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其各亚型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弱,没有1种疫苗能够预防所有亚型的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该型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H7N9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H7N9病毒是新型重配病毒,可能由感染鸭的H7N3禽流感病毒与感染野鸟的H7N9禽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原及传播途径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其中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7N7和H9N2,而以H5N1的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1病原及传播途径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其中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7N7和H9N2,而以H5N1的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是一种呈球形或杆状、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因此,禽流感病毒可分为HXNX共144种亚型,H7N9亚型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目前,国内引起家禽发病的主要是H5N1和H9N2亚型.2013年3月31日,中国上海市和安徽省首次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此后在全国部分地区陆续出现确诊病例,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同时对家禽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是一种呈球形或杆状、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因此,禽流感病毒可分为HXNX共144种亚型,H7N9亚型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目前,国内引起家禽发病的主要是H5N1和H9N2亚型,还没有H7N9  相似文献   

7.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40-4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水禽世界》2005,(10):41-43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从病原学角度看,病毒分为A、B、C三型,分别属于正粘病毒科下设的A型流感病毒属、B型流感病毒属、C型流感病毒属。B型和C型病毒属不易变异,A型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容易变异,含有8个节段组成的单股RNA,呈螺旋对称,一种是血凝素(HA),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A),现在已知的HA有16个亚型(H1 ̄H16),NA有9个亚型(N1 ̄N9),它们之间可以不同组成。其中,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潜伏期几小…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有囊膜的RNA病毒,具有8个基因节段,编码11种蛋白。根据病毒粒子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划分为甲,乙,丙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的抗原性又可以划分为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均已经在水禽中发现,其中H1~H3亚型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大流行——1918 H1N1、1957 H2N2、1968 H3N2和2009 H1N1,而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事件的多次出现警示我们AIV一旦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的能力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流感大流行。本文综述了影响流感病毒在哺乳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或称H1N1亚型猪流感),此病毒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DNA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分析NCBI数据库中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根据该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针对北美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特异地检出北美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而未检出欧亚分支H7亚型禽流感病毒H7N2和H7N9、其他亚型流感病毒(H1N1、H3N2、H5N1、H5N8和H9N2),以及新城疫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达0.1 pg/μL。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监测北美H7亚型禽流感病毒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可用于外来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须报告的禽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根据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2013年春季,我国长三角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4.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于猪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的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抗原的特点可分为A、B、C三个型,其中感染猪的病毒主要是A型流感病毒,1981-1982年也从我国猪群中分离出多株C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因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A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猪以外,可感染人、禽类、马.目前感染猪的流感病毒主要是A型流感H1N1和H3N2.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述感染人类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表明感染人的A/Hongkong/97(H5N1)株及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禽源的A型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96)。自1996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型经Gs/Gd,A,B,C,D,E,V,W,)X0—X3,Y,Z和Z^+不断的演化为目前流行的基因型Z。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在禽,特别是水禽体内的重组或重配而相互传播,并随候鸟的迁徙而传播不易消灭,H5N1亚型的禽流感在不同地区的不断暴发与流行已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6.
一.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根据核衣壳蛋白及基质蛋白的抗原性禽流感属 A型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 (H)和神经氨酸酶 (N),由于 H、 N抗原的不同,病毒可分很多亚型,目前已确定 H有 16个亚型, N有 10个亚型,致病性较强的大部为 H5、 H7、 H9亚型,在我国已分离到多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主要是水平传播,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可同时感染一批鸡群,候鸟、水禽等可成为自然贮存宿主,不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因为不仅从感染鸡所产的蛋中可分离到禽流感病毒,而且感染后所产蛋如用作种蛋,则孵化出雏后 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时期,禽流感病毒的蔓延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事件。"备战"禽流感就成为近期多地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什么是H7N9禽流感、怎么预防……针对公众对H7N9的关注点,本刊将一些有关的H7N9禽流感知识汇编如下。何为H7N9禽流感?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5,(11):1786-1791
对2013—2014年15株不同来源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国内分离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5株H7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遗传多样性,可分为2种亚型:13株为H7N9亚型,2株为H7N3亚型。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氨基酸分析显示所有H7亚型流感分离株均为低致病性毒株。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3株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均与2013年人源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但具有2种遗传学特性,13株病毒的PB2、PA、HA、NP、NA、M和NS基因高度同源,而PB1基因来源于2个不同分支。2株H7N3亚型流感病毒与国内鸭源分离株同源性较高。15株H7亚型禽流感病毒PB2蛋白均未出现627K、701N等与哺乳动物适应性相关的氨基酸变异。13株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附近氨基酸(EIPKGR/GL)与人源H7N9病毒一致,且HA蛋白和M2蛋白分别具有与哺乳动物适应性和金刚烷胺耐药性相关的标志性变异,而2株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未出现上述氨基酸变异。  相似文献   

19.
<正>禽流感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其一般先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禽流感病毒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其获得了可以感染人类的能力。目前,已经出现的禽流感病毒的类型有:H5N1、H7N2、H7N7、H9N2以及H7N9。其中,H5N1和H7N9的感染能力最强,它们不仅能够造成人类的伤亡,还能够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1病原体禽流感病毒大多呈多形性,且具有囊膜。其中,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或野禽的疾病综合征。根据禽流感病毒(AIV)的致病力通常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HPAI传播快,具有高度致死性;MPAI多呈隐性感染或症状较轻,不导致严重病变或死亡。AI历来被认为是人类流感的最大基因库,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1997年,中国香港H5N1 AIV及1999年中国大陆和香港H9N2AIV首次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甚至致死。不但打破了自然条件下仅有H1、H2和H3亚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常规,而且为人流感增添了新的毒株亚型(H5和H9)。由此赋予了AIV(禽流感病毒)全新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