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该品种是由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10.26%,粗脂肪(干基)含量4.83%,粗淀粉(干基)含量72.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94.85千克,比对照蠡玉16增产  相似文献   

2.
正峰玉3号是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玉米山区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81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8.98%,粗脂肪(干基)含量3.82%,粗淀粉(干基)含量74.7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72.47千克,比对照鄂玉25增  相似文献   

3.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和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马铃薯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二高山及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干物质含量24.79%,淀粉含量15.99%,还原糖含量0.0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1888.5千克,比对  相似文献   

4.
正禾盛玉618是由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玉米山区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70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10.08%,粗脂肪(干基)含量  相似文献   

5.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和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马铃薯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二高山及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干物质含量25.07%,淀粉含量18.14%,还原糖含量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2127.6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21.3%。2.特征特性属中晚熟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6,(4):38
正晶华油901是由荆州市晶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0~2012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含油量44.55%,芥酸含量0.3%,饼粕硫苷含量17.80微摩尔/克,品质达到"双低"油菜品种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199.10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48%;平均667平方米产油量89.14千克,比中油杂2号增产8.88%。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6,(4):38
正华油杂137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两系杂交油菜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5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含油量41.42%,芥酸含量0.2%,饼粕硫苷含量27.22微摩尔/克,品质达到"双低"油菜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腾龙838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9.59%,粗脂肪(干基)含量4.15%,粗淀粉(干基)含量73.2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98.22千克,比对照鄂玉25增产11.02%。2.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植株  相似文献   

9.
正该品种是由长江大学、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常规粳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5.7%,整精米率66.0%,垩白粒率58%,垩白度8.4%,直链淀粉含量9.1%,胶稠度69毫米,长宽比1.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50.27千克,比对照鄂晚17增产12.11%。其中,2013年每  相似文献   

10.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常规粳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4.8%,整精米率74.5%,垩白粒率23%,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1.7,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13.98千克,比对照鄂晚17增产6.06%。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16,(4):37
正两优622是由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0%,整精米率60.8%,垩白粒率46%,垩白度11.6%,直链淀粉含量21.3%,胶稠度40毫米,长宽比3.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52.27千克,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6.32%。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6,(4):36
正准两优608是由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56.8%,垩白粒率72%,垩白度9.0%,直链淀粉含量20.9%,胶稠度58毫米,长宽比3.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633.21千克,比对照丰两优香一号增产5.76%。  相似文献   

13.
正恩单116是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容重753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10.79%,粗脂肪(干基)含量5.29%,粗淀粉(干基)含量70.7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87.04千克,比对照鄂玉25增产10.32%。2.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穗上部节间较长,穗上叶6片左右。雄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882
品种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帮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BX003"作母本,"BX31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03。品质产量: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26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4.52%,粗蛋白(干基)含量8.58%,粗脂肪(干基)含量3.31%,赖氨酸(干基)含量0.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10 512.15 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  相似文献   

15.
正华大麦13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大麦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认)定。1.品质产量2011~2013年参加湖北省大麦品种比较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蛋白质含量8.8%,粗纤维含量5.6%。两年品比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397.30千克,比对照创大麦43增产5.45%。  相似文献   

16.
正该品种是由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60.3%,垩白粒率8%,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80毫米,长宽比3.8,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42.34千  相似文献   

17.
正深优9521是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2.0%,整精米率41.3%~65.1%,垩白粒率28%,垩白度7.8%,直链淀粉含量20.3%,胶稠  相似文献   

18.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42
品种来源: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用"N68"作母本,"F7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02。品质产量: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84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4.4%,粗蛋白(干基)含量9.05%,粗脂肪(干基)含量3.49%,赖氨酸(干基)含量0.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10 266.60 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7.57%。其中:2008年公顷产9 992.10 kg,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19.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66
品种来源:宜昌盛世康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用"FL119"作母本,"FL21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04。品质产量: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66 g/L,粗淀粉(干基)含量73.26%,粗蛋白(干基)含量10.04%,粗脂肪(干基)含量4.47%,赖氨酸(干基)含量0.2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10 261.65 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12.54%。其中:2009年公顷产10 877.10 kg,比对照增产13.10%;2010年公顷产9 646.20 kg,比对照增产11.86%。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2001—2015年的15年时间内,湖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指出按照目前的区域试验思路和方法可能影响到结果科学性的部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按水地和旱地小麦设置试验组别、结合相应对照品种评价参试品种、小麦区域试验应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接轨、加强区域试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等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