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竹藤通讯》2004,2(4):34-34
世界竹子分布,主要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例如,美国从中国引种的刚竹属竹种就有35种。  相似文献   

2.
四川主要造纸竹种特性及生长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四川主要竹种竹材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竹林生长量、制浆得率和纸张破裂强度等因素,证实了竹材纤维是造纸工业的优质原料.提出了适于制造书写纸和印刷纸类的竹种有白夹竹、绵竹、方竹等竹种;适于强韧纸板有西凤竹、慈竹、硬头黄等竹种;适于工业技术用纸类的竹种有西凤竹、慈竹、单竹、鸡爪竹、牛儿竹等竹种.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最新版《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系统梳理了有效发表于国内、国外的中国竹种,分析了林业行业标准《LY/T 2495-2015中国主要竹种通用名称》中的619个竹种的中文名称的命名范式。结果表明:以箨、秆、笋、枝、叶、花、果等形态特征命名竹种有298种,称之为"外貌党",占分析竹种的48%;以分布地点、模式产地、生境或习性来冠名的竹种有178种,称为"地域党",占29%;以典故、传统用途、人物、事件等命名的竹种有70种,称为"内涵党",占11%;以地方习惯称呼取名的竹种有68种,称为"俗名党",占11%;以竹笋品质命名的竹种有5种,称为"吃货党",占1%。剖析竹种中文名称,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分享各竹子的种性特点,普及竹种名称的科学应用,为竹子"通名"(common name)系统的建立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4.
实地调查了福建省三明市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竹类观赏园的竹种类及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竹类观赏园主要竹种有101种,分别属于禾本科竹亚科14个属;竹类观赏园中,超过91%的竹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少数竹种易受病虫害、冻害、旱害的影响。竹类观赏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竹种种类少,每个竹种植株数量不足;园区规划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竹种缺乏科学养护;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世界竹藤通讯》2003,1(4):48-48
由欧盟 (EU)资助的研究项目“欧洲竹业”在 4年中对竹子在欧洲的工业化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随着更多的竹种适应了欧洲的生存条件 ,很明显 ,研究对象必须集中在大小适中的竹种 ,其直径要适应完全机械化的收割。同时人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到 :通过弥补市场上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板材的不足 ,竹子很可能以一种竞争的姿态来供应欧洲工业的需要。鉴于欧洲的具体情况 ,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就是培育竹子以竹代替木材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已经对竹材用于中密度板生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测试表明 ,用竹木混合制造的纤维板具有技术优势 ,而竹纤维的应用生…  相似文献   

6.
广西特有竹种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西自然分布的竹类植物进行归纳整理,在23属157种及变种中,广西特有竹种14属39种及变种,占广西竹种总数的24.8%。其中:簕竹属数量最多,有11种,大节竹属5种,其他属各1~3种。在这些特有竹种中,合轴丛生竹有6属16种,单轴散生竹有10属23种。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的11种竹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28种竹种生境狭窄、环境恶化、日渐濒危。建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竹种进行原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外的竹种尽快迁地保存;种群数量少的竹种要立法保护,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竹笋口感、出笋期、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出笋持续时间、笋产量和可食率等指标建立了优良笋用竹种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对福建华安竹种园的竹种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20种适宜于闽南地区的优良笋用竹种;提出了闽南地区周年供笋的优良竹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观赏竹新品种引进与快速繁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竹子在造园中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到今 ,不乏园林用竹之典范。但长期以来 ,竹子在造园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用于造园的竹 (品 )种十分单调 ,常见的只有紫竹、斑竹、慈孝竹等少数竹 (品 )种。我国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堪称竹子王国 ,但目前可大量提供用于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高的竹种不多。而日本、欧洲、美国均长期引种选育观赏竹种 ,拉丁美洲自然分布有许多观赏价值很高的竹种。引进这些竹种 ,不仅可以为造园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也可以大大丰富我国的…  相似文献   

9.
竹子普遍被认为是只适合在温暖地区生长,因此不太可能在德国寒冷的北部越冬。但德国联帮农业研究所的专家回答了这个问题。 该研究所对17个竹种进行了田间试验,主要有早竹,黄槽竹、乌哺鸡竹、早园竹、神农箭竹、毛竹、千岛赤竹和翠竹等。测度表明,这些竹种在德国北部长势很好。 试验田里的竹子每公顷年产7t干竹秆,欧洲其它地区要高一些,  相似文献   

10.
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抗寒性竹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收集引种的竹类植物22属108个竹种(含变种或变型)生长情况和冻害程度调查,将该院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的竹种抗寒性划分成5个等级,提出了一批值得发展推广的抗寒性强和比较强的观赏、经济竹种;同时,对抗寒性一般及抗寒性弱和极弱的竹种的引种与栽培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昭通的竹类资源与分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国家。竹林资源调查、竹林类型的划分 ,对进一步了解竹种与竹种、竹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合理开发利用、发展竹产业、发展山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昭通 11个县 (区 )野外调查所采集到的近 2 0 0份标本进行分析 ,为昭通竹类资源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秦岭地区的竹类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查清竹类资源,搞好竹林类型的划分,对于进一步了解竹种与竹种、竹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发展和利用竹类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作者在秦岭地区37个县所采到的80余份标本及野外观察到的情况加以讨论,为进一步发展、利用北方竹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1分册为标准参考书目对中国37属500多个竹种的称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归类,结果发现竹种学名的异名有1~12个不等,中文名字异名数量有1~16个不等,涉及的竹种数量超过半数以上,许多为常见的竹种。竹种异名的称谓大多来源于竹种的形态、色彩、用途和地域。通过对竹种称谓的系统分析、归类整理,为竹类种质资源的清查和引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30个竹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为竹亚科部分植物的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参考,利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筛选出18个多态性较好的的引物,对30个竹种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18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位点占1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个位点,且DNA片段长度在200—3 000bp之间;30个竹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41 4,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644 44;在遗传距离0.51处进行ISSR聚类分析,可以将竹种分成6组,这与传统的分类大多比较吻合。说明30个竹种具有相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库,各竹种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ISSR技术分析竹种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可作为竹种分类的参考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永安大湖竹种园丛生竹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日20日永安市大湖竹种园遭遇-4.7℃低温,丛生竹受冻害较严重,其中:普陀孝顺竹(Bambusa glaucescens var.illtea)、河边竹(Bambusa multiplex var.strigosa)等10个竹种未受冻;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金丝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cv.viridiflavus)等12个竹种受1级冻害;马甲竹(Bambusa tulda)等20个竹种受2级冻害;斑坭竹(Bambusa entuldoides var.basistrata)等8个竹种受3级冻害;大泰竹(Thyrostachys oliveri)、毛勒竹(Bambusa dissemulator var.hispida)等7个竹种受4级冻害;另有4个竹种在历年冻害中已死亡。永安市为丛生竹生长北缘,引种开发丛生竹时,应选择抗冻能力强的竹种,在海拔较低的小地形气候中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对尤溪县境内的主要竹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尤溪县境内人工栽培的主要竹种有5种:毛竹、绿竹、石竹、台湾桂竹、黄甜竹;野生自然分布面积最大的竹种为肿节少穗竹、苦竹。文章认为,应加大对乡土竹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好的竹种,尽早发挥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竹资源分布区,以瓜多竹为代表的560多竹种资源占全球竹种的33%,其中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竹林面积和竹种数量位居该地区前列。与亚洲相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现代竹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和效益有限。面向未来,该区竹资源主要分布国家的政府正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战略,助力竹区发展经济、缓解贫困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究热带地区不同竹种雨季光合能力差异性,掌握不同竹种栽培特性,为竹种高效培育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作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分析不同因子的影响及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与光合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竹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5个竹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曲线;2)各竹种光响应曲线在5—6月净光合速率较高,8—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之间存在差异;青秆竹、粉单竹Pmax、LSP值高、Rd值低,光合能力较强;3)5个竹种CO2响应曲线均在5—8月净光合速率较高,9—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相较于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p)、羧化速率(CE)之间存在差异;4)雨季中5个竹种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温(Ta)、光合有效辐射(PAR)、胞间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等因子制约;5个竹种叶片形态结构性状研究表明:佛肚竹、黄金间碧竹叶面积(LA)显著高于青秆竹、崖州竹、粉单竹(P<0.05),佛肚竹、青秆竹、黄金间碧竹叶厚度(LT)显著高于崖州竹、粉单竹(P<0.05),比叶面积(SLA)则相反;而5个竹种叶干物质含量(LDMC)差异不显著(F=0.691,P=0.615),不同竹种Pmax、Amax与LA、LT、LDMC、SLA相关性有所差异,与LA相关性较大。【结论】簕竹属5个竹种光合特征参数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不同,竹种生理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竹类植物保存与利用中,叶面积可作为竹类植物筛选的主要性状指标。在园林配置中,青秆竹栽培区域较广、佛肚竹栽培区域较窄、崖州竹可在阴生条件下栽培、粉单竹适宜光照充足地区生长、黄金间碧竹介于青秆竹与崖州竹之间。  相似文献   

19.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而散混生竹种中粽粑竹、四季竹、毛壳花哺鸡竹、衢县苦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大明竹、矢竹、秋竹、翠竹、菲白竹、鹅毛竹等竹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黄皮绿筋竹、斑竹、白纹阴阳竹、平竹等竹种适应性较差,其他竹种适应性中等。  相似文献   

20.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竹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所致;同一竹种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竹秆中的含量;竹秆不同部位二氧化硅含量表现为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