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大学等相关研究团队,历经多年,在"重要植物病原物分子检测技术、种类鉴定及其在口岸检疫中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据悉,该成果在1月9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先进的植物病原检测鉴定技术,我国植物病原种类难以系统研究,其检测和防控技术也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该成果着重开展了对重要植物病原分子检测技术、种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业科学》2007,(11):33-33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最近在植物抗虫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及其博士研究生毛颖波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特异地抑制昆虫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害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食品加工业是与"三农"密切关联的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产业和"减损增值工程"。针对"十二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打造世界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保障的科技强国,2012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在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主题下启动了"现代食品工程化技术与装备"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6月17日在京通过技术验收。  相似文献   

4.
正为全面落实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对现代农业的战略需求,围绕进一步提升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水平,2012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启动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牵头的主题项目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该项目已于2016年6月28日在京通过技术验收。该项目从草本能源植物的高效培育及原料预处理技术研究出发,以纤维素高效转化、生物燃料高效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青海省计委获悉,困扰我国多年的硫酸钾工业化生产技术,经过我国科技人员10年的艰苦攻关,已获重大突破。由青海盐湖研究所和格尔木盐化工业有限公司联合进行的“年产万吨硫酸钾工业性试验”项目,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 硫酸钾一般以氮化钾为原料,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姚斌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以饲料用酶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为突破口,使我国饲料用酶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但是饲料添加剂尤其是饲料酶制剂的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通讯》2006,(9):60-60
国家863计划项目可控环境农业高效节能生产技术实施以来.在可控环境下植物优质高效全季节生产技术、温室节能优化控制技术、设施病虫害生物一化学协同控制技术、营养液组分在线检测与分析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可控环境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06,(8):34-35
国家在我国最大番茄种植基地的新疆开展的机采技术科研项日取得关键性突破,与人工采收相比,机械采摘成本将会降低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5,(7):7-7
从近日举行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疯牛病、禽流感病原检测技术研究专家验收会”上获悉,我国禽流感快速检测技术获重大突破:研制的禽流感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使禽流感检测时间从过去的21天缩短到4小时,还通过了禽流感病毒检测的4项国家标准。该成果已在全国16个检验检疫局、24个出口养禽企业、11个省级动检站得到了应用。由北京市检验检疫局主持的该项课题自2002年实施以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禽流感病毒通用和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荧光RT—PCR快速检测技术。通过的4项国家标准是:《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6,(6):59-59
拥有我国最大番茄种植基地的新疆传出消息,国家在此开展的机采技术科研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与人工采收相比,机械采摘成本将降低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到2000年底,河北省旱作基本农田面积发展到101万hm2,推广应用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136.2万hm2,新增效益103 661万元。 尽管2000年河北承德市遭受了有气象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但在全市农田大面积绝收的情况下,全市13.3万hm2旱地粮食作物项目区平均单产仍达1 912.5kg/hm2。旱作农业工程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灾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为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河北省11个市针对近年来连续遭受特大旱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18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旱作农业工程示范县的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大力加强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及旱作配套设施建设等,2000年全省完成坡改梯田1.3万hm2,新增经济生物埂控制面积1.4万hm2,特别是新增的11 349个集雨水窖、587个坑塘,共增加蓄水量133万m3,新增控制面积4 467hm2。全省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在2000年旱区抗灾保产方面显示了极大潜力。 在旱作农业设施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河北省也加大了旱作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一优、二调、三改、四结合"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各地在旱作农业工程建设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变旱地资源劣势为优质农产品优势,促进了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旱作基本农田效益。张家口坝下发展果用瓜2 000hm2,坝上增加中草药2 000hm2,饲料饲草兼用作物及早熟玉米6 667hm2,使旱作基本农田突破二元结构格局,形成粮经饲三元结构。赞皇县西竹村全村66.7hm2旱地全部种上了药材和苗木,人均增收2 000多元,并辐射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 各示范县充分发挥旱区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涌现出许多旱区产业化发展的新秀,拉动了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黄骅、青县、大城等县(市)充分利用旱碱地多的特点,大力发展生命力强的牧草种植,组建了黄骅三利草业有限公司、青县金苜蓿公司、中国河北大城县农牧业有限公司,带动了当地牧草产业的发展。目前沧州市牧草种植达到1.3万多hm2,据测算,平均效益在6 000元/hm2以上,比种粮增收3 000元,成为旱区经济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2.
一种被称为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在我国最干旱地区之一的新疆推广了170多万亩,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农田采用滴灌节水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水利部称,这标志着我国在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膜下滴灌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部门负责人顾烈烽介绍,这是一种结合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  相似文献   

13.
一种运用温度控制实现小麦杂交繁殖的新技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成功,目前进入品种选育阶段。这项新技术成功解决了杂交小麦育种产量低和制种纯度难以保证两大难题,是世界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上的新突破,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可以概括为3个特点:杂交种优势比较强,种子生产技术简单易行,种子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家组对江苏悦达集团领衔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园艺拖拉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与会专家在观看现场样机和听取项目各课题组的汇报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技术状况符合任务书要求,预算费用执行规范合理,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相似文献   

15.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张改生教授率领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 ,经过多年攻关 ,近日终于再传捷报——杂种小麦制种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经他们选育的强优势高产、优质、多抗杂种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连续 5年大面积制种 ,先后两次现场实割验收。其中 ,1 999年 6月 ,在父、母本 1∶ 1 (即父本 6行∶母本6行 )的行比下 ,母本异交结实率达 70 %以上 ,实际母本平均产量为 3 3 75 .1 5 kg/ hm2 ;2 0 0 1年 6月 ,在父母 3∶ 7(即父本 3行∶母本 7行 )的行比下 ,异交结实率高达 86 % ,实际母本平均产量为 5 4 6 5 .2 5 kg/ hm2 ,若再加上父本…  相似文献   

16.
正为解决农林废弃物特别是秸秆废弃污染等问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于2005年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理念与技术体系,从2006年起,陈温福带领研发团队与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作。经过多年研发与应用,企业利用炭化炉将农民田间地头的大量秸秆和废弃物制备成为生物炭,把其作为土  相似文献   

17.
<正>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人感染该病毒后可致急性或慢性的外周关节痛或关节炎,严重时致人死亡,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使得该病毒引起广泛关注,也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毒侵入细胞依赖于病毒囊膜蛋白与宿主受体的相互作用。近来研究报道表明,基质重  相似文献   

18.
长春 《福建农业》2004,(11):34-34
有机食品在不同国家、不同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尽相同。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无公害食品在我国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对一个烟草白茎突变体(ws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获得重要突破,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分子余种著名刊物《Molecular Breeding》上。该研究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基因组计划重大专项烟草突变项目(110201101009(JY-03)、110201201004(JY-04)和110201301005(JY-05))支持下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