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落 《新农村》2015,(2):47
<正>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笔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书圣"王羲之的字,人见人爱。有一年除夕,他贴了两次春联都被人揭了,他怕再写又被人  相似文献   

2.
<正>1.纪晓岚是清朝的大学士。有一次,他新年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  相似文献   

3.
<正>1.纪晓岚是清朝的大学士。有一次,他新年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  相似文献   

4.
我与春联     
正春联总是与年联系在一起。在我记忆中的老家扬泰地区,不管如何贫贱,饭可以吃得差一些,衣可以穿得旧一点,可春联是不能不贴的。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名胜古迹,庙堂之中,以及开业庆典,红白喜事,都能见到对联的身影。但它们都不叫春联,过年贴的对联才叫春联。有人考证后说,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应该是:"回回故往,逐吉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有人不同意,说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  相似文献   

5.
正贴春联贴春联在宋代开始盛行,自此形成每到过年时家家贴春联的习俗。春联,又称"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普及始于明代,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春节前,朱元璋下令百姓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最初,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改写在了纸上。因桃木的颜色为红色,红色又有吉祥、避邪之意,所以后来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4)
正小时候,住在乡下老家,村里能识文断字的人并不多,唯有小学校的几位老师有点文化底儿。那时,乡亲们一年中难得的文化熏陶便是过年时写春联了。我的父母亲也是出生在解放前,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他们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再苦再累说什么也要供我们兄弟姐妹读书。三哥上师范后,算是乡邻们眼中的一个知识分子了,于是我们湾里十几户人家的春联便由他包下了。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就将卷成筒儿的大红纸拿来,叫三哥写对联,围观欣赏。  相似文献   

7.
正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种类繁多,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交际联、行业联、厕联、劝世联等。就厕联、劝世联而言,言简意深、通俗易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笔者收集几副厕联和劝世联,供读者欣赏。一、厕联某地建筑工地设一临时厕所,门的两侧贴有一副对联:"有小便宜,得大解脱。"此联  相似文献   

8.
宋朝有位学识渊博的宰相吕蒙正,在他没有发迹之前,家境贫寒.有一年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摆酒宴.但吕蒙正家里缺衣少食,很是冷清,他便在自家门前贴了这样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是"南北".  相似文献   

9.
<正>"多个棚种菜种瓜种幸福,一双手迎风迎雪迎小康",在镇宁自治县马厂镇龙滩村郭长荣他们的蔬菜合作社大门上,贴着一副红艳艳的春联,横联更是有趣,写着"老天不饿勤快人"。郭长荣笑着说,他要通过这个横联提醒村民,只有勤劳才能致富。"我们前不久又刚新建了10个蔬菜大棚,每个占地1亩,新的一年,我们还要加强管理,让我们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打得更响,把蔬菜种植的规模越做越大,带领更多村民致富。"2月6日这天,郭长荣已迫不及待地召集起  相似文献   

10.
春联趣闻     
<正>在我国农村,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惯,家门上贴上了大红春联,更能体现出浓浓的年节气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  相似文献   

11.
与宽容同行     
扬州平山堂弥勒佛的神像前有一副对联写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副对联让游人感叹不止,然而真正做到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12.
<正>春联,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印刷体,一种是手写体。手写体春联的字迹, 多半会褪光褪色。现介绍一法,可使春联久不褪色。在写春联时,先在墨汁中略加少量洗衣粉或肥皂水、茶、酒之类,或鱼胆汁,然后搅拌均匀,再用来写春联。这样写出的春联字迹更显光泽,久经日晒、风吹,其色依旧如初。大家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3.
李盛仙 《新农村》2006,(2):33-33
2006年是狗年。狗又称犬,以机智勇敢、忠于职守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古今文人以“狗”字题联的趣事不少。下面采撷数对,为太平盛世的狗年增添情趣。有号称“对联才子”的钟耘舫曾自题一副春联,联语曰:“谋生梦好鸡常破,索债人多狗不闲。”联语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意趣横生。试想:  相似文献   

14.
静享墨香     
<正>记得上小学时,见老师在红纸上写宣传标语,挥毫间,几个好看的大字便跃然纸上,这一幕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毛笔字,那该多好啊!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一晃三十多年光阴悄然流逝。而性情浮躁的我,总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练习一次书法。去年10月的一天,一位朋友发来一条QQ消息:"我写了一幅对联,给你瞧瞧。"随后一幅对联图片出现在我眼前,上面写着18个黑色的大字,字体厚  相似文献   

15.
正每逢过年期间,最常见到一般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满乾坤"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来圆满自己呢?圆满人生的方法有四点:一、满口的好话:人与人来往相处,必须靠语言来沟通,假如我们每天见到人都能满口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召集地方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会,讨论中成药降价事宜,在国家定价范围内的所有中成药几乎全都被纳入讨论中,有关中成药即将大幅度调价的消息因此频频传出。该消息让总产值超过5100亿元的中成药产业链上的各方均忧心忡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各大中成药企业为国内可能实行的降价措施苦思应对之策时,来自海外市场的坏消息接踵而至。据  相似文献   

17.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近期以来,多种中成药的“安全隐患”连续被曝光,引发消费者的担忧;而海外多个国家也不断对中成药“示警”,也使得产自中国内地的中成药海外市场持续受挫,整个中成药行业就如同此前的国产奶粉一样,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8.
春联贺岁     
《中国农资》2013,(6):26
<正>春联贺岁仍是最时髦的拜年方式,农资企业巧妙地利用对联把自己公司的名字和经营的业务内化其中,一方面讨了彩头,另一方面也作了宣传,可谓一举两得。如最左边的春联来自广西富满地农资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为广大农民群众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即日起至2014年1月31日。本刊将向读者征集以"喜迎新春·播种梦想"为主题的原创春联作品,只要您把对联编辑成短信发送到1069013360201606,就有机会  相似文献   

20.
正相传很久前,宝庆府(今邵阳市)城步苗乡山寨有个以卖柴为生的老汉很会唱山歌,但他从没进过学堂门,每年过春节要写春联总求助于村里惟一的那位秀才,送钱送物不算,还要受一肚子的窝囊气。有一年,老汉决定不请秀才写春联了,自己裁了两条红纸,贴在自家的门楹上。秀才得知后,极为不满。他跑到樵夫家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