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75份长荚豇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75份长荚豇豆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以期更好的挖掘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的75份长荚豇豆品种荚长、叶片含水率和叶厚3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性状最稳定,而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茎、百粒种子质量等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可作为豇豆选育与筛选改良的方向。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径>百粒种子质量>10%>叶片含水率>荚长>叶厚。14个农艺性状可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41%,能较好代替14个农艺性状来评价75份长荚豇豆品种。75份长荚豇豆材料在欧式距离为11时可分为Ⅰ、Ⅱ、Ⅲ、Ⅳ、Ⅴ5类,其中Ⅱ类产量高,适合海南种植,Ⅴ类产量最低,不适合海南种植。  相似文献   

2.
黄瓜种子及幼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生态类型的22个黄瓜品种(系)的种子在15 ℃低温下相对发芽力、2.5 ℃低温处理后胚根伸长速率和三叶一心期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共4项指标分别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2个品种(系)的耐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华北型黄瓜品种(系)中有2个强耐冷性品系和1个耐冷品种,4个华南型黄瓜均属于不耐冷或冷敏感类型,美国露地型黄瓜、欧洲温室型和露地型黄瓜共9个品种(系)包括了耐冷、中等耐冷和不耐冷等不同类型|日本型黄瓜日节成表现为冷敏感类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挖掘新疆哈密瓜耐冷资源,为设施耐冷品种的选育提供研究基础,笔者以14份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在4℃低温处理下,测定相关生长、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4份哈密瓜幼苗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原有的12个单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把所有品种分为3类。其中,阿克陶1号等3个品种为耐冷性强的品种,西开心等8个品种为中度耐冷品种,其里甘等3个品种为冷敏感品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评估哈密瓜苗期耐冷性的数学模型:D=-0.31+0.62RDW0.18SPC+0.10SSC-0.21SOD,并筛选出根干质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4个指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省夏季种植的15个短荚型豇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夏季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不同豇豆品种的生育期、植物性状、豆荚性状、产量、耐热耐涝特性。夏季田间试验表明:在夏季高温多雨天气,12、14号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热耐涝特性,12号667 m2产量可达760.82 kg,14号可达686.81 kg,高于其他品种,这两个品种豆荚深紫色,荚条匀称饱满,商品性高,适宜在三亚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耐冷品系与冷敏感品系为亲本配制成杂种F1代、F2代、回交一代(BC1)及回交二代(BC2),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胚根生长抑制度和组织伤害率为指标对杂交及回交后代种子发芽期和植株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经耐冷性选择的F2与未经选择的F2相比耐冷性明显提高。在BC1群体中分别选择耐冷株和冷敏感株回交得到的BC2的耐冷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鄂豇豆8号是通过2002-2-7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豇豆品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较强;主茎较粗壮,始花节位在主茎第2~3节位,荚条直,荚面平滑无鼠尾,荚长69 cm左右,单荚质量27 g左右.较耐老,对煤霉病抗(耐)性较强.一般春播667 m2产鲜荚2 400 kg左右.一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天左右,秋季栽培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7.
鄂豇豆8号是通过2002-2-7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豇豆品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较强;主茎较粗壮,始花节位在主茎第2~3节位,荚条直,荚面平滑无鼠尾,荚长69cm左右,单荚质量27g左右。较耐老,对煤霉病抗(耐)性较强。一般春播667m2产鲜荚2400kg左右。一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天左右,秋季栽培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16个豇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并对其中5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A12荚长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8号品种单荚质量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A9和41号品种单株结荚数最多,这4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均较高,适合作豇豆杂交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豇豆的诱变效果及变异规律,以豇豆品种银豇王为试材,对EMS诱导的M2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进行了遗传力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2群体性状表现为始花期提前,始花节位降低,分枝数、有效花梗数和结荚数减少,荚条变长;从变异系数看,分枝数结荚数有效花梗数始花节位最大荚长平均荚长始花期;从广义遗传力看,分枝数的广义遗传力最高,达到88.7%,其次为有效花梗数和最大荚长;通过聚类分析,表型变异株占18.3%,其中长荚型材料比较常见,多荚型材料较少。  相似文献   

10.
王飞马 《蔬菜》1996,(6):29-29
介绍几个豇豆新品种223453江苏省涟水县石湖良种研究会王飞马一、白粒无架豇豆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优于美国无架豇豆。种子白色、较小,花为白色,无限结荚习性,荚长55~60厘米,粗1~1.3厘米,幼荚浅绿色,后期乳白色,荚长肉厚,耐老...  相似文献   

11.
以22份制干辣椒品种种子为试材,分别以18℃低温和150 mmol·L~(-1)的NaCl溶液为胁迫条件,研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各指标相对值的隶属函数值,以期对参试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冷性和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在胁迫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的差异性显著,能够利用这些指标鉴别出品种间的耐冷性及耐盐性,并用隶属函数对22份制干辣椒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再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了"砻丰源9号""陕早红""砻丰源红冠"3份耐冷性及耐盐性均较好的制干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彩蝶一号"为早熟豇豆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始花节位3~4节,条荚嫩绿色,荚长70cm左右、荚粗0.83cm,单荚种子数18~20  相似文献   

13.
4 大棚栽培 4.1 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各地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绿白色荚豇豆品种或青色荚早熟品种种植.大棚春早熟栽培宜选择坐荚容易、较耐弱光、耐寒性强的品种,如天畅四号、改良宁豇3 号、扬早豇12、鄂豇豆9号、鄂豇豆11号、雪玉1号、春满园、高优4号等;大棚秋季延迟栽培宜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如白玉龙、比秀20、剑龙二号、天畅一号、改良宁豇3 号、扬豇40、紫秋豇1号、苏青豇1号等.  相似文献   

14.
不同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7个豇豆品种的英重、荚长、荚色、荚粗、生长习性、根长度、种子数、千粒重、株高、小区产量10个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优选宁豇豆(A)小区产量最高,达74.68怊,折合每667m2产量达2515.04kg;且英重、英长、英粗等几个指标都最佳,不易老化、耐贮运、商品性佳、持续采收时间长,适合在阿拉尔垦区种植栽培。  相似文献   

15.
连豇3号是以扬豇3号为母本、赣榆青豇豆为父本进行杂交,并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cm、荚横径约0.81cm,单荚重22~23g;豆荚长势整齐,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m2豆荚产量2300~2400kg;春季播种至始收需70d左右,采收期40d左右,秋季播种至始收需60d左右,采收期20d左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连豇3号是赣榆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将扬豇3号与赣榆青豇豆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结荚性强,鲜荚产量高,品质优,耐采性好,耐贮运,抗豇豆病毒病、叶霉病和锈病等特点。本文从地块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连豇3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9.
白沙17号豇豆是以耐热、翠绿荚品种夏宝为母本,以早熟、绿白荚品种白沙4号为父本杂交后,经5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系.该品系从播种至初收春播为55~58天、夏秋播约为40天,耐热,分枝少,始花节位为3.8~4.1节,豆荚绿白色,荚长70~75 cm,产量高,尤其能适应夏季高温的气候条件,适宜华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豇豆耐高温喜光,较耐旱不耐涝。菜用豇豆有长蔓和短蔓两种类型,长蔓豇豆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须支架;短蔓豇豆分枝多,侧枝短,不需支架,产量中等。 1 选用优良品种豇豆品种类型很多,要根据气候条件、栽培习惯、种植季节、市场要求选用适当的品种。我市目前春季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早豇一号、早豇二号、扬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