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8个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小种接种鉴定72个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能够同时抗这8个菌株的仅有鄂粳优775;能抗其中7个菌株的仅有广两优476;能抗其中6个菌株的有5个品种;14个品种能抗其中的5个菌株;9个品种能抗其中的4个菌株;还有33个品种只能抗其中的2~3个菌株;甚至有两个品种对所有菌株都感病。8个鉴定菌株表现的致病性差异大,Fu J的致病性最强,仅鄂粳优775一个品种对其有抗性;YN1也有很强的致病力,仅两个品种表现对其有抗性;16个品种表现对Sc Yc-6有抗性;其他菌株都有50%以上的品种表现出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普遍对白叶枯菌病的抗性不好,尤其是对Fu J和YN1菌株缺乏抗性,这种状况导致水稻白叶枯病构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的潜在威胁,也是近两年湖北部分地区白叶枯病成片发生,造成水稻绝收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病害,亚洲、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周年种植水稻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危害最为严重[1]。中国南方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白叶枯病常年流行,一般减产10%~30%,发生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采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一直是控制这  相似文献   

3.
关于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国内外虽已有若干报道,但由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地域性,抗病性的表现又实质上是水稻品种抗病基因与病菌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抗病品种对不同菌系的抗性反应是不同的。为了充分了解所鉴定的抗源和主要抗病品种对本省致病力较强的白叶枯病菌抗性主效基因遗传方式和病斑扩展长度的数最遗传参数,以增强抗病育种的预见性,特进行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4.
21个沿黄稻区水稻主栽品种和区试品种对水稻白叶枯四个致病型Ⅰ、Ⅱ、Ⅲ、Ⅳ的标准菌株的抗性分别有14、6、7、9个。多数品种对白叶枯细菌表现专化抗性,抗谱较窄,仅能抵抗一个或两个致病型。抗四个致病型的品种有郑州764,豫原1号,旱育1号;抗三个致病型的品种有京华101(RSRR)、丰优1号(RRSR)和10177(RRSR)。且抗性均为中等水平,未发现对任一菌株高抗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又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寄主 -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 ,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反应又叫非亲和性反应 ,是寄主中的抗病基因与病原菌中对应的无毒基因互作 ,诱导寄主中有关防卫基因迅速协调表达的结果〔2 ,5〕。水稻白叶枯病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是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7〕。目前从水稻种质中已经系统鉴定了近 2 0个抗病基因 ,并成功地克隆了 Xa2 1抗病基因〔9〕;从病原菌中已经系统鉴定了多个生理小种〔8〕或致病型〔1〕,并成功地诱导了一些无毒基因突变体和克隆了一些无毒基因〔4,6〕。但迄今对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分子机理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8.
 从1983~1990年,用云南主要的4个菌系群菌株,测定了28个单位的940份地方水稻品种抗性,结果表明抗1群菌的材料占30.0%,抗Ⅱ群菌占29.3%,抗Ⅲ群菌占30.3%,抗Ⅳ群菌占28.2%。通过比较分析,筛选了部分品种供生产和推广使用,研究证明菌系与品种有特异性交又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方式、抗病基因的种类和等位关系的研究,国内外都有报道,但各研究者所应用的菌系不同,其致病性的异同尚难以判定。本研究对从国外引进的主要抗源材料,用湖北省江陵菌系C1701接种,藉以研究其抗性表现,抗性的遗传方式,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其等位关系,以期为合理利用抗源品种,有效地进行抗病育种提供可资遵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国有两种症状类型,即叶枯型与凋萎型。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对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均系根据对叶枯型的反应而确定的。70年代末国际水稻所苗东华先生报道,IR1545和DV85两品种分别中抗与高抗白叶枯叶枯型,但不抗凋萎型,其凋萎率依次为82.9%和49.2%。我国境内现有的水稻品种对白叶枯叶枯型与凋萎型的抗性是否一致,一直未见报道。为此,作者选用了部分中稻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广泛收集全国各稻区主栽水稻品种98份,于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试验基地,通过分蘖期田间接种带菌高粱粒和室内菌饼离体接种的方法,对供试水稻品种进行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筛选。田间调查采用病株率以及病情指数;离体接种鉴定采用相对病斑面积进行病害分级。鉴定结果表明,离体叶片在接种纹枯菌后24~36 h内,病斑开始出现差异,田间鉴定结果,水稻品种间对纹枯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综合田间接种和离体接种的结果,筛选出9份具有抗性水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筛选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为水稻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及稻瘟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共169份,于2012~2015年在湖北省远安县设立自然鉴定病圃,按照叶瘟、穗颈瘟分级标准调查病情指数,依据抗性分级标准对品种进行抗性评价.[结果]供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感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未筛选到高抗品种;对叶瘟表现抗病的品种有18个,中抗品种49个,分别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0.6%和28.8%;对穗颈瘟抗病的品种有10个,中抗品种28个,分别占鉴定品种总数的5.9%和16.5%;对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中抗水平以上的品种有深两优5814、天优华占等34个,占总品种数的20.0%.[结论]天优华占、温229、金科优651、曾抗l号、成恢178和川抗993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的田间鉴定,叶瘟和穗颈瘟综合评价表现为抗病,适宜在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水稻大面积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14个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性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对叶稻瘟,除Ⅱ优725、扬两优6号、金优725表现为中抗外,其余11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对穗颈瘟,除丰两优1号及扬两优6号表现为感病外,其余12个品种均表现为抗到高抗:品种对叶稻瘟与穗颈瘟之间的抗病性没有明显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带菌玉米粒接种法,完成辽宁省11个玉米主栽品种对12个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抗病性鉴定与品种系谱相关性分析表明,品种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与品种血缘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用华南、长江流域和华北的6个白叶枯病菌系测试32个籼稻和42个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籼稻中有78%全感6个菌系。其中青华矮、二九丰、910、929、威优6号及对照IR20高抗全部菌株。粳稻品种中,40%抗6个菌株,约占56%抗其中的3-5个菌系。秀水48、城特232、邳早15、垦系2号、早生爱国3号及对照品种银河表现突出。本文试分析其系谱渊源,这些籼稻品种的亲缘大多不抗白叶枯病,而这些粳稻品种的培育计划中有意或无意地广泛采用了抗病亲本。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水稻部分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按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曲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崇阳、武汉早稻品种均未发现病穗,远安31个品种中有20个品种发病,崇阳、远安、武汉三地中晚稻品种的发病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91.2%、70.2%、14.1%,三地发病出现的差异与海拔、地理地貌及抽穗扬花期的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永胜县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以及不同海拔地区稻瘟病发病调查,总结出永胜县稻瘟菌流行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以期为永胜县水稻抗病品种合理布局与轮换及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18个稻瘟病菌小种对10份宁夏水稻主栽品种进行稻瘟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菌具有较好的抗性,有2个品种对参试菌株全抗,有4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在50.0%以上.对宁夏不同稻区稻瘟病菌对已知抗性基因鉴别品种的毒力频率分析,提出宁夏稻瘟病菌对含有Pi-ks、Pi-a、pi-19(t)抗性基因的品种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具有Pi-z 、Pi-ta、pi-b等抗性基因的品种可作为抗源利用,在水稻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主栽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明确我省主栽品种的抗性现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不同,其中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的抗性较好,全抗率均为100%,中粳稻的抗性相对较差,全抗率为20.0%;参试品种对G1和中F1小种的感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