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鄂大麦072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大麦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认)定。1.品质产量2011~2013年参加湖北省大麦品种比较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蛋白质含量8.8%,粗纤维含量4.4%。两年品比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399.23千克,比对照创大麦43增产5.76%。2.特征特性属二棱皮大麦品种。株型较紧凑,幼苗生长半匍匐,苗期  相似文献   

2.
华大麦7号为特早熟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熟期比湖北对照大麦品种早4~5d,且所测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啤用大麦标准,2008年8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均表现特早熟、高产、多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品种鄂大麦9号增8.70%。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华大麦4号是湖北省2004年8月审定命名的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6.3%,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饲用大麦标准,且表现为早熟、多抗.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华中农业大学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1。 特征特性:属春性二棱皮大麦。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蜡粉少,剑叶中等大小。穗纺锤形,长芒、齿芒。对酸性反应敏感,抗倒性一般。生育期180.2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755.50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1.4%。蛋白质(以绝干计)含量12.9%。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纹枯病中度发生,赤霉病、条纹病发生较轻。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农科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9。 特征特性:属春性二棱皮大麦。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茎秆覆蜡粉,叶片中等偏大。穗层欠整齐,长芒、齿芒,熟相较好。抗寒性一般,抗倒性较好。生育期184.5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893.05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1.4%。蛋白质(以绝干计)含量13.5%。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赤霉病、条纹病、纹枯病发生较轻。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浙皮1号/91G318//Harrington"经系谱法选育的大麦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8。  相似文献   

7.
荆州市创想农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认)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12。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茎秆无蜡粉。穗长方形.长芒、齿芒。抗寒性一般,抗倒性较好。生育期179.6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5876.25kg,比CK增产11.1%。蛋白质(干基)含量12.9%,粗纤维含量6.7%。田间赤霉病较轻.纹枯病、白粉病、条纹病中等发生。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舟麦2号/Harrington"经系谱法选育的大麦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6。  相似文献   

9.
海安大麦(原名37—645)是我所1972年用沪麦1号大麦和早熟3号大麦杂交于1978年育成的。1979年在黑龙江繁殖加代,当年秋播进行品比鉴定,1980年经省三麦考察团推荐越级参加省大麦区域试验,1982年参加省大麦生产试验,均表现突出。1985年3月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在通扬地区中上肥力的晚茬口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0.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用赣黑1号作母本,鄂啤2号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大麦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11.
<正>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用"川农大2号/甘木二条//美里黄金/浙农大3号"经系谱法选育的大麦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  相似文献   

12.
正该品种是由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10.26%,粗脂肪(干基)含量4.83%,粗淀粉(干基)含量72.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94.85千克,比对照蠡玉16增产  相似文献   

13.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66
品种来源:宜昌盛世康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用"FL119"作母本,"FL21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04。品质产量: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66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3.26%,粗蛋白(干基)含量10.04%,粗脂肪(干基)含量4.47%,赖氨酸(干基)含量0.2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10 261.65 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12.54%。其中:2009年公顷产10 877.10 kg,比对照增产13.10%;2010年公顷产9 646.20 kg,比对照增产11.86%。  相似文献   

14.
正峰玉3号是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玉米山区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81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8.98%,粗脂肪(干基)含量3.82%,粗淀粉(干基)含量74.7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72.47千克,比对照鄂玉25增  相似文献   

15.
1 玉溪市发展大麦生产的必要性 1.1 大麦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 大麦是一种很好的优质饲料作物,营养丰富,饲喂品质好;其籽粒粗蛋白比玉米高18.2%,牲畜生长发育必需的烟酸是玉米的2~3倍,硒的含量高于玉米3倍以上,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1.7倍,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达0.42%,明显高于玉米(0.25%~0.32%)、小麦(0.30%~0.35%)和水稻(0.25%~0.30%)等作物,矿物质含量也非常丰富,猪的可消化率,大麦是小麦的1.92倍,是稻谷的1.3倍.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42
品种来源: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用"N68"作母本,"F7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02。品质产量: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84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4.4%,粗蛋白(干基)含量9.05%,粗脂肪(干基)含量3.49%,赖氨酸(干基)含量0.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10 266.60 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7.57%。其中:2008年公顷产9 992.10 kg,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 为了选择食用或饲用及酿酒用的大麦品种,乃进行比较试验以测定其产量及适应性。食用大麦品种以产量高,成熟期较早,籽粒含蛋白质在12%以上,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酿酒大麦品种以产量高,成熟较早、发芽整齐、籽粒含蛋白质在12%以下,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882
品种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帮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BX003"作母本,"BX31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03。品质产量: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26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4.52%,粗蛋白(干基)含量8.58%,粗脂肪(干基)含量3.31%,赖氨酸(干基)含量0.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10 512.15 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  相似文献   

19.
湿害对不同大麦基因型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耐湿性不同的2个大麦品种Yerong(耐性较强)和Franklin(耐性较弱)在苗期进行田间湿害试验,研究二者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害改变了植株叶片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SOD和POD活性在湿害胁迫早期均升高,但随着湿害时间的延长,Franklin叶片的SOD活性开始下降.湿害下CAT活性变化在2个大麦品种中不一致.2种大麦叶片中MDA含量均在湿害后呈上升趋势,而且Franklin比Yerong积累更多的MDA,表明随着湿害胁迫时间延长,Franklin细胞膜伤害比Yerong严重.可见,湿害逆境下叶片较高的SOD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与Yerong耐湿性较强有关;在一定程度上MDA含量高低、SOD和POD活性可以作为大麦耐湿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大麦品种(系)营养功能成分差异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内外63份大麦品种(系)籽粒及相应发芽大麦的总黄酮、γ-氨基丁酸(GABA)及抗性淀粉(R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大麦品种(系)未发芽及发芽处理后大麦总黄酮和GABA含量有差异,均表现为发芽未发芽,多棱大麦二棱大麦,裸大麦皮大麦,紫色黄色,其中发芽大麦总黄酮含量平均值(58.1±1.31 mg/100 g)高于发芽GABA总平均值(8.46±4.95 mg/100 g),变异系数分别为22.64%和58.52%,未发芽大麦黄酮含量平均值(52.1±0.90 mg/100 g)也高于GABA总平均值(7.10±4.24 mg/100 g),变异系数分别为17.29%和59.82%;②RS含量(%)呈现未发芽大麦(2.91±0.94)(发芽大麦(2.41±0.74),未发芽时,二棱大麦多棱大麦,发芽后,多棱大麦二棱大麦,其它均表现为皮大麦裸大麦,黄色紫色;③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籽粒和相应发芽大麦的3个功能成分含量均表现出正显著相关,然而,在3个大麦功能成分之间,仅发芽GABA和发芽黄酮间在达到负显著相关,其它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