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壤质褐土,有效应用保水剂可使甘薯苗抗旱力增强,整株鲜重、干重明显增加;单株茎数、平均薯块重均有增加,田间生产增产4.6%~31%。在本试验条件下,保水剂使用量为45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采取穴施的方法与用保水剂液蘸根增产效果差异不明显。但蘸根法方便易行,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方式保水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保水剂在豫东旱地夏玉米上应用效果,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提高了夏玉米的出苗率、根条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夏玉米生育前期沟播覆盖保水剂效果最好,沟播保水剂次之;后期沟播覆盖保水剂最好,覆盖保水剂次之;不同处理使夏玉米产量比对照提高9.59%~54.6%,沟播覆盖保水剂最好,增产54.6%,覆盖保水剂次之,增产51.03%。表明沟播覆盖保水剂改善了夏玉米出苗和根系状况,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增加小麦穗长和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不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增产8.42%~22.75%,以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较好;灌一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增产10.86%~19.86%,以45 kg/hm2处理最好;灌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增产10.79%~18.42%。水分利用率在不同处理间也有很大差异,不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降水利用率分别提高1.11~2.99kg/(mm.hm2),以60 kg/hm2处理提高最多;灌一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时灌水利用率分别增加0.063~0.206 kg/m3,以30kg/hm2处理最高;灌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灌水利用率分别增加0.029~0.192 kg/m3,以90 kg/hm2处理提高最多。说明保水剂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效果,并表现为水分匮乏时显著,充分时减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垦科技》2012,(5):65-65
1.保水剂:保水剂具有吸水、保水、释水作用,无毒,呈中性反应。每株树浇施保水剂稀释液1kg.浓度为0.1%-1.15%;也可将保水剂加黄土拌成泥浆蘸根。2.阿斯匹林:用阿斯匹林泥浆液蘸苗木根系。或以纯阿斯匹林液汁浸泡植株。此法适用于主根发达,须根、侧根不发达的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更适用于需经长时间、远距离调运的松科类树种。  相似文献   

5.
保水剂在新疆葡萄、大枣上的应用研究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严重干旱的新疆哈密地区以葡萄和大枣两种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用方法、用量对两种新植和挂果果树成活率、植株生长、果品含糖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对保水剂施用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水剂直接拌土效果优于凝胶拌土;施用保水剂能显著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严重干旱时土壤含水量增加可达2倍以上;对于新移栽的果苗,10~30g/株的复合保水剂用量较为适宜,可以增加苗木成活率20%左右,并促进新梢生长;对于盛果期的葡萄树用100~200g/株复合保水剂较为适宜。复合保水剂为100g/株和200g/株时,葡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2.59%和25.29%,含糖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92%和6.01%,每公顷分别增收2812.5元和5625.0元;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时(正常灌水量75%的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增产38.46%和66.62%,含糖量增加0.78%,每公顷分别增收9967.5元和16605.0元。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水氮对棉花根系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分层挖掘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棉花根系构型对水氮的响应。结果表明:灌水量增加,根干重增加,根长、根表面积降低。表土层根干重、根长下降,深土层增加,各土层根表面积下降。高氮对根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土层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下降。水氮交互对根干重、平均根长、亚表土层根干重、表土层和深土层根长、根表面积影响明显。灌水300 mm,根干重及根干重在亚土层中的分布以276kg·hm-2最高。施氮对平均根长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低氮和高氮促进深土层根长、根表面积增加。灌水600 mm,深土层根长以276kg·hm-2最高,各土层根表面积随供氮水平的增加下降。水分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子,水分胁迫降低了氮肥的增产效应,氮肥促进了灌水的增产效果,但过多的氮肥供应降低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保水剂与尿素的之间的最佳结合利用方式,以核桃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和保水剂(CK)、单施尿素(U)、单施保水剂(S)、保水剂-尿素混施(SUM)与保水剂-尿素凝胶(SUG)5 个处理对核桃苗的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较U处理而言,SUG处理的核桃苗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与总糖含量显著增加;根际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SUG处理亦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此外,SUG处理还明显促进了核桃苗地径与株高的生长,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SUG处理相比,S和SUM处理对核桃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较小。综上,保水剂-尿素凝胶方式能改善核桃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强抵御干旱胁迫能力,对其生长达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黄淮海免耕夏玉米栽培节水问题,于2011年和2012年进行大田种植和室内分析试验,测定微生物数量、根际酶活性及产量指标,研究了农艺措施(播后镇压、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播后镇压)、处理B(播后镇压 秸秆覆盖)、处理C(播后镇压 保水剂)、比处理E(播种后只覆土)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增加土壤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脲酶、蛋白酶活性,这种作用在夏玉米的生长前期更明显。处理D(播后镇压 秸秆平茬覆盖 保水剂)集成了镇压、秸秆覆盖、保水剂的作用,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效果最好。建议在黄淮海区夏玉米实行播后镇压结合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结合保水剂的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秋糯玉米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探讨PAM保水剂在伏秋干旱条件下对糯玉米土壤的保水效应,可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沪玉糯3号’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拌种、沟施与穴施PAM方式,研究了PAM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鲜食糯玉米生长、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0~40 cm土层PAM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总体高于对照并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个处理中,以沟施60 kg/hm2 PAM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30 kg/hm2 PAM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条件下,穴施好于沟施,但两者产量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得出,施用PAM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促进作物生长,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鲜棒产量和地上鲜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保水剂在何首乌种植上的使用效果及最佳用量,开展了保水剂不同用量对何首乌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何首乌出苗率,苗的茎长、分枝数、叶片数、根数和最长根长等性状较未施用保水剂的处理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好,但不同保水剂用量间差异多不显著。综合考虑,采取用量3kg/6672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研究了豫西丘陵旱作区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玉米生育性状、子粒产量、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其中,玉米产量增产1.92%~20.51%,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15.38%~20.51%;其次为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11.53%~14.10%。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5~3.60 kg/(mm.hm2),其中,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最好,提高2.70~3.60 kg/(mm.hm2);说明合理的技术集成是提高降水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化学节水技术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效果最好。同时,合理的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耕层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否则将导致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旱地谷子集水保水技术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地膜覆盖与保水剂两种集水保水技术集成应用,观测了抽穗期不同处理谷子光合作用日变化,分析了不同集水保水技术对产量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午休现象”,两种覆膜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的处理使这种趋势有所减轻;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以上午8:00最高。地膜覆盖与保水剂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平膜方式与垄沟方式分别较露地栽培增产78.98%、60.12%,保水剂使用较不使用平均增产7.66%,季末垄膜沟植有较好的水分效应,收获后2 m土层贮水量平均较对照增加59.9 mm。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苗木栽植前水分损失,提高栽植成活率,筛选适宜的药剂蘸根处理配方;采用不同复配药剂对柠条苗木进行蘸根处理后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后的苗木含水量、电阻值、根系电导率以及栽植成活率。结果表明:随着苗木晾晒时间的延长,苗木累计失水率增加,电阻值、根系电导率增大;采用外源药剂处理苗木,能够减少苗木在晾晒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栽植成活率;试验采用的几种药剂配方中,处理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正>赤霉酸盛花期用20毫克/千克赤霉酸溶液喷施,可提高油菜单角结实率,增加油菜籽产量。用赤霉素蘸根,可以明显促进油菜根、叶的生长和腋芽及花芽的分化,可在苗床移栽前沾根,药液浓度为1000千克水对15~20克药剂。  相似文献   

16.
<正> 移栽生根选用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的化合物均可,浓度在1000~2000ppm,主要对甘蓝、大白菜等移栽蘸根和番茄,蕹菜等蔬菜扦插浸条、蘸根的快速蘸用,浸条一般15分钟。促长增产选用赤霉素。因作物不同而浓度有别,菠菜在4~6叶时用20ppm溶液喷洒全株促叶肥大;芹菜在收获前15~20天用50~100ppm喷茎叶2次,每次相隔10天,促茎嫩纤维质少;瓜类在瓜长到11cm左右用20~80ppm深液喷幼瓜,促瓜体加速膨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剂量保水剂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开展了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使用保水剂对马铃薯膜下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设置不施用保水剂、施用30 kg/hm2、45 kg/hm2、60 kg/hm2、75 kg/hm2保水剂等5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45 kg/hm2保水剂比对照增产14.2%,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保水剂对秋植大豆在闽南丘陵旱地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研究了沟施不同施用量的保水剂对其发育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的大豆各生育时期都有所延长,全生育日数比对照延长了2~7天,并且提高了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与有效荚率,单株粒重增多,百粒重提高;且随施用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沟施保水剂60 kg/hm2用量的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可增加纯收入1503.00元/hm2,其投入产出比为1:2.67,适宜在闽南丘陵旱地及其同类地区旱地进行秋季种植大豆时使用。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基质持水性和菜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砂、炉渣、锯木屑三种基质中加入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并进行菜心育苗和盆栽试验,研究保水剂对基质的持水特性、容重和菜心出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3种基质的持水量和锯木屑的湿容重显著增加,而砂、炉渣的湿容重趋于降低;保水剂可提高菜心出苗率,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菜心幼苗萎蔫天数、植株高度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菜心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保水剂用量超过一定水平,菜心水分利用效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在每公顷施用保水剂(0 kg,20 kg,40 kg)的处理下,研究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木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提高木薯产量。其中以40 kg/hm2保水剂施用量效果最好,其土壤含水量、孔隙度、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2.56%、16.47%、11.62%、36.87%、45.42%;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14.74%、12.74%;木薯产量和经济收入分别增加了36.96%和22.15%。由此可见,保水剂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增加木薯块根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在木薯栽培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