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2001-2012刊发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为学报核心作者的确定和组稿、约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资料,以每年发文中被引论文总数的5%为标准,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进行遴选,将数据导入Excel表,然后补充录入论文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第1作者机构、作者人数等信息,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学报2001-2012年共刊发论文4 779篇,截至2013-07-26总被引频次为36 108次,从中遴选到高被引论文209篇,其总被引频次之和为8 464次,占统计时段所有论文总被引频次的23.44%;209篇高被引论文涵盖了13个学科大类,其中农业科学类有155篇,占总数的74.16%;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个作者发表了3篇高被引论文,有6个作者发表了2篇高被引论文,有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7位作者共发表15篇高被引论文,这15篇论文贡献了1 074次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1.6次;209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来自38个机构,其中152篇论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72.73%;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99篇获得至少1项基金资助,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95.22%,其总被引频次为7 98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40.13次;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最多的前20篇论文中,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有13篇,有5篇论文是综述性论文。【结论】在学报的组稿、约稿工作中,应重视加强与高被引论文核心作者,特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的联系,争取其最新科研成果能在学报及时发布,以提高学报刊文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贵州农业科学》的研究、发展及编辑组稿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贵州农业科学》1980-2011年刊载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32年中《贵州农业科学》共计刊发论文7 526篇,其中被引用论文4 325篇,被引率为57.5%;总下载频次为277 974次,总被引频次17 929次,总被引频次率为4.145;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为农业科学研究及试验、农作物等9个方面,共计占88.53%;被引论文的频次以1~20次为主,占总被引论文的98.27%;被引论文的机构主要为高校和研究所;被引用的项目论文达2 170篇,占被引总论文的50.17%;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前10篇被引论文大多是当时的研究热点综述论文.结论:经过40年的发展,《贵州农业科学》已产生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作者群,为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总结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在规律和共性特征,为组织筛选优质稿源、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文章选取2009—2018年《浙江农业学报》被引用论文总数的前5%论文(共131篇)作为高被引论文,对其学科分布、基金项目、作者、来源单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33.29次,是统计时段总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的4倍以上;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5个学科,有关重金属、农作物产量品质、抗寒性、光质、生物炭、沼液利用等内容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高被引论文中有91.60%的论文获得了至少1项基金的资助;有14位作者发表了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8个,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被引频次大于50次的论文共有16篇,其中综述类论文占比50%。在《浙江农业学报》今后的选题策划和组约稿工作中,一方面应进一步拓展优质稿源的征集范围,积极争取农业领域研究热点的首发权,另一方面应及时发表具有浙江特色的学术成果和经验模式,将“浙江模式”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4.
以CNKI为统计源,对2002年—2011年10年间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艺学和农业基础学4个学科;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刊发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文数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高被引论文率最高的基金项目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高被引论文特征,找出与同行期刊的差距,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发展措施,以期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传承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做出贡献.[方法]以《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界面进行检索,导出被引频次≥15次的论文,然后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结果]从中国知网检索到被引频次≥15次的《南方农业学报》刊载论文共49篇,其中2011年刊载的论文27篇(55.1%)、2012年刊载的论文17篇(34.7%)、2013年刊载的论文5篇(10.2%).49篇高被引论文合计涉及发文作者261人次,篇均作者5.33人次,论文作者合作程度较高,但第一作者群的学历/职称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稿源分布以广西区内来稿为主(30篇),占61.2%;学科发展极不平衡,与栏目责任编辑的选题组稿存在较大关系.49篇高被引论文的基金论文比为93.9%,其中国家级基金论文、省部级基金论文分别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22.5%和34.7%,地厅级及以下基金论文占36.7%,且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主管单位)内设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最多,达11项.[建议]结合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加快数字转型,提高社会影响;紧跟学科发展,培育核心作者;借助OA平台,缩短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6.
统计2015—2020年《河南农业科学》中在读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发文情况,包括在读研究生的发文量、发文基金资助情况、地域及机构分布、发表的高被引论文(2015—2019年各年被引频次排名前5%)占比情况等,为期刊组约稿件、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整体上,2015—2020年《河南农业科学》研究生作者发文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占比最低,为28.30%,2019年最高,为42.21%;2019、2020年研究生作者的发文基金项目资助比例均为100%,且均以省部级和国家级基金项目为主;研究生作者分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河南省最多,占比33.09%;在《河南农业科学》的高被引论文中,研究生作者发表的论文平均占比37.35%,2019年最高,为61.54%。可见,研究生作者是《河南农业科学》非常重要的作者群体,应重视研究生作者群,吸引研究生作者高质量稿源,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对入选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21种农业类大学学报的高被引论文进行提取,并对获得的556篇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探求其中最容易获得引用及引用频次最高的论文的学科范围.结果表明:生物质能源、烤烟生产、重金属污染修复及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的被引率较高,在编辑工作中应当加强对该类论文的关注,注重该类论文的组稿、约稿和稿源的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天津农业科学》2001-2010年10年间刊登的1250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了解《天津农业科学》总体被引用和阅读情况,及高被引频次论文、高下载频次论文的学科特点。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天津农业科学》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为46.32%,被下载论文为100%;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下载频次在100次以上的论文多集中在植物生理和生物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85~2008年<江苏农业学报>所载百期科技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获得引文量、被引文量、被引频次分布、基金论文被引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及单位分布等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学报>被引文量与影响因子自创刊以来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其上升幅度特别显著;该刊发文被引率为62.49%;基金论文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6.86%;被引期刊为568种,其中65种被引期刊的被引频次占期刊类被引频次的84.17%;总发文量的78.0%来自于15个科研单位,其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88.3%;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大多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分析了《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6—2016年的载文及其被引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6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发文量逐年稳步上升,存在核心作者和核心论文来源机构;主办单位发文量最多,占总发文量的26.26%.此次检索到的2060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8132次,篇均被引3.95次;被引频次前20位的论文,平均被引39次;高被引频次论文相对集中,高质量的综述及方法类论文被引频次较高,但近年来高被引频次论文匮乏.前20种施引期刊中,施引文献占总数的47.75%,关注的期刊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发表论文366篇,其中,被引论文316篇,占86.3%;总被引频次1582,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3。2006-2007年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共设14个栏目,总发文被引比率最高的是"生理生化"和"园林科学",达100.0%;其次是"文献综述",论文被引比率达到94.7%;"植物保护"、"土壤与农化"、"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水产养殖"等栏目的论文被引比率超过85.0%,"其他"栏目的被引率仅62.5%;另外4个栏目的总发文被引比率为75.0%~84.6%,被引比率居中;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达到7.16,其次是"微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69和6.25,表明这3个栏目的稿件有特色,较受读者关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被引频次排名前20名的论文中,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分布在9个栏目中,其中"园林科学"栏目所占比例最高,有7篇,占35%,其次是"水产养殖"和"微生物学"2个栏目,各有3篇。对20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发现有12篇产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应立足学校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进一步扩大稿源数量、吸引优质稿源,增强办刊特色,提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被引频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大小,本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被引期刊查询功能,检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至2017年刊登论文共2092篇,结果显示所有论文总被引16027次,篇均被引次数为7.66次,其中,前100篇高被引论文(占全部发文的4.78%)的总被引频次为5080次,篇均50.8次(占总被引数的31.70%),也就是说,占全部发文4.78%的高被引论文产生了31.70%的被引频次。我们对排名前100位的高被引频次论文的栏目分布、时间分布、作者群、基金论文状况以及研究主题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该刊高被引论文的选题特点,为今后期刊约稿组稿、加强重点栏目建设以及作者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稳步提高《土壤》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为办刊人选题组稿、决定办刊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土壤》2003年-2012年的栽文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该时间段内被引频次≥20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主要发表在2003年-2006年.占85.5%;发表≥4篇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几乎来自同一单位,即期刊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且大多以通讯作者身份出现;发表I〉2篇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机构24个,覆盖全国;前20篇高被引论文以专论与综述类文章为主,共17篇,研究内容和方向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土壤微生物、设施土壤障碍等热点领域。因此,认为编辑部在约稿组稿中应注意一方面保护现有的核心作者群,一方面应打破地域限制.向热点领域知名专家及其团队组稿,特别是原创性、前瞻性综述与专论类文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Web of Science(Wo S)、In Cites和ESI中的数据为基础,对农业工程学科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被引频次为主线,结合发文量和篇均被引等指标,对包括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学术期刊、科学家、高被引论文等进行学科研究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和中国是Wo S中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农业部、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和中国科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Bioresource Technology是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美国拥有最多的高被引科学家。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和Energy Fuels是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进行水稻研究高被引论文分析,可以了解高被引论文的特征以及其施引文献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对2010—2019年刊发在《中国水稻科学》上的高被引论文及其施引文献进行了文献年度分布、发文(施引)机构和地区、研究热点、来源期刊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的年度被引频次和施引文献的年度篇数分布都体现了论文被引频次的时间特性;在地区、机构分布分析中,水稻研究地区间、机构间差异较大,江浙等地区的机构科研综合实力较强,发文量多且被引频次高,对高被引论文的贡献比较大;水稻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我国的水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稻产量、基因定位、稻米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位居前3的学位论文型施引文献分别来自于扬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农业综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为农业综合类期刊编辑选题提供参考。以《中国农业科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1990—2016年发表的323篇高被引论文的年度分布、被引频次分布、作者、学科类型、引文发表年份及引证文献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规律。结果表明,综述类论文在高被引论文中的占比较小,仅为7.1%;高被引论文一般表现为前瞻性强、热点问题、深度研究和持久性研究;不同论文因技术水平、科研条件等制约,被引用高峰期差异极大;硕士论文引用可能会影响对某一论文的正确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的高被引论文一般表现为有重大的研究深度和理论突破、抓住了关键性的热点问题、在理论上具有极高的前瞻性、作者为知名学者或行业权威。综合类农业期刊工作人员在选题上可有的放矢,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统计来源,对《河南农业科学》2011—2016年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类型、栏目分布、篇幅、关键词、下载频次和参考文献等方面对零被引论文特征进行分析,为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及影响力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刊6 a共发文2 728篇,零被引论文共161篇,零被引率为5.90%,年际间波动较小(4.26%~7.26%),主要为研究类论文(93.8%),综述、专论类零被引论文较少,2种类型论文零被引率分别为6.10%、3.98%;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栏目论文零被引率分别为11.14%、6.98%、6.17%、5.36%、2.69%、2.13%;161篇零被引论文中篇幅≤4页的论文占67.7%,5页的论文占19.3%,≥6页的论文占13.0%,篇幅≤4页的论文零被引率(7.13%)明显高于篇幅≥5页的论文零被引率(4.33%);161篇零被引论文篇均下载频次为90.5次,综述、专论类论文篇均下载频次(153.3次)明显高于研究类论文(86.4次);参考文献数量>2...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06—2011年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6—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数据以及万方数据库期刊统计与评价数据,从期刊来源指标、被引指标及高被引指标3个方面,对《山西农业科学》6 a的期刊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文量、平均引文数、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5 a被引频次、5 a影响因子、被引50%文章累积指数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提高,科学工作者对科学的继承程度在提高,学科自身的引用和学科间的交叉引用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农业科技栏目中582种农业科技期刊2003-2007年间刊登的641 587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了解中国农业科技类期刊发表论文总体学术水平.结果表明:2003——2007年间被引用频次超过50次的文章共229篇,占0.038%,而未被引用的期刊占68.93%.刊登高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在30次及以上)论文较多的期刊多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主管,中国行业协会主办的期刊.生态学方面论文引用频次较高.被引频次较高论文作者集中在高校,地方科研单位较少,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20.
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刊发文被引频次前50位遴选法确定了500篇园艺学高被引论文。2009—2018年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9—2013年;高被引论文绝大部分都有基金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高被引论文发文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等9个省区,2~8位作者合著论文占比92.8%,其中以合作者5人居多,合作机构以2~3个机构合作为主;作者以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为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22篇文献主要刊载于《园艺学报》《中国蔬菜》《果树学报》《北方园艺》4种期刊上,主要源于高校(20篇),近半数(10篇)为综述类论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若有意识地组织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撰写综述,对提升刊物影响力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