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畜牧兽医》2014,(5):19-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产品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肉牛生产逐渐向肉用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养殖方式由农户小规模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为推进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从源头上保障牛肉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专题从肉牛全混合日粮调制饲喂技术、青贮、黄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方面遴选部分关键技术介绍给读者,希望广大养殖场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牛肉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这给现代化肉牛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进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肉牛养殖为例,对现代肉牛养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现代肉牛养殖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牛业科学》2012,38(2):56-56
我国拥有丰富的牛业品种资源,既有以中国五大黄牛为代表的地方品种,又有引进的国外优良品种,还包括已由我国培育成功的专门化肉牛品种,其中,我国地方品种具有生产高品质雪花纹沉积牛肉的潜质,是发展高档肉牛产业的宝贵资源。但由于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肉牛良繁体系尚不健全,生产及市场流通等相关标准仍不完善,从根本上制约了肉牛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雪花牛肉产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档肉牛产业朝着自主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发展肉牛业,提高草食家畜比重,有利于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养殖增收。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优势区域肉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构筑现代肉牛生产体系,进一步提高牛肉产品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农业部特制定并发布《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我们希望,在规划区域内的农民朋友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肉牛业的有利时机,多养牛,养好牛,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为此,特将这个规划文件摘编转发。  相似文献   

5.
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生命.对牛肉等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与追溯管理.是当今世畀畜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畜牧法》要求对所有畜产品必须进行追溯管理.农业部“948”肉牛追溯关键技术项目成果的推广实践.为我国实施肉牛生产与流通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提供了保障。该项目的普及推广.将对加强我国肉牛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肉牛生产现代化水平.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牛肉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畜牧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及推进国家食品安全保障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肉牛养殖应走现代饲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的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牛肉在食品消费中的地位日趋重要[1],肉牛养殖也越来越受养殖户的青睐。因此我国肉牛养殖要走现代饲养方式,对提高我国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推进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养殖肉牛最多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现代肉牛产业.是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和宏观调控.着力构建现代肉牛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牛肉产品市场供给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我国畜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肉牛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功经验,着重对良种繁育体系、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养殖管理技术、行业协会的作用进行论述,并对我国的肉牛业发展中的地方牛种资源肉用性能选育、肉牛饲养管理水平、高档牛肉和普通牛肉同步发展、牛肉质量安全管理、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开拓消费和出口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12年我国肉牛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以及养殖、屠宰加工、市场供销、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力求从总体把握行业发展形势,指导未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分析,在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各地重视肉牛生产大县的标准化养殖,探索融资、保险等创新方式,实施肉牛养殖补贴和中央储备牛肉投放市场及产品区域调剂等政策;在养殖方面,以县市区为主的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高档、品牌化肉牛养殖逐步受到重视,乳牛肉生产给予市场新的补充;在屠宰加工方面,部分养殖大县自建屠宰企业,肉牛屠宰量明显下降;在市场供销方面,经营方式不断创新,肉牛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牛肉产品市场监管逐步加强;在贸易方面,牛肉产品进口量大幅增加,除鲜冷带骨牛肉外,进口价格均不同程度降低,牛肉产品出口量明显减少,出口价格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肉牛养殖业受到了政策的支持,在牛肉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推动下,养殖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很大发展。肉牛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养殖人员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需要对肉牛实行科学的养殖管理。1肉牛养殖的现状1.1肉牛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人们开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开始注意饮食的生态健康,市场中肉牛产品的需求量开始不断增加,但是养殖肉牛的多数是农民。  相似文献   

11.
肉牛养殖业作为畜牧养殖行业的重要分支,其不仅可以提高各地区肉牛生长效果,对于牛肉食品加工也起到支撑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肉牛养殖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碍,造成肉牛养殖业发展问题频发。基于此,必须结合肉牛养殖业发展问题制定合理建议,及时解决肉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肉牛养殖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肉牛养殖业与牛肉食品加工行业之间契合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的肉牛业也由此迅速发展。不同养殖模式其成本与收益不同,通过比较可找出成本较低的收益较高的模式。 1肉牛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养牛业历史悠久,可真正开始做商品牛肉却比较晚。在历史上我国的牛肉一般都是些老弱病残的牛才会宰了做牛肉,这样,牛肉的质量就很差。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牛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肉牛产业也成为改善人们饮食结构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3.
肉牛产业是保障中国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中国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肉牛生产快速发展,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资源条件的变化,中国肉牛产业近年来下滑严重,牛肉价格快速上升,养殖效益开始好转,若这种市场格局持续下去,将会有力拉动肉牛业的恢复.据报导,2010年底全国肉牛产业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100多家,我国牛肉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肉牛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34.6%,标志着我国肉牛生产已具备产业化雏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天水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针对诸如品种改良管理工作滞后、饲草料不能配套、牛肉产品竞争力不强、现代肉牛养殖技术普级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立足饲草打基础、扩大母畜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明确肉牛改良方向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肉牛业正处在从传统肉牛业向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正在被规模化、集中化、科学化、标准化、商品化的肉牛养殖所取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规模化养殖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掖肉牛产业有着区域性的发展历史、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基础。针对目前存在的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牛肉深加工能力薄弱、缺乏品牌和市场占有份额的问题,就张掖肉牛产业区域性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了:以工业化生产模式、标准化生产过程、市场化营销理念和资本运作方式组织百万头肉牛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肉牛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中国肉牛业的现状,分析了中国肉牛业生产中存在的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肉牛业发展的5个对策,即继续开展肉牛改良,加快肉牛良种培育和扩繁;提高肉牛饲养管理水平,促进优质肉牛生产;提高牛肉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化生产;实施牛肉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8.
发展肉牛业,提高草食家畜比重,有利于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养殖增收。养牛业是河南传统的优势产业。多年来,河南以牛的品种资源及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为载体,以秸秆养畜示范县、现代肉牛产业开发等项目为抓手,以肉牛加工、产业化开发为龙头带动,统筹规划,强化措施,促进了河南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牛肉在肉食品消费中的比例日渐增长,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牛肉产量占肉类总量的比例很低。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肉牛业将是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农区肉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所以提高农区肉牛养殖效益,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就结合西部农区资源条件,提出农区肉牛养殖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世界肉牛业发达国家,通过提高良种化程度,提高专业化水平,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中高档牛肉,是我国肉牛产业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1世界各国牛肉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