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郑汴洛都市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郑汴洛都市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节,此后,随着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该区域也开始逐步开发自己的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郑汴洛都市区域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及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郑汴洛都市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即划分为沿黄河、平原、丘陵和山地四个乡村旅游带.试图构建出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合理的空间布局模式;同时也提出了单一型和组合式两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类型,以期有利于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04-206
采集了2006~2015年郑汴洛三地统计年鉴等有关统计数据,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研究郑汴洛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析郑汴洛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已成为共识,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如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进一步增强其贡献力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发展原则、模式着手,探讨江苏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更新农村居民社会观念,实现农村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文对商洛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商洛乡村旅游特色等措施来实现商洛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寅  潘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77-17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安徽省有着深厚的农业基础,是全国较早开展乡村旅游的省份。利用安徽自身的资源优势,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从而带动安徽农村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该文阐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了解了永安市八一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当代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八一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总体思路与布局;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策略;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开辟专题主题旅游;区域旅游线路整合策略;明确发展乡村旅游的形象定位;多样化的旅游营销方式;建立八一村发展乡村旅游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温点旅游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媛媛  王鹏  杜忠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88-9790
以咸阳为例,对乡村旅游如何促进温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成渝区域乡村旅游基地构思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爱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79-4780
通过分析成渝乡村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成渝中国最大乡村旅游基地的构思,指出加强成渝区域合作,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品牌、增强竞争力和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146-147
该文简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以及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专业化乡村旅游人才缺乏、营销推介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包括全域统筹,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错位发展,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创意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市场等.  相似文献   

11.
包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73-775,802
根据国际对于都市圈的划分,目前我国形成的都市圈主要包括环渤海湾、珠三角、长三角,三者各有其地理、历史优势,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明显。经济结构是我国"十一五"计划中的重中之重。调整我国经济结构首先要考虑3个都市圈的经济结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城市罔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介绍了武汉城市圈的概况,然后分析了研究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建议,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认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使得优化后的土地资源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在山区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山区已经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对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把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作为促进北京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快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加强烟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优质原料保障水平,云南保山在腾冲界头开展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建设。结合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建设,通过对保山绿色生态烟叶开发的优势和实践分析,探讨了绿色生态新烟草发展新路子,为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介绍了武汉城市圈的概况,然后分析了研究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建议,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认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使得优化后的土地资源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聂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47-2148
以山东省莱芜市王石门旅游村规划为例,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探索山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陈晓丹 《农业与技术》2003,23(3):25-28,3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在全球蜂产品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得益于我国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本文综合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通过介绍刺槐的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蜜源木本植物的资源与利用现状。同时根据目前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转变观念把种植蜜源植物当作养殖业发展;引起重视,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发展养蜂业加强环保;科学种植刺槐。  相似文献   

18.
石漠化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草食畜牧业,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当地人民收入。通过对石漠化发展现状、发展原因及治理措施等进行综述,从而分析探讨石漠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地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城市农村地区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农民在失地后得不到合理安排而造成"失地农民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土地征占中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政策和制度存在缺陷,偏重于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压低征地成本,而对农民利益考虑不够.要通过适当提高统筹层次、协调城乡发展的途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都市圈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势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高汝熹  罗守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62-4063
提出了经济势能评价的方法,并采用2004年国内20个中心城市的经济数据对其经济势能进行了实际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