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民 《农家顾问》2008,(9):30-30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个现场会,一位种植大户的发言颇为新奇。他说:“别人用力气种地,汗没少流,但收成却不高;我用‘脑子’种地,不受累,不流开,照样把地种好”。  相似文献   

2.
正项目成果:智能植物工厂能效提升与营养品质调控关键技术课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智能植物工厂是一种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的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由计算机对植物生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全新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在餐桌上十分平常的蔬菜,在培养板上规整地排列着,没有土壤、无需阳光,仅仅依靠营养液和人工光照就可茁壮生长。这些场景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密闭型人工光植物工厂内上演。这座植物工厂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在十万级无尘无菌净化车间内,科学家们利用LED光谱技术及自动化设备,通过计算机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因素进行智能控制,克服作物对生产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实现连续生产,日产蔬菜1.5吨。  相似文献   

4.
农田里建气候观测站,用手机一扫就可获得田块的施肥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什么养什么……如今在江苏新沂市,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大数据思维”,实现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走向精准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认为,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然而,这一状况未来或许会改变。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项名为智能LED植物工厂的成果受到广泛关注。这项被业界誉为颠覆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的技术,到底新在哪里?这种培植技术在我国进展又如何?  相似文献   

6.
<正>在番茄追肥的时节,重庆市江津区慈云镇凉河村一蔬菜基地大棚里,项目负责人池皓却很悠闲。多亏这些新‘武器’,把我从繁重的农事中解放出来。近日,池皓高兴地告诉笔者,自从有了它们,不仅省时、省力、节成本,还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真正实现了智能化种植。池皓口中的新武器就是物联网技术。据重庆市农委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副调研员安昌全介绍,近年来,物联网技术逐渐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涵盖了种植、畜牧、水  相似文献   

7.
能捕捉昆虫的植物有些植物能“吃”昆虫。许多生长在酸性沼泽地和泥地的植物,由于土壤中营养贫乏,缺乏足够的氧气,为了生存,它们便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设陷阱,摆迷魂阵,将自投岁网的昆虫诱捕,然后利用特殊的器官来消化掉这些猎物,给自己提供养分。狸藻、捕草、茅蒿菜、瓶子草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陆与台湾的蝴蝶兰发展历程不太相同,台湾以农户生产起步,逐步形成公司经营;而大陆一直以企业行为为主,近几年技术普及开后,才开始有农户进行生产。随着蝴蝶兰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经营者都面临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就是最近比较流行  相似文献   

9.
李昆沛 《当代农业》2011,(17):18-18
我国大陆与台湾的蝴蝶兰发展历程不太相同.台湾以农户生产起步.逐步形成公司经营;而大陆一直以企业行为为主.近几年技术普及开后.才开始有农户进行生产。随着蝴蝶兰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经营者都面临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就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植物工厂。  相似文献   

10.
高明 《当代农业》2014,(23):20-20
1个塑料杯.里面装着l整棵高丽生菜,开杯即食。最近江苏省江阴市的超市里卖着这样一种蔬菜杯.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种地人”     
<正>当前,农村的"种地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成的专业"种地人",另一部分是兼业"种地人"。从构成来看,兼业"种地人"成员更多,在很长时间内将是种地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10,(1):44-44
<正>日本一家新型植物工厂近日扎根长崎县佐世保市的度假胜地豪斯登堡,成为日本九州地区第一家对外公开的示范设施。新型植物工厂使用太阳能能源,结合使用蓄电池,控制工厂内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以及温度调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村民程坤,附近十里八村没有不知晓的。程坤是名种地能手,他耕种的地膜玉米垧产在当地是最高的,他拉米绳播种的独特耕种方法堪称一绝。程坤今年52岁,种地出名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早在1999年,程坤就曾被县里评为科学种田土专家,他种地的经验在全县推广。程坤家有3垧地,二轮土地承包时在村里的帮助下,他把这几垧地集中到了一起。为了种好这些地,他没少动脑筋,总琢磨多打点粮食,增加收入。2002  相似文献   

14.
正"云上蔬"植物工厂项目是昆明立深新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投资建设完成的,并于当年投产市场。在植物工厂内引进了先进的日本技术,主要生产无农药、无激素叶类蔬菜。其中,在育苗环节使用密闭式人工光育苗系统。本文基于5个多月的连续批量育苗试验,主要介绍蔬菜育苗的流程、经验和存在问题。密闭式人工光育苗系统密闭式人工光育苗系统(以下简称育苗箱)是"云上蔬"植物工厂项目引进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以往这个季节,正是大家为水稻育秧操心的时候,现在实行工厂化育秧了,种水稻变得省事多了。湖北枣阳市七方镇宋王村的村民宋志春说。聊起春播,村民兴奋中藏着苦恼:育秧是个技术活,即便几十年的种地老把式都不敢掉以轻心,生怕一不留意就得重新来,费工又误时。去年我家的秧苗就是因为天气热揭棚不及时,只中午1个小时的时间,就烧苗了,没办法,只能从头再来。他补充道,春播工作量大,再加上天气热和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出去打工了,剩下种地的全是‘3860’人员,有钱都雇不上干活的人呀,现在有了‘育秧工厂’,我们可真省了不少心。育秧工厂集中育秧,由农业合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业》2021,(4):52-53
“熊猫”“泰山”“龙犬”“云雀”……在浙江省乌镇的凤岐茶社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以下简称“凤岐茶社”)里,40多个不同种类的机器人来回穿梭.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机器人成了农场的“新农人”.  相似文献   

17.
正3月31日早8时,在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孝西村的一片田地里,几名农民正挎着篮子撒着肥料,旋耕机在撒过肥料的田间来回奔忙,一片片土地很快变得松软起来。现在种地,大家都找合作社!村民董香爱边撒肥料边说,自从有了合作社,种地就是方便,机械化收种,一点不累人!  相似文献   

18.
用×××化肥,省心!用×××化肥,准成!一到备春耕的时候,在媒体上总能看到五花八门农药化肥的广告,不禁感到深深地担忧。这些都是要种到地里去的!许多年来农药化肥已经成为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的功臣。这种种地的加法让我们患上了深深的依赖症,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开发研制新药,增加对付疾病的武器,因而近年来新药可谓层出不穷。而大部分新药会比相应的老药疗效高.不良反应则比老药少,但并非所有新药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加剧,劳动力不足使日本农业受到严重冲击,荒地不断增多,农产品自给率持续下降。为摆脱农业的困境,日本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科技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