的希望,不得不搬离他乡。1964年,在毛主席“绿化祖国”伟大号召指引下,公  相似文献   

2.
曾多次出席旗、盟和自治区先代会的达拉特旗王爱召乡园子圪卜林场,二十多年来治沙造林成绩显著,也为集体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詖当地群众赞为“绿色银行”。这个林场位于库布齐沙漠北部边缘,1964年春建立,现有4个作业区,二十多名工人。建场前,境内流沙面积18.75万亩,现  相似文献   

3.
人们把这块数万亩的绿色林地喻为“绿色银行”。“绿色银行”的资产:二百万元。“行长”的大名:孙五十四。这就是闻名伊盟的达拉特旗乌兰淖公社园子圪卜林场。  相似文献   

4.
林业文摘     
<正> 美国开展“标准林场”活动为提高乡村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美国在全国开展了评比“标准林场”活动。标准林场经营水平必须达到以下三条标准:(1)防火、防病虫害,避免破坏性放牧:(2)林场必须固定用于培育和采伐树木,实行永续生产,不得改为它用:(3)必须采用有利于改善林地条件的采伐方式。凡要求加入“标准林场”者,由本人申请,经美国协会派人检查检收,符合要求者,经批准即可成为”标准林场”成员,并发给标牌,挂于林场  相似文献   

5.
雅魯林场是1956年建立的。林场总面积五万八千多公顷,是一个过伐林区,成过熟林面积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余多为天然次生中幼林。在建所当时,有职工九人,只是作护林防火工作。自从1958年党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以林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后,这个林场开始了营林、林化和一些副业生产,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林业  相似文献   

6.
一平浪林场建立于1954年,现有职工372人,经营面积182,667亩。1979年以前,这个场一直靠国家投资过日子,按事业单位的规矩管理林场,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生产发展缓慢,经济效果较差。党的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实行企业管理,在全场推行三级管理(场、林区、班组)两级  相似文献   

7.
奇台林场从1982年起,在国有林区试行了林场与社(场)、队签订合同,把林场管辖范围内的国有林全部承包给社(场)、队管护。林区群众反映:“早该这样办了!”  相似文献   

8.
克一河林业局从1981年到现在,连续五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现象基本杜绝,毁林案件比过去减少95%。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是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建立了“四联两网”的联防组织。“四联”是:(一)与甘河、古文、库都尔、伊图里河四个林业局结成联防区;(二)本局内林场与林场之间结成联防片;(三)与驻本局内的施  相似文献   

9.
桂林地区从60年代开始创办乡村(社队)林场,经历了试办、大办、巩固、发展四个阶段。60年代初,龙胜、资源、恭城、全州等县开始小规模试办,到70年代初,在“基地办林场,林场管基地”的方针指导下,又兴办了一批。通过总结经验,参观学习,70年代中期,全地区再度掀起了大办乡村(社队)林场的热潮。到1979年统计,全地区共办乡村(社队)林场472个,采育场25个,经营面积150万亩,有林面积57.58万亩,场员7149人。  相似文献   

1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著名的诗句有时并不成立。试想,真正在庐山工作的庐山风景区的管理人员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吗?哪一座山上有多少个沟沟坎坎,哪一条小路能通向山头,整个林区有多少个物种,哪一个树种……他们都了如指掌啊!作为林场人,一个在林场战斗了近20年,从派阳山林场办公室秘书到主任,从副书记到书记,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上领导岗位的林场人,李继昌说得上是最了解林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政研”、“经营管理”、“调研报告”,他把自己历年来的作品结成一集,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的每篇都是他…  相似文献   

11.
平乐县大冲纸厂是县二轻局的一个集体企业,下办一个经营面积1300公顷(19500亩)的林场,办林场前原有森林282.67公顷(4240亩),五年来共造林797.87公顷(11968亩),其中杉树243.07公顷(3646亩),松树554.8公顷(8322亩);1991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1990年度乡村林场先进单位。大冲纸厂办林场采取了承包责任制,把实行承包制当作关键措施来抓。一是林场建立管理制度,实行独立核算,与纸厂的财产、经济分开。在林场有收入之前,生产费用,建设投资、职工工资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六年建立的巴林右旗益和敖尔公社林场,经过七年多的努力,越办越好,为牧民群众开展杨树造林活动树立了榜样,成为全旗林业生产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益和敖尔林场是一个只有六人,经营面积仅五千亩的小型社办林场。他们从建场的第一天起,就本着“面向地区,树立样板,一场带全社”的精神,充分利用就近的水利资源,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每年都承担着三百亩左右的造林任务。这个林场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古城林场位于蟒岭山系的北缘。是1958年建立的以营造油松用材林为主的“国社合作造林林场”。全场现有职工51人,下设4个营林站、5个工区和一个苗圃,经营总面积10.2万亩。包括19个公社,72个生产大队,230个生产队。由于场内宜林荒山归集体所有,我们实行了山权不变,合  相似文献   

14.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广优良品种”的指示,三年来,桃源林场开展了群众性选育林木良种运动,建立了杉木嫁接种子园522亩(已嫁接18亩),杉木优树收集区74亩)杉木优村收集区74亩,收集省内外优树无性系307个。 福建林学院林业系72级工农兵学员杉木良种选育毕业实践小组,于一九七五年三月来桃源林场进行毕业实践。在场党支部的领导下,革命师生和林场工人、技术员一起,在杉木  相似文献   

15.
闻名道尔的桃花园公园是在桃花源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63年3月,当时的中南局书记自传同志提出了建场宗旨,即在桃花源“建立一个绿荫护更,红色迎秋,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风天林场。”根据这一宗旨,林场基础上建立后,一边抓造林,一边抓经营,人工造林树种由单纯的用材林向多树种、多林种发展,林地的改造与建设由绿化向美化发展,为自以明笔下的“世外机外庄区丰富了内容。lop年7月月B经林业部批准,在桃花源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创建伊始,遇到第一个扶手的问题是有的部门、有的负责人,不经法定程序批准,任意…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省西南部的绿色林海中,至今已有9年建场史的会同县若水乡股份制林场十分引人注目。她以其率先建立农民股份制林场的创举,跻身于全国先进乡村林场的行列。该林场原本是若水乡一个极不引人注目的小山村,1983年只有场员5人,  相似文献   

17.
2019年钦廉林场与广西林科院深人开展合作,坚持科学发展,依托科技支撑,创建“合浦县钦廉木本香料产业核心示范区”(简称木本香料产业核心示范区)和“钦州市钦南区北部湾花卉小镇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简称北部湾花卉小镇)。年底花开并蒂,两个示范区同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开创了全区国有林场同获两个核心示范区的先例。钦廉林场因此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着手帮扶周边村屯脱贫致富,拉动本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群山起伏的红水河畔,有一个土地连绵百余里,气势磅礴的林场。这就是刚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天峨县林朵林场。筚路蓝褛高擎林业旗现有干部职工752人的国营林朵林场创办于1955年2月,风雨中走过了48个不平凡的岁月。在建场的第一个10年间,住在草棚中的林朵创业人与风灾、旱灾、水灾斗,与饥饿、疾病、蚊虫斗,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中开展植树造林竞赛,创下了冠绝广西的年人均造林2.03公顷的纪录,并成为广西国营林场“自力更生,发展林业”的一面旗帜。60年代以后,林朵人创造的“打大坎植法”、“林粮间种、以耕代抚”等植树抚育新法…  相似文献   

19.
商南县乘“长防林”建设东风,从1990年开始,绿色企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402个乡村林场犹如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秦岭,从业人员3500人。 商南县吸取“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沉痛教训,80年代就开始兴办乡村林场。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商南县列入长防林工程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七坡林场派出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自治区综治委、自治区人事厅开展的全区“严打”整治斗争和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单位)”活动中,荣获集体二等功。七坡林场派出所地处南宁市郊林区,担负着2个城区2个县33.97万亩森林资源的管护任务。近三年来,七坡林场派出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争创活动为动力,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先后荣获“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邕宁县政法战线十佳集体”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全所民警有三人被记功,一人被授予“全国严打整治先进个人”称号,24人受各级嘉奖。七坡卫士立新功@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